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思維法

形象思維法是指用直觀形象和表象進行思維活動、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其特點是具體形象性、完整性和跳躍性。形象思維不僅以具體表象為材料,而且也離不開鮮明生動語言的參與。

形象思維法

(一)所謂形象思維,主要是指用直觀形象和表象解決問題的思維,其特點是具體形象性、完整性和跳躍性。形象思維的基本單位是表象。它是用表象來進行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過程。當人利用他已有的表象解決問題時,或藉助於表象進行聯想、想像,通過抽象概括構成一幅新形象時,這種思維過程就是形象思維。所以,利用表象進行思維活動、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形象思維法。例如,一個人要外出,他要考慮環境、氣候、交通工具等情況,分析比較走什麼路線最佳,帶什麼衣物合適,這種利用表象進行的思維就是形象思維。在文學作品中典型形象的創造,畫家繪畫,建築師設計規劃建築藍圖等也是形象思維的結果。在學習中,不管哪一學科,不管是多么抽象的內容,如果得不到形象的支持,如果沒有形象思維的參與,都很難順利進行。所以我們學習各門課程時,既要運用抽象思維法,也要運用形象思維法。
形象思維不僅以具體表象為材料,而且也離不開鮮明生動語言的參與。形象思維分為初級形式和高級形式兩種。初級形式稱為具體形象思維,就是主要憑藉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的聯想來進行的思維。高級形式的形象思維就是言語形象思維,它是藉助鮮明生動的語言表征,以形成具體的形象或表象來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往往帶有強烈的情緒色彩。其主要的心理成分是聯想、表象、想像和情感,但它具有思維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點。言語形象思維的典型表現是藝術思維,它是在大量表象的基礎上,進行高度地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形成新形象的創造,所以,形象思維也是人類思維的一種高級和複雜的形式。
高級複雜的形象思維是對頭腦中的形象進行抽象概括,並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它並不總是與語詞緊密聯繫,未必進行充分的語言描述。但是,它比概念概括有著較大的穩定性、整體陛,而且更加具體、更加豐富,因為概念概括要舍棄非本質的特徵,而形象概括則常包容著豐富的細節。科學家、文學藝術家、技術專家常常將形象概括與概念概括相結合,從而創造出新的成果或新的形象。形象思維作為人類的高級思維形式,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經常被運用。
(二)想像是形象思維的高級形式
想像是在頭腦中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重新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想像與形象思維的過程是一致的。林崇德教授說:“想像就是形象思維。”北京師範大學公共課教材《心理學》中也寫道:“想像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思維。”想像是形象思維的高級形式,具有形象性、新穎性、創造性和高度概括性等特點。
想像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產生和發展的,以實踐經驗和知識為基礎。想像的內容和水平受社會歷史條件和生活條件的制約和影響。如“齊天大聖”有七十二般變化,但每一種變化都沒有超越當時科學發展和時代水平。正像俄國大文豪高爾基說的那樣:“想像在其本質上也是對於世界的思維,但主要的是用形象來思想,是一種‘藝術的思維。 ’”
