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歌曲分類
一、 抒革命之情的如《延安頌》、《紀念碑》、《北京頌歌》,有抒新生活之情的如《克拉瑪依之歌》、《馬兒,你慢些走》、《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有表現青年愛情的如《九九艷陽夭》、《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馬鈴響來玉鳥唱》……。
二、從歌詞和曲調來說,抒情歌曲要生動、活潑、深情、優美、耐人回味。近幾十年,音樂工作者收奧了大量的民歌,像《瑪依拉》、《馬車夫之歌》等曲調新鮮、潑辣;像《半個月亮爬上來》、《阿拉木汗》等清新活潑;象《三十里舖》、《蘭花花》、《五哥放羊》委婉、深情;象《槐花幾時開》、《趕牲靈》溫柔、優美,歌詞寫得深情、曲折,曲調各具特色。
其他如《流浪之者歌》、《姑蘇風光》、《鳳陽花鼓》、《老夭爺》、《蘇武牧羊》、《滿江紅》、《小白菜》、《想親娘》等,有的表現人民生活的苦難,有的控訴社會的不平,有的歌頌民族的氣節,有的描畫祖國山河風景的優美,有的傾訴人民的哀怨……這些歌詞內容豐富多采,筆調寫來平易近人而不一般,曲調新奇,別致,各有各的風趣。
近幾十年來,作曲家們也寫了不少比較優異的抒情曲,如早期的《問》、《湘纍》、《悲秋》,後來的《教我如何不想他》、《海韻》、《玫瑰三願》,抗日戰爭前後的《梅娘曲》、《再會吧南洋》、《鐵蹄下的歌女》、《漁光曲》、《趕豺狼》、《日落西山》、《黃河煩》、《黃水謠》、《黃河怨》、《延水謠》、《嘉陵江上》、《白毛女》選曲、《夜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南泥灣》、《茶館小調》、《跌倒算什麼》……
解放後也出現不少好的抒情歌曲,如《一道道山來一道道水》、《盼夭下窮苦人民得解放》、《沒有眼淚沒有悲傷》、《洪湖水浪打浪》、《賽里木湖畔起風浪》、《遠航歸來》、《九九艷陽天》、《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克拉瑪依之歌》、《草原之夜》、《馬兒你慢些走》、《看見你們格外親》……
近幾年湧現出的好的抒情歌曲,如《邊疆的泉水清又純》、《送上我心頭的思含》、《祝酒歌》、《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大海一樣的深情》、《太陽島上》、《浪花里飛出歡樂的歌》、《青春啊青春《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那就是我》》、《再見吧,媽媽》、《我愛你,中國》……這許許多多內容多種多樣、曲調五彩繽紛的抒情歌曲,光耀矚目,深情動人。
三、外國的比較優秀的抒情歌曲,來充實我們的音樂生活,像《安東尼達浪漫曲》、《伊萬·蘇薩寧的詠嘆調》、《月亮頌》、《為藝術為愛情》、《晴天》、《人們叫我咪咪》、《星光燦爛》、《再見吧,可愛的家.)……等歌劇選!甄像《我的太陽》、《重歸蘇蓮托》、《聽媽媽的話》、《桑塔露琪亞》、《明亮的窗戶》、《尼娜》、《乘著那歌聲的翅膀》、《卡地斯的姑娘》、《三套車》等歌曲及亞非拉和各國較好的民歌。
除此以外,對於現在在國內流行的一些“流行歌曲”應該如何看待?它是否也屬予抒情歌曲呢?筆者認為,在“流行歌曲”這個領域裡,所包含的各種作品的情況是複雜的,不能一概而論“流行歌曲”都是不好的,都是黃色的靡靡之音。對於這一類作品應以科學分析的態度去認識,去評價。
一些外來的“流行歌曲”因其具有短小、易上口、伴奏新鮮活潑、情緒不那么激烈等特點,容易在民眾中找到市場。這些作品中,有的比較健康、優美抒情,在藝術上有一定的借鑑價值,在音樂會上的演唱也深受民眾和大學生的喜愛。如流行的台灣校園歌曲《赤足走在田埂上》、《鄉間的小路》、《外婆的澎湖灣》、《龍的傳人》、《紛紛飄墜的音符》、《記憶》、《蝸牛與黃鵬鳥》……以及春節電視晚會上香港的張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國心》、《壟上行》……等等描寫大自然的景象和抒發青年情感、懷念故鄉,思念祖國的歌曲。這些歌曲應屬抒情歌曲之類。
