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思維法

抽象思維法

抽象思維是思維的高級形式,又稱為抽象邏輯思維或邏輯思維。抽象思維法就是利用概念,藉助言語符號進行思維的方法。其主要特點是通過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基本方法協調運用,從而揭露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性聯繫。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認識必須運用抽象思維方法。

含義和作用

抽象邏輯思維的基本單位是概念,人們通過概念進行判斷和推理。概念、判斷、推理是抽象思維的基本形式。抽象邏輯思維是人類特有的思維形式,抽象思維法是人類思維的基本方法。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人們大量地使用抽象思維判斷和解決各種問題。

抽象思維可分為經驗思維和理論思維。人們憑藉日常生活經驗或日常概念進行的思維叫作經驗思維。兒童常運用經驗思維,如“鳥是會飛的動物”,“果實是可食的植物”等屬於經驗思維。由於生活經驗的局限性,經驗易出現片面性和得出錯誤的結論。理論思維是根據科學概念和理論進行的思維。這種思維活動往往能抓住事物的關鍵特徵和本質。中學生應該努力掌握科學概念,培養和發展理論思維。抽象邏輯思維還可以分為形式邏輯思維與辯證邏輯思維。

所謂形式邏輯思維就是憑藉概念和理論知識,並按照形式邏輯的規律進行的思維。這種思維的形式是概念、判斷和推理。在學習中,形式思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任何一門學科中的公式、定理、法則、規律,都必須通過形式思維才能把握,其運用和解決作業任務等也都離不開形式思維。所以,一定意義上說,掌握知識的過程,就是運用形式思維即掌握概念、判斷和推理的過程。

所謂辯證邏輯思維就是憑藉概念和理論知識,按照辯證邏輯的規律進行的思維。思維是客觀現實的反映。而客觀現實有其相對穩定、不大變化的一面,也有其不斷運動和不斷發展變化的一面。形式思維是對相對穩定、不大發展變化的客觀事物的反映;辯證思維是對不斷發展變化的事物的反映。因此,辯證思維的形式即概念、判斷和推理的過程中,也都具有辯證性。如,牛頓的三定律屬形式思維;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屬於辯證思維範疇。辯證思維更擺脫了直觀性、具體性。

在學習中,要遵守邏輯思維的規則,但不能局限於形式思維,還要發展辯證思維,因為客觀事物是處於相互聯繫和不斷發展變化之中,只有用辯證思維才有可能獲得新的理論、發現新的學科。許多交叉學科、邊緣學科都是通過辯證思維總結出來的。所以一些較高深的學科,缺乏辯證思維是學不好的,一些比較低級的學科也是離不開辯證思維的,如一題多解,理解概念的變式等,沒有辯證思維也是做不到的。一個人的辯證思維(國外也有人稱之為求異思維)比較發達,那么他的智力也是比較高的,創造能力較強,學習也就必然會有效得多。如果不斷發展和堅持運用辯證思維,那么這個人有可能取得較大的成就。

運用和訓練

1.注意培養抽象思維能力

在學習和運用抽象思維時要注意以下五點:(1)要學習掌握和運用科學概念、理論和概念體系;(2)要掌握好和用好語言系統;(3)要重視科學符號的學習和運用;(4)與思維的基本方法密切配合運用;(5)與抽象記憶法、理解記憶法及其派的方法聯合訓練,可以起到互相促進的較佳效果。

2. 抽象思維法在學校學習中有其套用特點

抽象思維是大腦左半球的主要功能。在學校各門課程學習活動中,大量地進行讀、寫、算,即閱讀、寫作、計算、分析、邏輯推理和言語溝通等,其過程主要是以語言、邏輯、數字和符號為媒介,以抽象思維為主導。這些活動都是著重於左腦功能的發展。據有關方面的材料證明:在近幾年的教學上,運用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的幾十倍。抽象思維在教學中占有絕對優勢。一方面,這說明抽象思維在學習科學知識中的重要作用,或者說離開抽象思維就無法進行科學知識的學習。要搞好學習必須發展大腦左半球的功能,重視言語思維能力,學會並善於運用抽象思維方法,這也是學習成功的基本條件。另一方面,也說明人們對形象思維和創造能力重視不夠,忽略了大腦右半球功能的發揮,這也是教育中的嚴重不足。