想像在認識活動、學習過程和社會實踐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想像是認識的高級階段、想像力是智力活動的翅膀。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的實在因素。”他16歲時曾問自己:“如果有人追上光速,將會看到什麼現象。”以後他又構想:“一個人在自由下落的升降機中,會看到什麼現象。”就是這些想像推動他去探索科學知識的奧妙,緊張地開展研究工作,終於創立了相對論學說,獲得諾貝爾獎,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這段事例充分說明了想像在認識和學習中的重要作用。貝弗里奇說:“事實和構想本身是死的東西,是想像力賦予它們生命。”所以有人認為客觀事實和知識好比空氣,想像力就是翅膀。只有兩方面結合,智力才能如矯健的雄鷹,翱翔萬里,以探索廣闊無垠的宇宙,搜尋一切知識寶庫。
想像力是智力活動富於創造性的重要條件。作家的人物構思、藝術創作,工程師的藍圖設計,科學家的發明創造、技術革新,教師對學生的培養目標,學生對未來的理想等都是離不開想像的心理過程,也是想像力激勵著他們獲得成功。科學家廷德爾說:“根據化學的實際,道爾頓特別富有想像力,而對於法拉第來說,他在全部實驗之前及實驗中,想像力都不斷作用和指導著他的全部實驗。作為一個發明家,他的力量和多產,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想像力給他的激勵。”學生在學習中,也伴隨著想像活動。學生學習語文、美術、地理、歷史、音樂等社會學科要有許多情景,政治、經濟狀況和風土人情,生活習慣和音響,容貌等形象;學習自然科學,如數學、生物、物理等也離不開圖表、構造圖等,因此,無論是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都需要調動豐富的想像力。所以,想像是學生搞
好學習的重要心理因素。每個想騰飛的人都應該重視培養發展想像力這個翅膀。
根據想像有無目的性和自覺性,可以把想像分為無意想像和有意想像,而有意想像又分為再造想像、創造想像和幻想三種。
1.無意想像
事先沒有明確目的,不由自主地想起某事物形象的過程,叫無意想像,也稱為不隨意想像。它常發生於注意力不集中或半睡眠狀態。如看天上的雲,遠處的山,想像它像某種事物或動植物。無意想像中最典型的是夢。夢也有離奇性和逼真性兩個特點。無意想像是最簡單、最初級的想像。有意想像是高級想像,是依據一定的目的自覺地進行的想像。這兩種想像常常是互相交叉,相互促進和轉化,它們在人的創造活動中都起著重要作用。如有的調查報告說,在數學家和科學家中,有70%左右的人承認,自己有些問題的解決,是在夢中得到啟示和幫助的。
2.再造想像
有意想像是有明確的目的任務,自覺的,有時還要作出一定努力的想像。想像不是已有表象的簡單再次出現,而是經過加工改造後的新形象的出現。按照想像的創造性程度不同,或依據想像在新穎性和獨創性上的差異,可以把有意想像分為再造想像、創造想像和幻想。
再造想像就是根據語言文字的描述或根據圖樣、圖形、符號記錄等的示意,而在頭腦中構造出來的相應的新形象的過程。例如,當讀到“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詞句時,就在頭腦中形成一幅草原情景酌圖畫。又如,看小說《紅樓夢》時,腦海中便隨之產生了寧、榮兩府中的各種人物形象及其活動的情景等。這些就是再造想像所產生的結果。雖然再造想像的事物形象不是本人獨立創造出來的,但是再造想像仍然帶有本人的創造性成分。
為了有效地、正確地進行再造想像,必須注意以下三點:(1)要善於正確地理解語言文字所表達的內容;(2)要善於精細準確地觀察有關圖片、標本、模型等;(3)要善於在頭腦中積累廣泛豐富的表象材料或感性知識。
再造想像是學生接受知識、理解教材不可缺少的條件。學生在校學習的許多科學知識,主要是前人的間接經驗,這些知識經驗,又多半是通過教師、書本以語言或標誌實物的圖表、模型等介紹給學生的。學生要通過再造想像去接受或理解教師的講授和課文的描述,在頭腦中再造出沒有感知過的,與教材內容相適應的具體鮮明的新形象。如果教師語言不生動或學生缺乏想像力,就會影響教學效果。
3.創造想像
不依據現成的描述,而是根據一定的目的,在頭腦里獨立地創造新形象的過程,就是創造想像。創造想像,其形象特點是新穎、獨創、奇特。如文學藝術創作、科學發明、技術革新等都是創造想像。
創造想像與再造想像都是在感知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表象重新加工改造進行結合的新形象。雖然兩者都含有創造性,但創造想像的創造水平高得多,因而創造想像在創造性活動中的作用比較大。創造想像和再造想像也是相互交錯,相互促進的。創造想像雖然以再造想像為基礎,但它要比再造想像更富有創造性,格外複雜,更為新穎,更為困難。如在《阿q正傳》中的阿q是一個獨特的典型的新形象,魯迅先生經過千錘百鍊,綜合了許許多多的人物形象,創造性地構思了這一獨特形象,要比讀者根據作品的描述,再造出阿q形象複雜得多和困難得多。
