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關聯法

會計關聯法

關聯是指事物間的聯繫與影響。從事物間的相互關係人手可以揭示影響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因素,並進一步探討事物發生、發展規律。會計關聯法就是根據會計事項之間的相互聯繫和影響來研究會計事項發生、發展基本規律的方法。

哲學基礎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根源。會計關聯作為一個有效的會計研究方法,不是憑空產生的,它的存在有著哲學基礎。

會計關聯法會計關聯法
恩格斯辯證法定義為“關於普遍聯繫的科學”。這是因為當我們考察整個物質世界時,“首先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由種種聯繫和相互作用無窮無盡地交織起來的畫面”。聯繫是事物固有的屬性,它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而且這種聯繫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現象、過程都不能孤立的存在,都與周圍的其他事物、現象、過程這樣或那樣地聯繫著,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繫的統一體。但是,這種聯繫是辯證的,即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和相互影響會在一定條件下相互過渡、相互轉化。唯物辯證法認為,要了解某一事物,就必須對它內部諸要素以及它同其他事物之間的各種不同聯繫,分別地、具體地加以研究然而,在分析和研究事物的各種不同的聯繫時,不能離開它們同整體的聯繫。辯證聯繫的觀點與會計學本身也是相互影響的。一方面,關於普遍聯繫的思想和尋求事物、現象間真實聯繫的努力推動著會計學的發展;另一方面,會計學的發展在某種意義上證實了這種客觀的、普遍的聯繫。

會計關聯法就是在會計研究的過程中依照辯證唯物主義普遍聯繫的原理,注重探討會計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與影響,理清會計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進而弄清某具體會計事項產生的根源;找出對該事項的發展有重大影響的因素,在遵循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對影響會計事項的因素進行正向誘導,使會計事項朝有著利於經濟發展的方向發展,以便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因此,運用會計關聯法對會計事項進行研究是揭示會計本質,解決會計實踐問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功能

會計研究的真正任務在於通過對會計事項、會計現象間有的聯繫進行探討,揭示會計的本質,在此基礎上促進會計理論體系的完善,充分發揮會計的功能,更好地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服務。會計關聯法的普遍運用,可以極大地促進會計研究工作,使會計學科體系不斷得到完善與發展,會計功能逐步擴大,會計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會計活動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將逐步提高。會計關聯法的主要功能如下:

1、認識會計規律

會計關聯法核算體系
尋找與研究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及對事物發展有重要影響的因素,是揭示事物本質和發生髮展規律的有效途徑。會計關聯法通過揭示會計事項內的各種關係,如會計核算體系中各種核算之間的關係,會計賬簿體系中各種賬簿之間的關係,會計管理體系中各環節之間的關係,去解釋會計理論上的各種爭論,分析存在爭論的原因,尋求正確的認識,最終認識會計的本質、現象、特徵、聯繫、運動和發展變化過程及規律。

2、預測會計未來變化

對事物之間相互關係和影響的研究,不僅有助於我們認識該事物的過去和現在,還可以預見其未來。任何事物都有其發生髮展的規律,事物內部要素的相互作用促進事物的發展變化,並受到之相聯繫的外界事物發展變化的影響。

會計關聯法賬簿體系
會計事項的發展變化也遵循同樣的道理,它的發生髮展時刻受到外界事物尤其是社會經濟活動的影響,要把握其發展變化的趨勢,在研究其內部相互關係的同時,深入研究其與客觀事物尤其是與社會經濟活動的關係,便能找出影響其發展變化的關鍵因素。運用會計關聯法,根據在一定環境下客觀事物之間的必然聯繫和必然發展趨勢,從已知的會計事項出發,考慮未來期間各因素的可能變化,邏輯地推論未來期間會計事項可能出現的情況、特徵、關係和發展趨勢以及未來時期會計理論體系建設的狀況和水平等。

3、解決會計實踐中的新問題

運用會計關聯法對會計事項間的相互關係與影響的研究,可以探討會計實踐中新問題產生的內在根源,以及助長新問題產生的外部影響因素,這就為制定解決會計實踐中新問題的對策提供了依據,使方法的制定可以有的放矢,儘快解決會計實踐中的新問題,使會計活動更好地為社會經濟地發展服務,並降低解決問題的直接經濟成本。

