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óu dié ㄊㄡˊ ㄉㄧㄝ ˊ
【釋義】
(1).呈遞訴狀。《北齊書·魏收傳》:“眾口喧然,號為‘穢史’,投牒者相次, 收 無以抗之。”《資治通鑑》·後漢高祖天福十二年:“以彥澤之罪宣示百官,問應死否,皆言應死。百姓亦投牒爭疏彥澤罪。”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禮部一·董伯念》:“彭為令負清勁名,在西台亦錚錚者,巡方入苕,諸仇董者,爭先投牒,填塞途巷。”
(2).呈遞文辭。《舊唐書·楊綰傳》:“自古哲後,皆側席待賢;今之取人,令投牒自舉,非經國之體也。”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典禮·賓興考試》:“至於隋,置進士科,專試文詞,皆投牒自進。”
(3).投棄授官的簿錄。借指棄官;辭職。清 田蘭芳《雲南楚雄府通判袁公(袁可立孫)墓志銘》:“乙卯赴荊,是歲以隨軍員多題請別補,於是又自荊赴部,投牒歸。” 清 王夫之 《家世節錄》:“投牒歸隱,未嘗岩棲谷飲;而盤桓斗室,竟歲不履城市。” 清 龔自珍 《與吳虹生書》:“哲兄公祖竟未得一見,昨在杭,知其已投牒欲歸,不知還都下乎,抑竟歸山也?”
相關詞條
-
申牒造籍
申牒造籍起於唐朝,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唐朝政府採取了一系列促進經濟政治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創造了中國封建社會經濟發展的新高峰。同時,唐朝的地政管理與唐...
歷史起源 相關書籍 文獻造籍 投狀申牒 日本造籍 -
投
投tóu,動詞,左右結構,會意。從手,從殳。殳(shū),古兵器。合起來表示手拿兵器投擲。本義:投擲。
部首筆畫 基本字義 詳細字義 常用詞組 字形結構 -
訟牒
法,事遂定。” 清 王韜 《淞濱瑣話·倪幼蓉》:“訟牒朝投,判牘夕下,署...sòng dié ㄙㄨㄙˋ ㄉㄧㄝ ˊ 訟牒(訟牒) 訴狀。 宋 韓琦 《答孫植太博後園宴射》詩:“鈴索聲沉訟牒稀,優遊大司養疎拙。” 元...
-
《送邢芻父赴漕試蓋予以牒遜之》
《送邢芻父赴漕試蓋予以牒遜之》是宋代詩人蘇泂所作詩詞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恩敕重推使牒追赴蘇州,次前溪館作》
唐代著名詩人,擅五律,工五言。 詩詞正文漸入雲峰里,愁看驛路閒。 天南一萬里,誰料得生還。
作者信息 詩詞正文 注釋 -
《投贈徐平江三十韻》
《投贈徐平江三十韻》是宋朝著名文學家韓元吉的代表作品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紅軍東征[2012年張紹林執導電視劇]
。紅軍渡河後一邊打仗,一邊宣傳,籌款,擴紅。紅軍剛進義牒鎮,毛主席身邊一位...閻錫山器重,二兒子當紅軍與大兒子對著幹,那哪成!毛主席在洪光的陪同下視察義牒...
劇情簡介 分集劇情 演職員表 音樂原聲 幕後花絮 -
我國歷代公文體制、名稱、用途簡介
;四、北魏迄唐代,用兵獲勝向上奏捷的文書也稱為露布。【牒】《說文》稱為札。漢代始創,又名簽,六朝時有之。唐代下達上的文書有六種,其第六種稱為牒。有品秩的公文均用牒。明代諸司之間公牘。清代佐貳官及學官行府、州、縣皆用...
-
夢溪筆談夯
夢溪筆談 夢溪筆談1 沈括 著 北宋 前言 宋沈括撰。括字存中,錢塘人,寄籍吳縣。登嘉佑八年進士。熙寧中官至翰林學士,龍...
夢溪筆談 前言 夢溪筆談序 卷一故事一 卷二故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