創造想像是人類創造性活動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學習活動中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沒有創造想像就沒有發明創造,沒有新型的建築,也沒有藝術創作。學生在學習中,如創造想像薄弱,就很難有獨到見解,對事物表象分析加工能力低,恐怕連作文也很難寫好。他很可能缺乏激勵人們奮發向前的革命理想和豐富想像力。
有效的創造想像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要儲備豐富的表象;二要善於分析和綜合。據研究指出,創造性活動一般分為四個階段:(1)準備階段,主要是蒐集資料,詳細、全面地占有材料;(2)孕育階段,主要是對資料進行分析和綜合,開展積極的思維和想像活動;有時也藉助於原型啟發,不斷地醞釀新概念和新形象;(3)靈感階段,即人的全部精神力量,處於高度積極性和集中的狀態,突然產生出創造性的新形象。要記住,誰要獲得靈感,就必須付出辛勤勞動的代價。柴可夫斯基說:“靈感不喜歡拜訪懶惰的客人。”(4)整理階段,是指整理研究結果,如寫出論文或獲取新成果。
4.幻想
幻想是一種與人的願望相結合,並指向於未來的想像。幻想是創造想像的一種特殊形式。它的特點在於:一幻想中的形象體現著個人的願望;二指向未來,不能立即實現。幻想有積極和消極之分。凡違背 客觀發展規律,不能實現的幻想,叫作空想。空想是一種有害的幻想。凡在科學理論指導下,符合客觀發展規律,能夠實現的幻想,就是積極的幻想,叫作理想。一切理想都是有益的,是激勵和鼓舞人們學習、工作和創造發明的巨大動力。
(三)形象思維與教育改革
由於對大腦兩半球功能認識不足,在學校教育中偏重於抽象思維的培養和發展,教學措施也大多有利於促進大腦左半球功能的發揮。這種偏向不利於大腦右半球的發展。羅傑·斯佩里教授評論道:“我們的教育系統以及整個科學都忽視了智力的非語言形式,這種情況導致的後果是現代社會歧視右半腦。”美國教育學家鮑伯·埃伯爾里評論說:“儘管我們知道大腦兩半球的綜合功能可以使人類思維取得更大成就,但現在的人們仍然給左腦的思維過程以過分的重視。如果發展健康的個性和最充分地培養創造性是我們的目標的話,那么我們就有必要抱著使大腦兩半球和諧工作這個宗旨來開展教學工作。”目前的主要傾向是對形象思維認識不足,更談不到兩種思維協調發展了。不少科學家已經重視這個問題,強調開發大腦右半球,提出100%的開發大腦兩半球等。我國著名心理學家荊其誠教授強調說:“心理表象的研究是一個極有前途的領域,它有待於進一步地開拓。”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教授說,人們對抽象思維的研究成果曾經大大推動了科學文化的發展。我們一旦掌握了形象思維學,會不會掀起又一次新的技術革命呢?對形象思維的運用和研究不僅有利於人才培養,而且它很可能對教育改革和技術革命帶來深刻的變革,其深遠意義不可低估。
(四)形象思維的訓練
大腦右半球喜歡整體的、綜合和形象的思維,所以有人說右半球是形象思維中樞,它的思維材料側重於事物形象、音樂形象和空間位置等。在開發右半球的潛能時,主要就是利用形象記憶和形象思維活動。這是開展右腦訓練的基本原則。有些訓練方法已在形象記憶法中講到,如形象閱讀法、形象控制法及建構知識的整體結構法等。在記憶一章也講到使事物形象化和聯想記憶問題。下面再講幾個具體訓練方法。
1.累積形象材料
在日常生活、娛樂活動、看電視、欣賞音樂、學習活動、參觀、旅遊、家務和社會實踐活動中,儘量擴大對自然和人類活動中事物形象的掌握,有意識地觀察事物形象,廣泛積累表象材料,豐富表象儲備。頭腦中的表象越多,不僅愈益促進右半球的活動,也為形象思維提供了形象原料。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將獲得者格拉肖也指出:“涉獵多方面的學問可以開闊思想,像抽時間讀讀小說,逛逛動物園都有好處,可以幫助提高想像力,這同理解力和記憶力一樣重要。假如你從來沒有見過大象,你能想像出這種奇形怪狀的東西嗎?我這樣講,有的人聽起來可能會感到奇怪。但是在我們研究物理問題的時候,往往會用到現實世界的各種形式。對世界或人類社會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於抽象思維。”當然也更有助於形象思維。可以說,豐富的表象儲存無論對形象思維還是抽象思維都有幫助。
2.積極開展聯想和想像活動