運用會計關聯法可以判定會計新事項是有利於經濟發展的還是不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於對經濟發展起正向作用的會計新事項,可以強化那些有利於其發生髮展的因素,使其迅速壯大而對於社會經濟發展起負作用的會計事項,則及早消除其產生的根源,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避免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

4、完善會計學科體系

在會計研究當中運用會計關聯法,人們可以將那些看起來沒有聯繫的會計事項聯繫起來考慮,發現其中的真實聯繫,往往會導致會計學質的突破,促進會計學的發展。

現代學科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在兩門不同學科“接頭”處建立起中間科學,或在多門不同學科之間建立起將其聯繫起來的綜合性學科,這體現了科學整體化趨勢。人們對會計學本身及其與其他學科相互關係的研究,使會計學呈現出了邊緣化和綜合化的發展趨勢。如會計和哲學的交叉研究,出現了會計哲學;會計科學和倫理學的交叉研究,出現了會計倫理學。會計關聯法不僅可對會計學科進行整合性研究,通過對會計內部各要素之間相互關係的研究,還可以促進會計學科不斷細化。

應用程式

會計關聯法從事物間的關聯入手,力求完整的揭示會計事項,是一種哲學思維方法,對會計事項的研究具有全面、深入的特點。會計關聯法的具體應用程式如下:

1、確定研究主體

會計事項是一幅由種種聯繫和相互作用無窮無盡地交織起來的畫面。運用會計關聯法研究的時候,要將需要研究的會計事項從無窮無盡的聯繫當中剝離出來,確定的研究主體,不能由於會計事項的普遍聯繫而模糊了研究主體。只有這樣才能在研究工作中有的放矢,抓住重點。

2、找出關聯關係

研究主體確定以後,就要以研究主體為核心,找出附屬於該會計事項的各種關聯關係。對研究主體的關聯關係的探討一定要全面、具體,不但要包括它與外界的聯繫,也要包括其內部聯繫。當然這種聯繫應是客觀存在的,不能違背規律胡亂聯繫。

3、確定實質關聯關係

對研究主體的眾多關聯關係進行排查,找出決定研究主體基本性質的關聯關係。這樣做有利於在研究中抓住重點,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可以使研究少走彎路,避免被問題的假象所迷惑。

會計關聯法抽象思維
4、揭示本質

對研究主體的實質關聯關係進行研究、總結,通過抽象思維,揭示研究主體的發生、發展規律,是對研究主體從感性到理性、從現象到本質的升華過程。

5、套用於會計實踐

研究會計事項,揭示會計規律,就在於指導會計實踐,解決會計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對於符合會計實踐需要、有利於促進經濟發展的會計事項,予以強化,使之為經濟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對於不利於經濟發展的會計事項,則消除其存在基礎,使其危害達到最小。同時在會計實踐中檢驗揭示規律的正確性,並使之逐步得到完善提高。

運用

1、對會計主體的新認識

長期以來,會計學界一直存在著對會計主體的爭論,主要觀點有業主權益理論、企業主體理論。

業主權益理論最早產生於對複式簿記所作的解釋,即“資產-負債=業主權”。業主權理論是假定構成會計的主體是企業的所有者,即業主的情況。業主將自己所有的財產交給管理者,在會計責任制度下接受會計情況報告,同時業主也有對其他資本主和債權人的利益和損失及他們的分配處理的會計情況提出報告的責任。因此,便有了會計主體是業主這樣的理論。業主權理論的會計信息是以被投入企業的資本成果(利益)計算為中心,並且它的計算結果為對債權人的擔保的財產是以什麼樣的狀態存在的。這個理論的基礎就是企業的利益屬於業主。

佩頓美國最著名的企業主體理論的倡導者。企業主體學說所依據的會計等式是“資產=權益”。企業有權從自身的利益出發,合理的決定籌資方式以及資金來源。資本經營成果名義上歸股東所有,但是在決定分紅之前一直保留在企業內,而且獲得的利潤並不是全部都能作為股息分配給股東。基於對未來經濟變動風險的迴避以及企業發展前景的考慮等,部分利潤要作為內部保留儲存在企業內。在這裡企業對剩餘控制權表現出了很強的占有意識。企業主體理論強調企業利潤和更接近於經濟思想的收益計量。

