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寫通知書

手寫通知書

手寫通知書指陝西師範大學教授用毛筆手寫錄取通知書一事。作為陝西師範大學的傳統,手寫錄取通知書已在該校堅持了10年。自2007年至今,隨著該校第10年堅持手寫錄取通知書的訊息曝光,再次引發網友關注。

概述

手寫通知書手寫通知書
又到大學錄取時。每一份錄取通知書的到達,既是對學生的鄭重告知,也是一份特別的文宣。近年來,各大高校都紛紛曬出自家準備的通知書,絕大多數高校的高考錄取通知書都是用電腦列印出來的,這其中,陝西師範大學的“手寫錄取通知書”就顯得格外不拘一格。

書法是我們民族文化最優雅的記憶和審美系統,其表現力非常豐富,與電腦打出的字美感大不相同。在電腦和印表機普及的年代,在這講究速度、效率、提筆忘字的時代,陝西師大的老教授用毛筆填寫的錄取通知書,在成片如海的機打錄取通知書中,那份新穎與心意,有種穿過時空的懷舊與感動,不可遏止地凌空而舞。打開老人們認真書寫的錄取通知書,千年傳統文化的墨香撲鼻而來,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張力,緊張的生活、激烈的競爭以及日益逼仄的人際關係都在書法美中得到舒緩和釋放,無形中讓學生們對全新的大學生活有了強烈的憧憬。

特色及內涵

據悉,該校今年大概要寫4500多份本科生的錄取通知書,主要有7名老師參與,平均年齡70多歲。炎炎夏日,酷暑難耐,但是,毛筆、墨汁、用紙都精心挑選,老師們一絲不苟認真書寫。

招收培養免費師範生的國內高校有很多,教育部對免費師範生的書法書寫都有統一要求,而只有陝西師範大學用手工填寫錄取通知書,一方面,強調了學校教師教育的辦學特色,另一方面,創造性地將人文翰墨和校園文化奇妙結合,不禁讓人感受到書法之美,老師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摯愛和堅守,校方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育人理念以及學校深厚的人文底蘊和學術氛圍、學校對每個學生的尊重和關愛,都通過手寫通知書上的一筆一划,生動展現,是老師們給學生們做出的以身作則表率,非常有利於培養學生間形成重視手寫和書法、重視傳統傳承的氛圍。

觀點

手寫通知書是形式更是儀式

“手寫錄取通知書”作為陝西師範大學的傳統,已在該校堅持了10年。自2007年至今,隨著該校第10年堅持手寫錄取通知書的訊息曝光,再次引發網友關注。

從勞動強度看,4500份通知書對於7名平均年齡70歲以上的教師來說,是一個不小的任務。因此,很多網友會提出疑問,在印刷和複製的時代,還需要勞煩這些老先生親筆書寫嗎?即便需要體現通知書的特別和用心,難道不能印刷他們的手寫版本,以節約時間和節省人力?這樣的疑問,在快餐化時代實屬正常。就像人們會提出疑問,在即時通訊時代還需要用筆寫信再郵寄嗎?在瞬間記錄時代還需要用膠捲捕捉然後沖印嗎?當科技進步和心態焦慮“完美”結合時,效率和效果成為人們進行評價和判斷的主要標準。

可是,對於個體來說,這份手寫通知書的意義確是不同的。因為是手寫,而不是印刷,所以每份通知書都是獨一無二的一份,每份通知書都可以看成是學校給予學生的特殊禮物;因為是手寫,而不是印刷,所以速度不可能比擬,所以情感的投入也自然不同,這份書寫可以看成是一種寄託,也可以看成是一次傳承。正是因為手寫的緣故,接到通知書的學生會把它當成一生的紀念,而書寫通知書的老師也會樂于堅持。他們沒有感覺到書寫的費力與吃勁,他們更沒有對手寫通知書感到厭煩。因為,他們心懷敬畏,他們把此當成一種儀式。

這就是懷疑者和堅持者的差別。懷疑者會認為,所謂的書寫其實是形式主義。在印刷時代,只要設計精巧,機器一開動,什麼樣的通知書列印不出來?讓平均年齡70歲以上的老先生書寫4500份通知書,實在是一種不必堅持的形式主義。難道,堅持手寫通知書就可以傳承傳統了?而堅持者會把手寫通知書當成是一種儀式,在這個儀式中有敬畏、有堅持、有投入,當他們把手寫通知書看成是一種理念的傳播和對學生的尊重時,他們會覺得這是一件崇高而偉大的事情,至少對於他們來說是這樣的。這種感覺未必能讓所有人感同身受,但是可以讓他們找到堅守的力量。

