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110戶飲用井水,有1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9.83 %)。有122 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00戶(占農戶總數的81.9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0 戶(分別占總數的 49.18%和 24.60%)。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60輛,機車2 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0 戶;建有小水窖 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 0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0畝,有效灌溉率為0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0畝。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1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10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 1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1.6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9.44萬元,占總收入的76.38%;畜牧業收入 3.2萬元,占總收入的6.20%(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30頭,肉牛 5頭,肉羊10 頭);第二、三產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5.80%;工資性收入5萬元,占總收入的9.69%。農民人均純收入1047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 人(占勞動力的 %),在省內務工8人,到省外務工2 人。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749 畝(其中:田1700 畝,地 49畝),人均耕地 2.5畝,主要種植藥材、玉米作物;擁有林地2000 畝。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06年種植業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1.5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60.70%。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養殖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產業。擁有企業 0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0 個;專業合作組織 0個,其中,已登記註冊 0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農戶數0 戶。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22戶,共鄉村人口493人,其中男性250人,女性243人。其中農業人口493人,勞動力272 人。該村以傈僳族為主,其中傈僳族361人,132其他民族 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人,占人口總數的%(人員名單附後);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 %;享受低保 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魯甸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 10公里,距離鄉衛生院10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 0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占農戶總數的0 %。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魯甸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魯甸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 10.05公里,距離中學11 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 46人,其中小學生 40人,中學生6 人。該村建有文化活動室 0個、圖書室 0個、業餘文娛宣傳隊 0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交通不便利,農民文化素質低,對產業投入資金不多。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大力發展藥材種植業,加強對農民的科技培訓。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到1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