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葫蘆

抽葫蘆

抽葫蘆果實多呈啞鈴狀,中部縊細,上部和下部膨大。下部卵形,連於果柄;上部球形,頂端有花柱基。表面黃棕色,較光滑。氣微,味淡。主治利水消腫。用於面目浮腫,大腹水腫,腳氣腫脹等。

名稱:抽葫蘆
類別:利水滲濕藥
拉丁:Fructus Lagenariae
別名:壺、葫蘆瓜、葫蘆、壺盧
藥用部位:乾燥果皮
藥材性狀:果實多呈啞鈴狀,中部縊細,上部和下部膨大。下部卵形,連於果柄;上部球形,頂端有花柱基。表面黃棕色,較光滑。氣微,味淡。
採收加工:秋季採取成熟而未老的果實。去皮用。
性味歸經:平;甘;歸肺、小腸經
功能主治:利水消腫。用於面目浮腫,大腹水腫,腳氣腫脹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或煅存性研末。
禁忌:脾胃虛寒者禁服。
來源:瓢瓜
科屬:葫蘆科葫蘆屬
形態描述:一年生攀援草本,具軟毛;卷鬚有分枝。葉互生;葉片心狀卵形,長10~40厘米,寬與長略相等,有2~4淺裂,先端短尖或鈍圓,邊緣具不規則波狀短齒,基部心形,葉兩面均被軟毛;葉柄很長,頂端具腺齒2枚。花雌雄同株,單生;雄花有長柄,較葉柄更長,雌花柄較短;萼漏斗狀5裂,裂齒狹三角形,被柔毛;花瓣5,白色,廣卵形;雄花花蕊3,花葯結合,一藥具1室,另二藥各具2室;雌花子房橢圓形,有絨毛,花柱短,柱頭3枚,各2裂。果實初期時被柔毛,淡綠色,熟後外殼變硬,光滑,呈白色或黃色,上下有兩個不等的果室,上室較下室為小,中間細宿如腰。種子白色,扁平,倒卵狀長橢圓形。花期7~8月。
飲片性狀:呈瓢狀,多碎成塊片。外表面黃棕色,較光滑。內表面黃白色或灰黃色,鬆軟。體輕,質硬,斷面黃白色。氣微,味淡。
炮製方法:洗淨,打碎,乾燥。
炮製作用:使藥物潔淨,便於調劑和製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