3.培養個人的統攝思維能力

思維過程是一清晰邏輯的思考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從一個環節過渡到另一個環節的、由淺入深和由少到多的認識過程。在這種思考認識過程中,就需要藉助思維來把握事物的整體和全貌,及其發展的全過程。所謂統攝思維能力就是通過綜合和概括,藉助概念反覆把握事物整體及其發展的全過程的思考方式的表現。把大量的事實綜合在一起形成科學概念,再把更多的概念、事實和觀察概括為內涵更集中的概念,並用清晰而簡潔的符號加以標識,這是科學發展的形式。例如生理學中“新陳代謝”和“條件反射”,生物學中“動物”和“植物”,社會發展學中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等概念都是包含一系列事實的概念。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盡力去領會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繫,運用概念和符號去把握事物的整體。不僅是在知識學習中,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社會實踐中,如能自覺運用統攝思維,經常去認識事物之間的聯繫,把握其整體特徵和發展全過程,那將會大大提高抽象思維能力。

此外,配合十個思維方法的練習也將有助於促進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

協調發展

和聯合運用效果最佳

為什麼說兩種方法協調運用可以取得最佳效果呢?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說明。

心理發展角度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參加的社會實踐與接受的教育越來越廣泛深入,人的思維從兒童時期動作思維為主發展到具體形象思維占優勢,到中學時期即發展為抽象邏輯思維占主導地位。國中學生的思維,在很大程度上還屬於經驗型,高中學生的理論型思維已占優勢。林崇德教授通過實踐研究指出:國小四年級是思維發展的轉變期,即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國中二年級是中學階段思維發展的質變期,從經驗型向理論型思維過渡;高二是思維活動的初步成熟期。在初二,學生的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像能力也隨著迅速發展。到高二學生的智力基本趨向定型,達到初步成熟和穩定狀態。同樣形象思維也有一個從初級具體形象思維向高級形象思維發展轉化的問題。因為高級的形象思維並不低於科學中的抽象思維,這一點也不容忽視。

心理發展成熟意味著什麼呢?一是心理成熟後其可塑性小,較難訓練培養;二是心理一旦成熟定型,其年齡差異的顯著性變小,而個體的差異顯著性越來越大。應該重視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徵,針對不同年齡階段,採取相應教育措施,促進中小學生心理發展,高質量地完成心理由低層次向高水平的轉化,不要錯過時機。

我們還要指出,能不能達到高水平的轉化和成熟,教育訓練是非常重要的條件,沒有受到良好教育訓練的成年人,雖然具有抽象邏輯思維,但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屬於經驗型思維。另一方面在促進學生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化的過程中,不要忽視向高級形象思維的轉化。若不能高質量高水平地完成這兩種轉化,學生的智力發展有可能產生欠缺和不足。因此可以說,兩種思維的發展,兩種思維方法的訓練和綜合套用,有利於智力的全面高水平發展。

功能不對稱性

右半球的主要功能是形象記憶和形象思維,左半球的主要功能是抽象記憶和抽象思維。如果不注重促進兩種思維的發展,將不利於大腦兩半球功能的發揮。有專家預測,兩個半球功能的協調發揮,所“產生的效果常常是五至十倍。”和諧發展兩種思維,綜合運用兩種思維方法,其效果可能是驚人的。

英國心理學家湯尼·布仁認為:“從奧斯汀的工作中,我們可以看出,每一個人在科學和藝術兩方面都有卓越的潛在能力。如果人發展不平衡,那不是天生的無能。而只是因為我們大腦中的一個半球沒有像另一個半球那樣得到充分運用的機會。”大腦兩半球之所以沒有得到平衡和協調發展,關鍵是沒有得到正確訓練和充分運用。這是十分值得重視的大問題。

解決問題情景

有些心理學家認為:當人們面臨解決問題的情景時,頭腦中可能存在著兩種超前系統。一種是形象系統,一種是概念系統。這兩種系統是協同活動、密切配合的。對於不同的問題情景,兩種系統的作用也有很大不同。一般來說,如果問題的原始材料是已知的,其方向是明確的,解決問題的進程主要服從於思維規律,應運用概念系統,進行抽象邏輯思維。如果問題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由情景提供的信息不充分,解決問題的進程主要依賴於形象思維,依賴形象系統。形象思維可以不受邏輯規律的限制,可以採取跳躍式的想像,構成事物的形象,進行某些猜測,在此基礎上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例如,在沒有發明飛機之前,人們就想像能像鳥一樣地飛翔在天空。

功能協調發揮

1.大腦兩半球功能特點

大腦左半球功能優勢是處理語言、邏輯、數學和次序,被稱為學術腦;大腦右半球功能優勢是處理節奏、旋律、音樂、圖像、想像和圖案等信息,稱為創造腦,也稱為藝術腦。大腦左半球依靠言語思考,有意識,具有邏輯性,線性有序,把握重點,形成系統;而右腦非語言性思考依靠空間圖像,無意識,具有平行性、整體性、跳躍性、靈活性、直覺和創造性。大腦兩半球有相對獨立的功能特點,在現實生活中,兩腦功能又不能截然分開,而是不斷協調一致發揮作用。

