基本信息
拼音:wàn,wǎn,wān,yù,
部首: 扌
部外筆畫: 8
總筆畫: 11
五筆86&98: rpqb
倉頡: qjnu
筆順編號: 12144535455
四角號碼: 53012
鄭碼: dwry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6365
基本字義
wàn, ㄨㄢˋ
1. 古同“腕”。
其它字義
(一)wǎn , ㄨㄢˇ
1. 取。
(二)wān, ㄨㄢˉ
1. 扭轉。
(三)yù, ㄩˋ
1. 拗戾。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二十九換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國際音標 | 羅馬字 |
惋 | 烏貫 | 影 | 桓 | 去聲 | 翰 | 合口一等 | 山 | 桓 | ʔuɑn | quanh/uann |
方言集匯
1.粵語:wun2
2. 客家話:[海陸豐腔] wan3 won3 [梅州腔] wan3 [台灣四縣腔] wan3 won3 [客英字典] von3
English
to bend the wrist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捥 ·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8
《唐韻》《集韻》烏貫切。與腕同。《史記·封禪書》海上燕齊之閒莫不搤捥而自言,有禁方能神仙矣。《漢書》作。 或作,同。互詳字注。
又《集韻》烏丸切,音剜。捩也。
又烏管切,音宛。取也。
又紆勿切,音郁。亦拗捩也。與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