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二代

拆二代

“拆二代”是相對“官二代”、“富二代”而提出來的一個群體。這個群體多數是80年代後出生的城市近郊的人。他們繼承了父輩們留下的房產,在城市擴建的時候,由於拆遷補償而突然一夜之間暴富,從而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群體。拆二代遍布在大城市的郊區,他們從小受教育條件也有所限制,父母大多是郊區的農民兄弟,大多十幾年前都是種地的,說著京味兒的“俺們”的鄉音。這就像以前的笑話里說的一樣:等我有錢了,我就蓋兩個廁所,一個男廁所一個女廁所,想上男廁所就上男廁所,想上女廁所就上女廁所;等我有錢了,我喝稀飯要兩大碗,喝一碗,倒一碗,我還要在稀飯里放糖,想放多少就放多少……因為突然有錢了,他們真的不知道如何去使用這筆錢,於是就會出現比原來富人階層更加奢靡的生活,開始面向外面的世界,親情淡薄,“總被金錢遮望眼,但教物慾卻親情”,往往給家庭帶來更多的不幸,甚至最終會出現後悔擁有這筆財富的現象。

基本信息

簡介

目前來看,這個群體中越來越多地發生了問題,成為一種令人擔憂的社會現象。

出處起源

拆二代 拆二代

“拆二代”一詞首先出現在2010年5月18日的《北京日報》上的一篇題為《巨額拆遷款,農民該怎么花?》的報導,並被光明網、網易、新華網等各大網路媒體轉載。該文報導了隨著北京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量京郊村民在獲得幾十萬以上的拆遷款和數套回遷房的同時,也有了不少問題。比如拆遷農民的“三無”:種田無地、就業無崗、社保無份。該文特別關注了“拆二代”,指出這些未成年的孩子們在暴富之後,心態發生巨大變化,比富、奢侈、厭學的現象比比皆是。

拆二代現狀

大規模的城中村改造,造就出大批的“拆二代”。經歷一夜暴富的神話後,“拆二代”們有的開上了豪車,買下數萬元的名包名表;有的依舊默默幹著低薪工作,過著本色生活;還有的則用這筆錢去創業;更有的或賭博輸光或揮霍一空,淪落為社會問題。“拆二代”們的財富也引來社會的注意,有人在天涯論壇發帖稱——找不到富二代、官二代,那么就嫁“拆二代”。

拿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村舉例,每家每人70平米,房屋全都按照實際建築面積補貼,人們蓋房的不但賺了房租還賺了國家的錢。誰不蓋誰腦兒有病,當然蓋房的風不是從回龍觀村開始更不是在這結束。拆二代遍布在大城市的郊區,他們從小受教育條件也有所限制,父母大多是郊區的農民兄弟,大多十幾年前都是種地的,說著京味兒的“俺們”的鄉音。在武漢市洪山區建委,民建委員會主委龔華平因為長期從事城中村改造工作,與“拆二代”們接觸很多。他介紹說,“因拆致富的城中村居民,大多是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很少,幾十萬的也不常見”。

“拆二代”在暴富前,大多數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他們生活在城鄉結合部,遊走於城市的邊緣,沒有城市人優良的條件,但比起地道的農村人,他們又有優越感。在真正的城市人面前,他們有自卑心理,在農村人面前他們又顯得比較高傲。這種矛盾的成長經歷,往往導致他們既看不起農村人,又羨慕城裡人。在很多時候,他們靠賣菜或到城裡打工維生,多數人沒有很高的文化水平,綜合素質普遍不高,既沒有城裡人的優雅,又沒有農村人的樸實。內心想高雅,高雅不起來,他們沒有多少金錢,更沒有文化底蘊。很多年輕人都有一些小市民的習氣,由於離市中心很近,往往喜歡混跡於城市之中,甚至成為城市裡比較難以管理的一族。