當然,在“流行歌曲”中也有相當一部分從內容到格調部不高,情緒消沉、趣昧低,級,演唱中賣弄一些刺激性、輕浮、挑逗的東西,具有濃厚的資產階級的商品化、殖民地音樂色彩,反映出資本主義現代藝術中沒落頹廢的情感,是不值效仿的。應予以批判。
人民的音樂生活除了需要欣賞和演唱歌煩社會主義社會、歌煩人民鬥爭和革命歷史歌曲(包括中外優秀音樂遺產,有反挽性、民主性、進步性的傳統音樂和藝術歌曲)以外,還應該需要進步的、輕鬆愉快、優美抒情、給人以美感享受的歌曲。它們都是屬於幫助人民感奮起來,團結起來,推動歷史前進的“花”。
演唱技巧
唱法
綜上所述,我們對於抒情歌曲的種類、題材及其特點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抒情歌曲具體在演唱上應該注意什麼呢?應該如何唱好抒情歌立呢?筆者認為,作為演唱者首先應該對自己的聲音余件和演唱方法有一明確的認識,在此基礎上選擇適合自己聲音條件和演唱風格的抒倩歌曲來進行演唱,方能達到較好的演唱效果。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目前在我國的歌唱舞台上存在三種演唱方法:①西歐傳統美聲唱法;②民族民間唱法;③流行唱法。
這三種唱法在聲音的藝術觀念方面是不同的。西歐傳統美聲唱法是以良好的發音狀態,充分的共鳴為基礎,以美化聲音為中心的,它著重要求聲音上下通暢,較寬的音域、相當的高度、力度、結實、響亮等。在訓練上首先從掌握幾個單元音在不同音區的發聲,建立相對穩定的口形、共鳴位置和發聲感覺入手。而吐字與表情則是在這些條件下來考慮的,成者說它強調的是聲音自身的表現能力。這種唱法聲音能力較強,表現幅度較大,技巧較高,演唱不同作品的適應性較強。
民族民間唱法和中華民族的語言特點及其表達方式(語法、聲韻、調勢、方言)是分不開的。民族民間唱法的發聲,有自己特殊的方式,它對發聲機能的運用,表達感情的方式和西歐傳統唱法的發聲特點是具有一定區別的。是否可以做這樣的概括,即:它是以風格化的發聲為基礎,吐字行腔為中心。在演唱中對達到一定的音高、音量、力度、響亮等也有很高的要求。它是以真聲為基礎的,在歌唱時聲音位置也較靈活。它著重強調感情,講究以情帶聲、以字帶聲、以聲傳情。
發聲
流行唱法的發聲,是以自然哼唱為基礎,以情調、吐字為中心。因為它是以自然哼唱為基礎,所以聲音能力和技巧相比前二者稍弱,它依賴擴音器材或較好的伴奏樂隊(如用吉他、電吉他、或電子琴演奏來強調低音的持續性和連貫性以取得良好的進行,或用一些管樂器,小號、薩克斯管以取得特殊的音響效果)。但整個說來它在演唱上比較鬆弛,注重感情與吐字,這一點與我們民族民間唱法有共同之處,但它的吐字並沒“字正腔圓”的要求,而是較多地趨附於特定的情調。
所以根據自己的聲音條件和運用的演唱方法,來選擇適合自己演唱的抒情歌曲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自己掌握的是民間民族唱法或者是“通俗唱法”,而去選擇十八十九世紀外國古典歌劇選曲、古典抒情歌曲、或中國二三十年代的一些著名作曲家所寫的抒情歌曲,以及現代一些很有氣勢,技巧要求很高的抒情歌曲來演唱,是無法勝任的,也無從去表現。因為這些歌曲只有具備西歐傳統美聲唱法技巧的演員方能勝任。
同樣掌握西歐傳統唱法的演員要想演唱我國地方特色的抒情民歌,也就沒有具備民族民間唱法的演員演唱,表現的更為親切、淳樸、甜美。以此而推論那些運用輕聲、弱聲自然哼唱的流行唱法的演員去演唱現代一些短小精悍、輕鬆愉快、思想健康的抒情歌曲和台灣校園歌曲如“軍港之夜”、“腳印”、“采蘑菇的小姑娘”、“紅葉書籤”、“我愛你塞北的雪”、“鼓浪嶼之波”、“壟上行,、“我的中國心”等,也就比之西歐傳統唱法和民族民間唱法來演唱,要舒適自然的多。
情感
