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佛陀拈花微笑是2500多年之前的秘密,當時在場者只有迦葉尊者微笑會意,這是禪宗的開始。筆者不敢妄猜聖意,但可以從禪宗的不立文字,以心印心,教外別傳中受到啟發。蓮花是佛教的代表,它具有花果同時的獨特成長特性,代表了宇宙演化的實相;蓮花出淤泥而不染,代表清淨心的佛性,清淨心處理事物條理分明,人人皆有佛性,菩薩入世渡眾生,出淤泥而不染;蓮藕似空非空,代表了世界的本性。
典故大意
有一次大梵天王在靈鷲山上請佛祖 釋迦牟尼說法。 大梵天王率眾人把一朵金婆羅花獻給佛祖,隆重行禮之後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羅花,意態安詳,卻一句話也不說。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 面面相覷,唯有摩訶迦葉 破顏輕輕一笑。佛祖當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萬有的精深佛法,熄滅生死、超脫輪迴的奧妙心法,能夠擺脫一切虛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處難以言說。我以觀察智, 以心傳心,於 教外別傳一宗,現在傳給摩訶迦葉。”然後把平素所用的金縷袈裟和缽盂授與迦葉。這就是禪宗“ 拈花一笑”和“衣缽真傳”的典故。 中國禪宗把 摩訶迦葉列為‘西天第一代祖師’。
佛祖所傳的其實是一種至為詳和、寧靜、安閒、美妙的心境,這種心境純淨無染、淡然豁達、無欲無貪、無拘無束、坦然自得、超脫一切、不可動搖、與世長存,是一種“ 傳法”、“ 涅槃”過程的境界,只能感悟和領會,不需要用言語表達。而迦葉的微微一笑,正是因為他顯現出法喜,這種傳法,佛祖把 衣缽境界,被禪宗推崇。
典故出處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
爾時大梵天王①即引若干眷屬來奉獻世尊②於金婆羅華③,各各頂禮佛足④,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即拈奉獻金色婆羅華,瞬目揚眉,示諸大眾,默然毋措。有迦葉⑤ 破顏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⑥,涅槃⑦妙心⑧,即付囑於汝。汝能護持,相續不斷。”時迦葉奉佛敕,頂禮佛足退。
《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卷一
世尊於 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 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⑨,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名詞註解
① 大梵天王:佛教語,印度神話中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因為他善惡不分,所以既是世間萬物的創造者,也是魔鬼、災難的製造者。他高興的時候,世間安穩,萬物興盛;他憤怒的時候,世間不安,災難欉生,眾生苦惱,連草木也不能倖免。
② 世尊:佛陀的尊稱,指佛祖 釋迦牟尼,簡稱為佛,佛教的創始人,俗姓喬達摩,名 悉達多,因為他是出生於釋迦族的一位聖人,故被尊稱為 釋迦牟尼(即“釋迦族的聖人”)。
③ 金婆羅華:金色的婆羅花,(一說紫色的金蓮花),“華”為“花”的通假字。
④ 頂禮佛足:禮拜佛陀的弟子(情如手足),這是佛教最隆重的敬禮法。
⑤ 迦葉: 摩訶迦葉尊者,佛祖的大弟子,後成為 印度禪宗初祖,至第二十八代達摩時傳入中國,中國奉達摩為禪宗始祖。
⑥ 正法眼藏:佛教語。正法是指全體 佛法,眼是指普照宇宙,藏是指包含萬有。
⑦ 涅槃:梵語的音譯,舊譯“泥亘”、“泥洹”。意譯“滅”、“滅度”、“寂滅”、“圓寂”等。是佛教全部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滅生死輪迴後的境界。
⑧ 妙心:奧妙的心法。心法:佛教語,指經書典籍以外傳授的 佛法。
⑨ 實相無相:
相:事物的外形和狀態。佛教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在一定 因緣條件下形成的,都是空幻無實的;空是一切事物的本質,雖然體現於具體的萬物,然而它本身卻是沒有形象、沒有聚散 生滅、超越 於一切萬有之上的,難以用文字來表達。
實相:佛教語,指世間事物本來的面貌或狀態。
無相:佛教語,與“有相”相對,是指擺脫對一切事物的有相認識後感悟,即“於一切相,離一切相,即是無相”。
有相:佛教語,指具有外形、能區別於其它事物、會生滅變化的事物。因為佛教認為萬有皆空、心體本寂,所以“有相”如同“造作之相”或“虛假之相”。
圖書信息
拈花微笑
作者:聖嚴法師
出 版 社: 上海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 2001-1-1
字數: 180000
開本: 16開
I S B N : 9787542622327
定價:¥24.00
內容簡介
本書是《傳統宗教文化》叢書中的一冊,從其性質而言,實是《禪的生活》的續集。本書以淺近的語言,表達常人都能看懂的佛法,由基礎的佛學常識,到專門的禪學思想,由一般生活中實用的禪學修養,到長期專修的禪修境界,作了層次化的介紹。
本書共收二十四篇稿子,其中《中國的維摩潔——龐居士》,曾發表於《獅子吼》月刊,《禪的修行與體驗》載於《菩提樹》雜誌,余者均系在《人生》月刊刊載過的文章。其中正篇二十三篇,除了《佛法無邊》講於加拿大,《因緣果法》是為台北“緣社”的婦女團體所講,《禪的修行與體驗》講台台北市的中國佛教居士會,其餘都是由農禪寺禪坐會的講稿修訂而成,性質大致相近。另收有一篇附錄,《禪的新心理療法》,是一位英國心理學教授克魯克博士,在美國東初禪寺訪問作者時的對話筆錄。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年出生於中國江蘇省南通縣。十三歲出家,曾於台灣高雄山中閉關六年,嗣後留學日本,1975年獲得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
法師歷任中國文化大學教授、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所長、美國佛教會副會長及譯經院院長,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發行佛學學報及佛學研究年刊,為輔大、政大、文大博士及碩士研究生擔任論文指導。又創辦法鼓山國內外禪修、文教、慈善體系的人文社會大學、僧伽大學、僧團道場、七個基金會、中英文四種定期刊物。他以中日英三種語文,在亞、美、歐各州出版著作近百種。
他是國際知名的禪師、教育家、學者、作家,特別重視戒行的提倡、禪修的實踐、知見的釐清,且以精湛的佛學義理,配合健康淺易的修持方法,指導修禪。
他所推動的理念是,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主張以教育完成關懷的任務,以關懷達到教育的目的。
目錄
自序
佛法無邊
因緣果法
大與小
有與無
新與舊
生與死
善與惡
放下與擔起
休閒與修行
在家與出家
疑心與疑睛
守一與守心
活路與絕路
最上一層樓——禪宗戒定慧的三個層次
狹路相逢
絕處逢生
拈花微笑
生死事大
魔境
降魔
禪病療法
禪的修行與體驗
中國的維摩詰——龐居士
附錄:禪與新心理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