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解釋
手套換兜子,原意是指一種簡單的以物易物的交換方式。詞語起源
手套換兜子,這個詞出現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工人聚居區的大街小巷里經常能聽到“手套換兜子哩”這樣的吆喝聲。當時,五副粗布手套就可以換一個綠色的軍用書包。比較典型的是,在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代表城市瀋陽,能經常聽到這句特有的俗語,它的意思是用自己不需要的東西換取需要的東西,有點類似“各取所需”“變廢為寶”。
瀋陽以前是座工業城市,工廠特別多,經常是一家工廠一個獨立的家屬區;每家工廠都要為工人發放勞保用品,而發放最多的就是線手套。隨著時光的流逝,許多工人家庭出現了“積壓”的線手套,一些以其他商品換勞保用品的小商販便在各個家屬區應運而生,而他們口中統一吆喝的口號就是“手套換兜子啦”。
引申含義
現在使用起來則更廣泛了,也可以是抽象的交換。經常被引用在國務交往、黨派互訪、資產重組、非貨幣性交易、智力引進、幹部交流、體育界的球員置換、談婚論嫁等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的諸多方面。比如你忘記了一個字怎么寫了,就去問人家,在人家的提醒下,你會寫了,這時,恰巧他有個公式忘記了,你就告訴了他,這也叫手套換兜子。典型事例
海城市(遼寧省鞍山市的縣級市)南台鎮的陳香蘭當年就是從手套換兜子的生意做起,通過開辦家庭箱包加工廠,帶動周圍的鄉親走上了箱包生產、經營的致富路,最終形成了南台鎮箱包市場。她的個人創業經歷,見證了南台箱包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
在南台鎮,提起陳香蘭無人不曉,人們稱她是南台鎮加工箱包第一人。當年,當陳香蘭偷偷拿著自己加工的人造革兜子換取勞保手套掙取差價的時候,她沒有想到,東北地區最大的箱包集散地——南台箱包市場正在她“手套換兜子”的交易方式引領下開始孕育萌發。
1976年,陳香蘭發現,好多工人經常拿著手套等勞保品到市場交換兜子和其他商品。於是,陳香蘭也買來一個人造革材質的兜子,拆開後再照樣縫上,經過反覆拆縫,她學會了做兜子。她向親戚賒來一台縫紉機,到鞍山買回幾米人造革,開始自己做兜子。當時一天能做三四個兜子,做好了就偷偷拿到南台火車站與坐通勤車的工人換手套。等手套攢多了,她就背到瀋陽賣掉賺取差價,然後,再買更多的人造革做兜子。這“一換一賣”的交易形式,不僅讓陳香蘭嘗到了商品經濟的甜頭,也讓陳香蘭同村的許多婦女加入了手套換兜子大軍。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來,一直偷偷摸摸做兜子的陳香蘭開始名正言順地做起生意。從1979年開始,她搞起了對外批發,1983年正式辦起了家庭革製品廠,全家老少十幾口人都從事兜子生產。百貨商店裡只要來了新式提兜,她就買回來研究,並加以創新。於是,兜子上開始有了裝飾,印製有“北京”、“上海”字樣的兜子成了當時最流行的款式。
1984年,海城以“開發海城、致富人民”為核心的綜合體制改革實行後,給陳香蘭吃了定心丸。陳香蘭放開了手腳,1985年,她的家庭革製品廠的產值已經達到了50萬元。來自周邊城市向她拜師學藝的農民絡繹不絕,她每月收的“徒弟”達上百人。陳香蘭回憶說,當時,南台的兜子生產已形成了一定規模,在距離南台火車站不遠處自發形成了一個露天市場,成百上千的商販紛紛到這裡上貨。市場的購銷兩旺也帶動了南台鎮三四千戶農民從事兜子的生產和銷售,兜子品種也由原來的幾十種,增加到一百多個品種,產品日上市量達到1.5萬件,日成交額四、五萬元。
到了1991年,南台從事箱包生產、加工、銷售的農戶已經達到2000多戶,企業30多家,從業人員5000多人。1992年,南台建起了占地12000平方米,封閉的南台箱包市場。市場運營後越辦越興旺,一年比一年繁榮,牢牢占據了東北、華北地區箱包市場的霸主地位。現在,年事已高的陳香蘭早已退出了箱包加工行業,但她從未停止過對南台箱包市場的關注。她說,隨著南台箱包產業的快速發展,產品的信息、款式、產量等各方面都產生了激烈的競爭,在市場上經營的業戶也由起初經營貼牌包為主,逐漸向創立自己的箱包品牌發展。到去年,南台箱包市場經營的品牌超過1000個,其中30多個商標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日銷售量超過20萬件以上,年交易額超過25億元。南台箱包不僅暢銷全國,還打入美國,俄羅斯及東南亞部分國家和地區,南台市場也躋身全國大型箱包專業批發市場三甲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