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找回自己》作者聖嚴法師,其以佛法的智慧,提供我們認識自己的方向,並為探尋時所升起的疑惑,提出最切實的建議,無淪是人生的價值與目的、如何克服執著、如何放下欲望、應有的生活態度、自我成長、懺悔與責任”等,聖嚴法師都以最生活化的實例、最直接明了的說解。
在人生的路上,我們總是忙於汲汲營營地追求滿足物質上的欲望,卻忘汜生而為人的真正意義;我們常常忙著左顧右盼地評斷別人,卻忘了應先審視自己、認識自己。許多人或許不曾面對過"自己",不曾認真地審視過那個真實的"我",而人生的價值與意義究竟又是什麼?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年出生,少年出家,曾於高雄山中閉關六年,並留學日本,獲得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曾任雜誌社編輯、教授、所長以及譯經院院長等,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創建法鼓山、僧伽大學、法鼓大學以及社會大學等,在國內設立禪修、文教、慈善等基金會,而分支道場亦遍及歐、亞、美、澳等各大洲。
他是一位教育家、作家,更是一位宗教家和國際知名的禪師,長年在國內外推動“心靈保護”、“種族和諧”及“世界和平”等工作不余遺力。
他所獲得的榮譽獎項中,包括總統文化獎、行政院文化獎、行政院社會領袖和風獎、中山文藝創作獎、中山學術著作獎、斐德烈二世和平獎等十多種。
出版著作一百多種。已有十多種語言的譯著。他曾應邀為《中華日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等各大報紙,及《天下》、《康健》等雜誌撰寫專欄。
聖嚴法師的電視弘法節目《大法鼓》播出逾十二年,實用且生活化的內容,深獲觀眾的好評,本套叢書即集結了該節目內容的精華。
編輯推薦
繁忙的生活中,你可曾停下腳步,思考“我”究竟是什麼嗎?你真的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嗎?如果你能找回自己,就找到了世界。
如果知道人生難得,就能夠知善知善知惡、汐善去恙,人生就有了意義,曼口果叉鬣進一步積極奉獻、自利利人,這就是人生的最大價值。
——聖嚴法師
《找回自己》讓讀者可以立即運用,確實履行。期待在聖嚴法師的帶領下,我們都能真正找到自我,為生命開啟新的視野!
目錄
第一篇掌握人生方向盤001
找回真正的自我/002
不再空虛無奈/006
忙得快樂,累得歡喜/011
圓滿的生涯規劃/017
方向感/021
不再空虛的人生/025
人生的目的、意義、價值/029
人生的願望/035
找到生命的價值/039
享受人生,珍惜人生/043
第二篇不被自己框住047
執著和固執/049
堅持的是原則還是偏見?/053
積極的人生/057
改變時不違常理/062
放下真理,真自由/068
花開花謝,不執著/072
開發智慧的潛能/076
好念頭、壞念頭/081
調和主觀和客觀/086
主動和被動/091
活在當下的積極/095
再論積極/101
大鴨大路,小鴨小路/105
心安理得就是成功/110
第三篇回歸內在的聲音/117
心與物的調和/118
不再執著七情六慾/123
良心/129
自由和尊嚴/134
化“私我”為“無我”/139
這愚蠢的“我”是真的嗎?/145
轉自私自利的我為功德的我/149
第四篇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155
自我而非我/156
自知之明的自信/162
認識自己才能獲致成長/167
讓智慧和慈悲永不止息/172
有什麼值得自誇的昵?/177