要經常開展形象豐富生動的聯想和想像活動。不要束縛自己的想像,要讓想像展翅高飛,任其在廣闊的宇宙中遨遊。中國著名的化學家侯德榜,曾於1932年,因發明新的制鹼法造出純鹼,從而在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他辦的企業稱雄國際化工界近一個世紀。侯德榜小時候不但讀書非常刻苦勤奮,嚴格要求自己,成績優異,十門功課得了一千分,而且還喜歡想像,愛好形象思維。他十來歲的時候,在課餘時間經常側身躺在福建家鄉的草坡上,望著滾滾的閩江水,讓自己的想像縱情馳騁,鏇轉不息的水車、姑母家的藥碾子,都是他想像過的東西。
3.建構知識整體學習法
傳統教學法是一節一節、一章一章地學,從最佳學習方法來看這是少慢差廢,不科學。
建構知識整體學習方法要求先理解和掌握知識的整體結構,以此為根基去理解部分知識內容。先把握知識結構層次和整體框架,使腦內浮現一張地圖,形成整體架構,然後搞清部分與部分之間關係,形成整體認知結構。進一步區分知識的層次、方面和知識點,形成知識系統和整體結構。進而把握知識或事物的重點,分清重點和細節部分,集中精力理解並掌握知識重點和整體結構。
建構知識整體學習法,強調建構知識整體結構,有助於大腦右半球功能發揮,能大大提高學習記憶的效果。
形象思維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它可以直觀形象地揭示對象的本質和規律,形象思維突出了形象,充分發揮了右腦半球運用形象進行思維加工的功能,左右腦並用使人們似乎能夠“看到”隱藏在事物深層次的本質和規律。另一方面,由於形象思維能在思維過程中,將意象“隨意地”再生和組合,因而能突破現實的局限,抓住主要矛盾,對研究對象進行極度的純化和簡化,以利於揭示對象的本質和規律。
形象思維法有以下的使用規則:
(1)應區別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但又要將兩者辯證有機地結合起來。形象思維是通過想像、聯想、類比等方式來直觀地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以“意象”為基礎。抽象思維是以實踐為基礎,以充分占有科學材料的條件,以逐步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為目標,以形成相關概念為成果的思維加工過程。
(2)應恰當地利用形象思維的無規範性特點,以利於創新。形象思維是人腦的思維活動非常活躍的發散性思維過程,其個體性很強,受常規的理論和實踐影響較小。這樣便於充分發揮個體的靈活性,有利於從個人的角度來解決相關問題,是創新的一種重要手段。
(3)應充分認識形象思維有不同程度主觀性、或然性的情況,以避免產生謬誤。形象思維是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一種思維活動,它是以意象或表象為基礎的。由於人們認識事物角度的不同,知識水平的差異,從而形成的結論不一定全是科學合理的。如歷史上的“燃素說”、“波動說”、“微粒說”等,都是由於認識上的不足而提出的錯誤觀點。
(4)應根據一定的直接或間接的經驗進行大膽的想像。形象思維並不是漫無邊際的“胡思亂想”。它是個體以一定的理論和實踐經驗為基礎,通過大腦的思維活動,常常能突破一般的規範來對問題進行研究。相對論的提出,就是由於愛因斯坦大膽想像,突破常規,通過大量的“思想實驗”而獲得了成功。
(5)應根據相近、相似、有對立關係、有因果關係的事物進行豐富的聯想。聯想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從事物與事物的相近、相似和對立關係、因果關係中可以找到一些新的發現。如魯班看到鋸齒形的植物而發明了木工常用的鋸條,盧瑟福把行星圍繞太陽運轉運用到原子結構當中等,都是使用豐富的聯想而有所收穫。
(6)應根據兩個(類)事物的相似屬性與推出屬性之間的相關程度或相異程度進行類比。類比推理的客觀依據,是由於事物之間的統一性、相似性、客觀規律發生作用的重複性。現實中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聯繫、互相制約的。如動物學家將台灣地區和雲南西雙版納的白頭葉猴做比較研究。
(7)應注意類比的界限,用實踐檢驗得出帶有或然性的結論。類比是將相關事物進行對照,找出其相同和不同點,然後建立認知模型,最後把模型的某種屬性與關係轉移到認識對象上去。如將人本與宇宙、心臟與水泵、光與聲音、人與動物進行類比,得出或然性的結論,最後要通過實踐性的活動來對其進行檢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