與“官二代”、“富二代”相比,“拆二代”沒有一個漸進的過程。無論是“官二代”、還是“富二代”,他們都是由一個很長的適應期,拿“官二代”來說,他們往往是隨著父母的官職上升而成長的,他們是在父母的職務升遷過程中長大的,所以從一開始並不知道官為何物,到慢慢跟著父母享受著“官”帶來的優越感,他們的心理在這過程中不會失衡,也不會突然發生變化,向惡者慢慢會變得更惡,向善者則保持著一慣的操守。“富二代”也同樣是這樣的一個成長過程,隨著父輩財富的慢慢積累,他們慢慢長大,漸漸感受著金錢帶來的享受,就算他們在出生前父母就很有錢,但他們對財富的感覺也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清晰的,所以他們中雖然有的人炫富,但大多數早已經習慣了富有,並不覺得需要去炫耀,因為他們從小就習慣了眾人羨慕的眼光,好象也沒有必要再找什麼心理上優越的滿足感。

而“拆二代”則不同,他們在暴富前在富人面前根本抬不起頭來,他們無論從心理上,還是從能力上來講,都沒有為擁有大筆財富做好準備,他們沒有一個逐漸擁有財富的過程,因此,當他們突然一夜間手裡掌握了大筆財富,甚至比他們原來羨慕的富人還要有錢,他們的心理與素質決定了他們不知道應該如何處理,可能最希望得到富人圈的承認,要顯得比原來他羨慕的富人更有錢,他們需要尋找心理上的安慰與滿足感,所以炫富就成為一種必然。這就像以前的笑話里說的一樣:等我有錢了,我就蓋兩個廁所,一個男廁所一個女廁所,想上男廁所就上男廁所,想上女廁所就上女廁所;等我有錢了,我喝稀飯要兩大碗,喝一碗,倒一碗,我還要在稀飯里放糖,想放多少就放多少……因為突然有錢了,他們真的不知道如何去使用這筆錢,於是就會出現比原來富人階層更加奢靡的生活,開始面向外面的世界,親情淡薄,“總被金錢遮望眼,但教物慾卻親情”,往往給家庭帶來更多的不幸,甚至最終會出現後悔擁有這筆財富的現象。在他們中間,揮霍浪費、好吃懶做、遊手好閒已經算是好的了,嫖娼宿妓者有之,賭場豪賭者有之,包“二奶”、養情人者有之,兄弟姐妹爭財產、大打出手、仇人相見者有之,夫妻反目、家破人亡者有之,傷人害命、謀奪繼承權者有之……這許多現象,反映一個群體內,就說明這個群體本身在個體素質、道德品質、社會責任等有些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了。

“拆二代”是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而逐漸形成的一個社會特殊群體,這個群體占有著一定量的社會財富,成為有錢人的一個特例,如何讓“拆二代”能夠理性地、科學地運用從天而降的財富,既造福自身,又造福社會,則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社會問題。

原因剖析

“拆二代”的行為與不當育兒方式有關

為什麼當代社會出現了很多成年之後還依賴父母生活的“拆二代”?幼兒教育專家認為,“拆二代”的行為與他們在6歲前受到的不當育兒方式有關。

在鄭州召開的中國幼兒教師發展論壇上,幼兒教育專家認為,父母對6歲以下兒童不當的教育方式,導致他們成年以後缺乏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拆二代”就是鮮活的例子。成年以後,在經濟、心理、生活等方面缺乏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依然依靠父母的人被形象地稱為“啃老族”。

中國園長發展論壇主席、幼兒教育專家李俊傑說:“就拿吃飯來說,孩子都好幾歲了,父母還給孩子餵飯;或者當孩子自己吃飯把飯灑出來時,一些父母不是耐心提醒、糾正動作,而是對孩子大聲呵斥,這對孩子的獨立精神和自信心都是一種打擊。”

致力於幼兒教育科學普及工作的學前教育碩士李俊傑說:“對兒童正常行為的壓制和約束,不利於培養孩子獨立、自信的品格。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變得依賴父母,做事情畏首畏尾。”

專家認為,讓孩子自己吃飯,不僅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和自信心,還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手眼協調性,對以後孩子學寫字、學畫畫以及培養動手能力都很有幫助。

根據學前教育理論,正常情況下,一個人的個性和心理素質在6歲以前基本定型,如果兒童6歲以前養成過多依賴父母的習慣,那么以後再培養他獨立、自信、頑強的品格就會相當困難。

中國男幼兒教師聯盟網站負責人說,現在人們對中國小教育已經十分重視,但是對於幼兒教育關注不夠。實際上,父母對6歲以下兒童的教育方式,會直接影響成年以後的行為方式。6歲以前不當教育方式的後果,是難以挽回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