別不知不覺浪費了生命/183
用慚愧和謙虛來消融自我/187
懺悔與負責任/191
永遠的功課/198
控制情緒而不壓抑情緒/203
時時懷抱感恩的心/208dsfhdgfd
……
蔡淳佳演唱歌曲
歌手信息
蔡淳佳,新加坡女歌手,最初是新加坡海蝶音樂旗下歌手,後來轉至新加坡Music Street唱片(現已被華納唱片收購)。2000年才發行第一張專輯《蔡淳佳JOI》,一首翻唱的《愛如潮水》曾經備受矚目,但由於種種原因,淳佳沉寂下來一直到現在簽約1新加坡公司MUSICSTREET,才發行了令她重整出發的專輯《日出》。因演唱電視主題曲《陪我看日出》(收錄於專輯《日出》中)一曲而成名,其專輯《日出》的銷售量,在2004年全新加坡排行第8。
歌詞信息
滴答聽著那音符
滴答看著那分秒
滴答碰著那雨滴
感傷不寂寞oh
hello對著自己說
hello是否還記得那個我
心痛心動心中滿屋子經過
曾經擁抱的玩偶
留給初戀是傻笑容
想奔離又想回的家
夢想貼在部落格
原來世界永遠在陪伴我的人
原來就是自己
人來人往交換了遭遇
東找西找只要找回自己
原來生命永遠沒放棄我的人
原來就是自己
想來想去想念最初那股勇氣
我記得一路只想做自己oh
輕輕打開音樂時鐘相本日記
還來得及還來得及細數那原來
堅持的樣子
滴答聽到那音符
滴答看到那分秒
滴答碰到那雨滴
感傷讓我懂快樂很簡單
序言
現代人身處在多元而混亂的價值體系中,人人都想尋求更多的自由,卻因為一味向外馳求,而不知道原來所有問題的根源出自我們的心;當然更不會知道,其實所有的答案就在自己的心中。因此。如果想要真正徹底解決問題,都必須先回歸自己,回到方寸之間—一心。
《找回自己》是聖嚴法師又一本貼近現代人心靈的著作,全書共分四大部分,分別為:“掌握人生方向盤”“不被自己框住”“回歸內在的聲音”和“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
在探討“心”這個議題上,聖嚴法師雖沒使用心理學的理論,卻有著極其細膩、深刻的觀察,往往通過幾個實例與故事,就不落痕跡地揭露了人性幽微多變的面向,又以幽默的智慧化解,為人心找到出路,永遠充滿溫暖的希望。如果不是對人有著極大的慈悲,又怎么能有如此的寬厚和包容?
而作為當代的心靈導師,聖嚴法師並不像一般的勵志書作者那樣高談個人的成功與成長而是從巨觀角度,從務實面出發,談論人類整體的目標:當全人類有了正確的方向,身處其中的個人,自然就能找到定位,而不會茫然失序。而且個人的成長就是人類整體的成長,個人的成功就是整個社會的成功;個人與全體不是互相對立牴觸,而是相攝相容、圓滿無礙的。如果不是有參透世事的智慧,又怎么能有如此深廣的視野?
《找回自己》就是這樣一本充滿慈悲與智慧的書,能夠帶領我們找回真正的自己。
本書內容原為“大法鼓”電視節目中聖嚴法師的談話,整理成文稿後曾在《人生》雜誌每月的“人生導師”專欄中連載,非常受歡迎,早已成為讀者每個月最大的期待。如今集結成書,希望能嘉惠更多讀者,一起來分享聖嚴法師的生命智慧。
法鼓文化編輯部
文摘
譬如說,如果一個做母親的,總是對她的孩子不放心,孩子小的時候不放心或許還有道理,可是當他都已經長大成人,結了婚,甚至也生了孩子了,這個母親還是把他當成小孩子一樣看待,隨時隨地擔心著不說,還想掌握他在做什麼、想什麼,這就叫做執著。
我有一位在家弟子,從小和母親相依為命,都已經五十多歲的人了,她的母親還是把她當小孩子看,她只要出去一兩個小時,沒有打電話回家,做母親的就會到處打電話找她,弄得她很痛苦。後來,她只好把母親送到老人院去;看起來雖然好像很殘忍,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她也有不得已的苦衷,而且這樣做可能對兩人都比較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