要使抒情歌曲感人,作為演唱者必須動之以情。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曾經說過.“感人心者,某先乎情。”清朝的徐大椿在《樂府傳聲—曲情》一書中寫到:“唱曲之法,不但聲之宜講,而得曲之情尤為重。蓋聲者眾曲之所盡同,而情者一曲之所獨異,……事各不同,使詞雖工妙,而唱者不得其情,……即聲音絕妙,而與曲詞相背,不但不能動人,反令聽者索然無味矣。”這些總結歌唱藝術的話,值得我們演唱者共勉之。
大凡有成就的歌唱家,總以“唱情”而獲得成功。戰國時期的著名歌手韓娥,其歌聲所以能“餘音繞樑”,就是因為唱出了情。至於當今歌壇上歌唱家們通過歌聲以情感人的事例,更是舉不勝舉。
然而,不注重感情,或感情表達不當的演唱,還時有所聞,時有所見。其原因,或本身缺乏音樂素質的訓練,或錯把“聲”作為歌唱追求的目的,導致將技術與藝術等同起來的誤解。或有意矯揉造作,譁眾取寵。
感情是哪裡來的?感情不是造出來的。一首好的抒情歌曲,必然是詞曲作者在賣綠鬥爭和生活中,或感於事,或感於物,或感於人的必然反映。“情”是歌曲的靈魂。俗話說:“詞發於情,情感於生活”。一個作者在生活中真有所感,從而產生了強烈的要去表現、去歌唱的欲望,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歌詞和曲調,感情必然會溢於字裡行間、溢於曲調中。
同樣做為一個演唱者如果沒有作曲者的生活體驗,就不能在演唱時體現身臨其境的情感感受。如果對作品所表現的內容沒有感情,在台上就算把所有的形體動作都擺出來,人家覺得你的“把式”打得不錯,但並沒有用,打不到他心裡去,你不能把他唱動。
做為演唱者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深入到作品裡面,熟悉作品,把握形象。對自己所要演唱的抒情歌曲,做到心中有“數”。用心理解抒情歌曲所要表現的思想內容,領悟其意境、內涵,準確把握抒情歌曲所塑造的藝術形象,從而讓腦子中泛起一幅特定的“畫面”,以準確地表達出抒情歌曲的內在感情。這樣才有可能使觀眾共同投入到特殊的感情中去。
其次研究抒情歌曲的旋律,確定演唱風格。旋律是歌曲的靈魂,它使歌詞的思想內容、形象、意境插上音樂的翅膀,是演唱者賴以抒發感情的直接依據。根據不同歌詞所提供的基礎,它可以是深情、柔美的抒情,也可以是熱烈、奔放的歡樂;可以是寬廣、舒展的讚頌,也可以是淒楚、如訴的哀怨……
不能把婉轉流暢的抒情歌曲唱成鏗鏘有力的進行曲,把莊重嚴肅的頌歌唱成灰諧的敘事曲。再者,要注意速度、力度標記,沒有標明的要根據作品具休情況,適當掌握。做到快慢得當,強弱有致,尤其要注意對比。平板的演唱,決不能產生美感。
注意事項
以字行腔,以聲傳情,是演唱者最應注意的一點,因為要使抒情歌曲感人,很重耍的一點是必須讓聽眾聽懂歌詞。只顧聲音的美,(聲音的美在任何情況下都是需要的)忽略咬字吐字,含糊其詞,不知所“詠”,無論如何算不上成功的演唱。
發聲技巧的訓練是十分重要的。聲音技巧的精湛可以使藝術之花開放得更絢麗,高深的藝術素養會使技巧得到更好的發揮。
因此做為一個聲樂演員,熱愛人民、熱愛生活,並不斷地在現實生活和藝術實踐中鍛鍊自己,才能不斷增強藝術的表現力。其次,要善於不斷地汲取有益的東西,比如掌握西歐傳統唱法的要虛心學習民族民間唱法和“通俗唱法”的情感表現與咬字吐字,掌握民族民間唱法和“通俗唱法”的要虛心學習西歐傳統唱法的科學發聲技巧與聲音的表現力。三者之間應該在互相競爭、互相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高和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表演藝術和演唱經驗得到不斷豐富,藝術創造得到不斷地發展,從而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國作風、中國氣派的新的聲樂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