會計關聯法從聯繫的角度研究會計的本質,依照會計關聯法更能夠從質的高度把握會計主體。在整個社會活動運行過程,構成了連綿不斷的社會價值鏈,企業本身是這個完整的社會價值鏈中一個重要環節,是整個社會價值鏈中的一個節點。它通過自身的活動將人和人、人和自然界、自然界各事物有機地結合起來。因此,從根本上說,會計反映的是社會價值鏈一個節點的活動,而這個節點是由其和周圍事物的聯繫形成的。按照這種理論,企業不僅僅是通過經營活動追求利潤的主體,也是消耗自然資源、創造社會財富並按一定比例分配給社會的經濟主體,在這裡會計主體的內涵與傳統會計主體的內涵便有了本質的區別。本文認為這種理解是合理的,尤其這些活動是在社會生產和流通系統中進行的。因而,企業負有向社會報告出來的財富和分配關係的責任。在這裡,企業作為一種社會關聯體而被確認。

企業社會關聯體論在企業自身是會計主體這一點上與企業主體論是相同的。但企業並不僅僅向利害關係者提供以收益為中心的會計信息,而是要向包括利害關係者在內的社會全體提供會計信息,這是與企業主體論所不同的。

2、會計完全成本:源於會計關聯法以成本的認識

既然企業本質是社會價值鏈中的一個節點。即社會關聯體,負有向包括利害關係者在內的社會全體提供信息的義務,那么,它反映的信息對整個社會而言應該是真實的、完整的。為了對整個社會經濟發展服務,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應該反映為製造該產品人們所付出的全部代價,這與傳統企業成本計算有很大不同,它不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的生產經營成本的內容,也包括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而造成的公共資源的消耗成本對整個自然環境的損害成本、對人類自身的損害成本以及公共機構為企業正常運轉所付出的代價等。這種反映為生產某產品人們所付出的全部代價的成本我們稱之為完全成本。具體來計,會計完全成本具體包括:

1)公共資源的損耗成本

會計關聯法自然資源
自然界中的許多資源不可再生或再生速度緩慢,一旦使用對其進行恢復或尋托替代資源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公共資源的損耗是指生產企業經營活動對公共資源如水、空氣以及其他沒有明確產權歸屬的資源的消耗。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指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對自然資源的正常消耗;二是指在開採、儲存、運輸等環節中對自然資源的浪費。企業消耗的公共資源的價值便是資源消耗成本。

2)自然環境的損害成本

自然環境的損害成本是指為治理由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而造成的對環境直接或間接的損害需要付出的代價。自然環境的損害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為獲取自然資源而對自然資源造成的毀壞,如對地形地貌、自然植被等的毀壞;二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對自然環境的不利影響,如廢氣廢水廢料對環境的污染以及產品生產對整個生態環境共他不利影響;三是產品使用後的廢物對環境的不利影響。

3)人類自身的受害成本

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對環境的破壞可能導致對人類自身產生不利影響,如由於環境污染可導致居民身患癌症的可能性增加,近而損害身體健康,對受害人群的治療以及對健康人群的防護都需要採取一定的措施,這些措施離不開經濟支持,另外,由於受害人群勞動力的喪失也會影響社會經濟的正常發展,所有這些都是人類自身受害的成本。

會計關聯法公共機構
4)公共機構運行成本

社會安定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運行的基礎。社會安定是企業維護資產完整、獲得生產資料和人力資源以及企業提供的勞務和產品得以正常銷售的基本保障,離開安定的社會環境和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大多數企業就便難以生存。社會的安定離不開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這便需要大量的財政支出,其中一部分是為維護企業正常運轉而發生的,這部分支出應由企業來負擔並反映到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當中去,這就是企業要承擔的公共機構運行成本。

5)傳統生產經營成本

傳統生產經營成本是指企業現行的、按常規方式計算的成本。主要包括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三大類:

a、生產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動力以及製造費用四部分;
b、銷售費用包括行銷成本、配送成本和客戶服務成本;
c、管理費用包括研究與開發成本、設計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