左腦藉助言語,按邏輯程式思想;右腦藉助表象或稱形象,擅長模式識別和操作。在現實生活中,右腦能一眼就從人群中識別出一張面孔,整體形象認識;而左腦則能叫出名字,對各人面孔特點和個人專長加以比較。閱讀時,左腦對字面意義進行理解,右腦能辨別音調、韻律、情緒和色彩等。在運動中,左腦注重規則指揮;右腦則會投球、接球、操作動作、注重直覺判斷。所謂直覺判斷,不是一步一步分析判斷,而是從一大堆信息之中一下子形成判斷。由此可見,在實際生活中,大腦兩半球功能不斷協調發揮,但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往往更重視左腦功能發揮,而忽視右腦功能利用,不利於兩半球協調發展。2.在教學中培養左腦與右腦的合作能力

在教學活動中既要開發大腦左半球,又要重視開發大腦右半球。例如在重視數理化課程時,又要重視音樂、美術、繪圖課程;在教學中既要進行讀、寫、算練習,又要用圖表表述,俗話說千言萬語不如一張圖表。在讀書時,既要理解言詞的意義,又要區別言詞的發音、韻律,經常注意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與形象思維能力相結合,也即注意培養學生言語思維能力、邏輯能力與直覺、創造能力相結合。有意識地培養和訓練大腦兩半球的功能優勢,促進大腦兩半球協調發展。

3.培養天才人物的有效途徑是左右腦協調發展。

奧爾森指出,天才的、有創造性的學生其特點就是有選擇地靈活地運用大腦兩半球,即用左腦去完成言語思維的任務,用右腦去完成非言語思維的任務。而非創造性的學生,卻習慣地僅僅使用他們的左腦。

從科學發展史來看,許多偉大的科學家都是兩種思維協同運用的結果。

牛頓思考星球按軌道運行,而不是沿著直線向空間飛去,一定有一個力的原因。當牛頓在果園中看到蘋果落地時,他想到了解決問題的線索,他想蘋果為什麼不會飛上天,不管在高山上,還是在礦井深處,物質都是向地球方向落,說明地球有吸引力,那么這種力是否可以達到月球,通過形象思維把蘋果與月球聯繫起來。牛頓說過:就在這一年,我開始想到把重力引申到月球的軌道上。科學史學家w.s.丹皮爾在說明牛頓的創造過程時這樣寫道:“他從已知的事實出發,想出一個符合於事實而又能用數學表達的理論,從這個理論得出數學和邏輯的推論,又把這些推論與觀測和實驗得來的事實比較,並發現其完全符合。”就這樣,牛頓創立了萬有引力定律。牛頓正是通過形象思維提出物體互相吸引的假設,然後再用邏輯推理,以數學公式表示出來,再經過反覆驗證,創立了萬有引力定律。牛頓的發現過程正是左右腦協同活動的結果。日本的品川嘉也教授說:“右腦的聯想作用,是重大發現不可缺少的。同時,為了把聯想變成語言,並從邏輯上證明它,左腦的功能也是十分重要的。想法雖然富有創造性,如不把它上升為理論,那么它只能停留在最初階段上。均衡地運用左右腦各自的能力,想法就可能變成重大發現,就能傳之於世。”他又說:“可以說人類的歷史就是從被調節著的左右腦的活動中產生出來的。”

我們再看看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是怎樣運用他的大腦兩半球的。愛因斯坦是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是一個出類拔萃的理性的思想家,是個腦袋裡充滿著數字、公式和符號的數學物理學泰斗,可以說是個左腦發達的有條理有邏輯思維能力的強者。大科學家湯姆遜稱讚道:“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這是發現了新的科學思想的新大陸。”另一方面,愛因斯坦又是個音樂家,他拉小提琴有很深的造詣。小提琴伴他度過了一生。有人說,音樂啟迪著愛因斯坦的靈感,豐富著他的精神生活,同時也保證他精神上的和諧與寧靜,為他潛心探討科學問題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我們也知道愛因斯坦是一位想像力豐富的人,他提出劃時代的相對論,不是在實驗室或書桌旁,不是用筆和紙去演算,而是靠想像,有人稱之為“大腦實驗室”發現了相對論。那是在一個夏天的下午,他躺在一個長滿青草的山頭上的時候,千萬道細細的陽光穿過他的睫毛射進了他的眼睛,他又開始了他好奇的幻想,他想到如果能乘一條光線去旅行那該是什麼樣子?在想像中,他作了一次宇宙旅行。想像自己已經到達宇宙的另一邊,在想像如何返回太陽系時,有一靈感提醒他,如果實現這一返回夢想,宇宙必須是彎曲的,空間、時間以及光線都要是彎曲的。在思想的隨意遨遊中,他發現經典物理學的理論解釋不了他遇到的問題。通過進一步的思考與研究,他提出了新的理論,即相對論。由此可見愛因斯坦的右半球也得到了充分的運用。可以說,愛因斯坦充分發揮了他大腦左右兩半球的機能。靠大腦右半球產生了美妙的幻想,非言語思維、豐富的想像力,提出了相對論的雛形;靠大腦左半球,運用理性思維、言語思維、數理邏輯推理並用數學物理學方法將這一創造性的想像變為理論、公式,從而奠定了相對論的基石。他正是運用大腦兩半球的協調配合,為人類提出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學說之一。

