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環境
校園坐落在樅陽縣官埠橋鎮梅莊美麗的筆架山下。這裡,蒼松疊翠,泉水叮咚,登高眺江帆隱隱,入幕觀煉霞滿天。空氣清純,環境優美。這裡,過境公路連線樅陽、安慶、銅陵、桐城、合肥等地,交通便捷。這裡,地下儲藏著豐富優質的地下水,是休閒養性的福地,更是莘莘學子靜心讀書的理想場所。
學校設施
校園占地200餘畝,首期建設工程投資3000萬元,建築面積兩萬三千平方米。既有完善的教學設施,又有安全舒適的住宿環境。教學樓、實驗樓、辦公樓、公寓樓鱗次櫛比,演藝廣場、四百米運動場、籃、排、足球場及各種活動室一應俱全。典雅的校園環境,完善的教學設施和良好的生活服務,為師生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條件。
辦學成果
2002年高考復讀班,本科達線率80%,汪周同學以全縣最高分成績被上海交大錄取。從開辦學校以來,所有升學率基本靠復讀班支撐。2003年和2004年入學的數百名在校生正在刻苦學習,夯實基礎,錘鍊能力,準備迎接祖國的選拔。學校有一支穩定的高質量的專職教師隊伍,其中中學高級都是占35%,學歷達標率100%,並聘有英語外籍教師不定期來校講課,開展英語口語交流活動。學校的管理人員都是從教多年的教育工作者,經驗豐富,治學嚴謹,責任心強。學校堅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實行封閉式管理,開放式教學,親情化服務,學生全部寄宿,教職工全體住校,副主任跟班管理,全天候跟蹤服務。“家長接待日”的設立和“校家熱線電話”的開通,使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體味人文關懷,讓家長百分之百地放心。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全員聘任制”,“目標考核制”,“結構工資制”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全校形成了勵精圖治,頑強拼搏的良好氛圍。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狠抓常規教學的落實,實行“四清”目標管理規程。實行小班授課,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培優輔困,分層推進,不放棄一個學習後進生,不僅設立了“學習優秀獎”,還設立了“學習進步獎”不僅注意學生智力因素的發展,還注重他們非智力因素的開發。在收費上,我們考慮縣情和民情,實行“貴族式”條件下的“平民化”收費,標準比照本縣的公立普通完中,以滿足部分學生的上學要求,普通學生一學期學雜費用累計6800餘元人民幣。
發展歷史
該校辦學過程經歷了兩個階段:2002年秋至2005年春,我們租賃縣城一所中學的校舍辦了一屆高三復讀班,招收兩屆高一新生。由於辦學條件有限,學校申請設立又未獲批准,致使辦學沒有名目,生源數量少且質量差。2005年3月,學校在距縣城較近的官埠橋鎮梅莊村征地100餘畝,破土動工興建新校區,僅5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首期工程建設。8月底學校正式遷入新校區。2005年6月,市教育局批准該校籌設,當年秋季該校就招收300名高一新生。學校 由“游擊隊”轉為“正規軍”,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新校區背靠筆架山。門前公路直達安慶、銅陵、桐城、合肥等地,交通便捷。首期工程總投資3,000萬元,建築面積2.3萬M2,其中教學樓2幢,包括38間教室和2個多媒體階梯教室。學生公寓2幢,可住1,200名學生。教師公寓1幢,可住60名教職工。綜合樓1幢,內設實驗室、微機室、辦公室和活動室。教室里備有彩電、投影儀。音樂室里有鋼琴、電子琴。實驗室水電到位,一類達標配置。學生、教工宿舍都有衛生間、洗浴間,安裝了空調。學校禮膳堂可容納2,000名師生同時就餐。學校購置圖書2萬餘冊,訂閱報刊雜誌200餘種。校園綠化工程有整體規劃,分年實施。總之,校園布局合理,環境優美,教學生活設施完備,功能齊全。2005年5月份,市教育局專家組對該校的辦學資質進行了評估驗收,予以肯定。6月份,市教育局行文,批准該校正式設立,額定該校高中部辦學規模為1,800人,該校正式成為安慶市教育大家庭中的一員。該校計畫在近5年裡再投資3千萬元完成第2、3期建設工程,主要是建國中、國小部,運動場、科技館、大門樓、植物園和各種文化設施。該校現有學生600人,力爭3年後在校生要增至2千人,學校擬申辦市級示範高中;5年後在校生要達到3千人,學校擬申辦省級示範高中。這是一個大膽的、理想的規劃,能否實現,要看學校的造化了。
管理鏈。環環相扣,層層銜接,人人按章辦事,依法從嚴治校,做到人人有事乾,事事有人管,工作有條不紊。四年來,該校安全事故為零,教學秩序井然,學習氛圍濃郁,教學質量和學校知名度在逐年提升。2003年高考,該校復讀生汪周奪得縣理科總分第一名。2005年在全縣中學生綜合素質大獎賽中,該校榮獲第一名。2006年高考,該校報考人數40名中,有四人達二本線,六人達三本線,這些達線同學的高中入學成績均未達普高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