毫無疑問,手寫通知書是一種形式。但形式未必就是形式主義。任何事物都要存在於形式之中,形式是意義產生的外在載體和具體形象。就像結婚要有婚禮一樣。儘管,裸婚是可以接受的,儘管,結婚是兩個人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但是,誰又能否認莊重的婚禮會讓人更加珍惜婚姻,看清婚姻的意義?當然,形式的內里是敬畏還是輕浮,直接決定著形式的性質是形式主義還是儀式。如果,人們只是把形式當成是一種必須走的過場,根本沒有任何敬畏和熱誠投入其中,那么所謂的形式就是形式主義;而如果,人們把形式當成是一種精神的表達和交流,那么形式的結果就是儀式——可以讓人感到崇高和感動的儀式。

當一種形式堅持了10年,當參與者平均年齡在70歲以上而且樂此不疲時,我們很難說這是一種形式主義;當學生把手寫通知書看成是珍藏的禮物,並感知手寫背後的溫度與溫情時,我們更應該把這種形式當成是一種儀式。在一個快餐化、碎片化的時代,我們不缺少形式,缺少的是把形式變成儀式的耐心、敬畏、忠誠、韌性。所以,在看到陝西師範大學的手寫通知書時,我們有必要去追問,怎樣才能祛除形式主義,把看上去瑣碎和庸俗的日子過得更有儀式感,更有意義。

“手寫通知書”貴在文化傳承

手寫通知書手寫通知書
從效率的角度來說,在印刷技術極其發達的現代社會,手寫錄取通知書顯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平心而論,僅憑一張毛筆字通知書,恐怕也很難發揮維護傳統文化的作用,或者說讓多少學生由此愛上毛筆字。

“手寫通知書”的真正可貴之處,恐怕在於十年堅持所體現的高校情懷,在於建立了獨特的高校文化傳統。其中體現出的重視書寫、善做表率等豐富內容,與師範大學的精神內涵一脈相承,勢必會歷久彌新,讓每一個陝西師大的學生感到自豪。如今各個高校都在比創意、追求文化、建立傳統,但總體來說,大部分學校仍然難逃辦學同質化的窠臼。比如普遍追求規模增長、盲目擴大、專業設定高大全;校訓用詞嚴重雷同,讓人感覺創新不足、文化貧血;一到招生季,就在官網、官微上曬美女學生的照片,等等。缺乏屬於自己的文化傳統,固然與高校的公立屬性、管理約束較多有關係,但也反映出管理者思維的僵化與滯後,反映出高校底蘊不足的尷尬與個性探索的缺失。更有甚者,只是把校園文化建設視為應付上級檢查、評比的工具,一旦獲得諸如“文化建設先進單位”之類稱號後就棄之如敝屣。

如今,還有多少高校像陝西師大一樣,有真正原創的文化與能長期堅持的傳統,並讓自己擁有足夠的辨識度?現在要區分不同高校,恐怕也只能靠校內景色的不同了。這種功利化、淺層次的高校文化建設,忽視學生需求,脫離學校實際,只是徒具形式,不可能真正實現高校文化應有的教育價值。“手寫通知書”的走紅,並不代表明年每個高校都要找一批老教授來毛筆書寫通知書。其最大的啟示在於,高校文化傳統應立足於自身的辦學理念,滲透於對學生的尊重與感情中,並通過長期堅持積澱出文化之魂。只有每所學校都能像陝西師大一樣不功利、不盲從,著力打造自己的特色文化傳統,我們的高等教育才不會千篇一律。

手寫通知書是一種言傳身教

大學“以人為本”,錄取嚴格,重視每一個學生,手寫通知書就是一種體現;高等學府,注重嚴謹學風,重視傳統文化,老教授一絲不苟地認真書寫,就是一種為人治學的言傳身教、示範引領。看到老教授們翰墨雋秀,一些年輕人萌生了學習中華傳統書法藝術的想法;那些“捂”著一手歪歪扭扭的鋼筆字無顏示人的人們,因此有所啟發;見到手寫通知書的走紅,一些人開始對過度依賴滑鼠鍵盤造成的“提筆忘字”現象進行反思,有人提出大學應該加強書法、鋼筆字、粉筆板書的培養……這些反思是不是很有現實針對性?一件事能夠引出這么多有關文化、傳統、教育方面的思考與追問,斷不能武斷地說它沒有價值。“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的時代早已過去,批量印刷提高效率也是時代進步。但無紙化、電子化的信息傳遞,造成書寫的千篇一律,造成人們對漢字記憶的逐漸喪失,也不能忽視。很多時候,我們也應放慢節奏,提筆寫寫信,或者鋪開一張宣紙,像老教授們那樣,把厚重的人文情懷、嚴謹的治學姿態、豐富的人生思考,融進淡淡墨香里。這既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也是一種對生活美學的追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