從科學發展史上,我們不難看到有不少偉大人物,他們既是科學家,又是藝術家。如達·芬奇,他既是科學家,又是藝術家、工程師、建築師,也是雕塑家和偉大的畫家。羅蒙諾索夫也是一個多方面都有成就的科學家,他是歷史學家、修辭學家、機械學家、化學家、礦物學家、藝術家和詩人。俄國偉大的詩人普希金曾把他比作是俄羅斯的第一個大學,以形容這位科學家的淵博學識。類似的例子還有許多。這些都說明,人只要能充分運用大腦兩半球的功能,使它們均衡協調地發展,其潛力是非常巨大的。正像英國心理學家湯尼·布仁說的那樣:“近幾年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大腦幾乎具有無限的能力,可以到達所有的領域,包括‘科學’和‘藝術’。”美國的奧斯汀教授關於大腦兩半球的研究也表明,每個人的大腦都有“數學”半球和“想像”半球,而且,兩半球的潛力是相等的。任何所謂“無能”,大概都是忽視了它的某一方面,而不是大腦在功能上有什麼缺陷。

問題不在於左右腦哪個優秀,重要的是要保持左右腦兩者機能的均衡發展及和諧發揮。發展兩種思維與綜合運用兩種方法,不僅可能是重大創造的心理基礎,而且能促進大腦兩半球功能的均衡發展,他也是培養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在教育改革方面的深遠意義不可低估。

謝家安在其《有效發揮大腦潛能》一書中提出:“天才之所以腦力過人,是由於他們的左右腦,經常維持在一個同步協調的狀態。當思考一個問題時,不是單純地只用左腦,而是左右腦一齊合作。”天才的秘密就在子均衡協調地發展和運用大腦兩半球。

協調訓練

採取以下方法進行自我訓練,將有益於大腦兩半球機能的協調發展。

1.在學習記憶活動中,注意將形象記憶法和抽象記憶法、理解記憶法綜合運用。

2.在思考問題時,注意綜合運用形象思維法和抽象思維法,即在思考過程中注意將形象和概念配合運用。

3.在閱讀書刊時,將形象閱讀法與理解閱讀結合使用。同樣重視言語分析思維和藝術合成思維。

4.在課程安排上,同等重視數理化和音樂美術、藝術活動課程。西方國家有的學校增加藝術課程時間,一半時間上各種藝術課程,另一半時間上常規課。結果,他們的數學、科學和其它課程的成績都有提高。

5.在體育鍛鍊、體操活動和生產勞動中,注意訓練左右肢體的協調活動能力。

6.沉思有利於兩半球平衡發展。近年來許多研究指出,沉思方法可抑制大腦活動並增加兩半球之間的聯繫。實驗研究表明:進行沉思的被試,他們的大腦兩半球的腦電圖波形同步地增大,換句話說,被試大腦兩半球似乎在同時發揮作用。也就是說,兩側半球可通過胼胝體建立相當密切的關係。

7.在運用各種感覺器官時,注意訓練它們自身兩側及相互之間的協同作用。

8.絕大多數人都側重運用大腦的一側半球,而忽視另一側。如有些人擅長於言語思維和數理邏輯推理,而甚少接觸形象思維和音樂美術。長期如此,則會造成左腦機能發達,用起來靈活敏感;而右腦機能較弱,一旦需要繪畫,會感到非常吃力。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羅伯特·奧斯汀(r.ornstein)博士發現,在學習活動中,若對較弱的一側腦進行刺激,鼓勵它與較強的一側腦配合,思考能力和效率會增長數倍以上。假如說你是一個左腦強右腦弱的人,如果在學習活動中,你多接觸些音樂美術,激發右腦與左腦合作,則你的總體思考能力和效率會增強數倍以上,你的智力也會有驚人的增長。

總之,每個人的大腦左半球和右半球都有著巨大的潛能,如果對大腦兩半球進行充分運用和培養,使之平衡協調發展合作運行,那么,人腦的總能力和總效應將會幾倍乃至十幾倍地增強。這就是天才們運用大腦的成功秘訣。它也是培養21世紀人才的有效途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