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gshan Yunjusi Ta ji Shijing
房山雲居寺塔及石經
Yunju Temple Pagoda and Stone Sutras at Fangshan
【雲居寺塔及石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北京城西南房山區石經山。
簡介
雲居寺又稱西域寺,始建於隋大業年間,五代時被火燒毀。遼、金、元屢次修建,抗日戰爭時被毀,僅塔與石經得以保存。今寺中建築為80年代後恢復。寺坐西朝東,塔位於寺北,稱雲居寺北塔,又俗稱紅塔,遼代創建,四隅各有四座唐塔。北塔高30.4米,磚砌,塔身分上、下兩層,下層為八角形,四周有拱門、假窗、佛龕浮雕,上層為圓錐形,相輪九重,塔頂寶珠突出天空。四隅各塔高約10米,上部為樓閣式,六層檐,下部開尖拱形塔門,它們是北京地區現存最古的塔。石經版位於半山腰的雷音洞中以及寺南的壓經塔下藏經穴中,自隋代創寺僧靜琬始刻,歷唐、遼、金、元、明,歷時千餘年。雷音洞內藏經石4196塊,寺南的壓經塔下藏經石10082塊。計刻佛經1122部,3452卷。雲居寺石經版不僅保存了大量佛教經典,同時也為金石、書法、文字、歷史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大量豐富而珍貴的資料,被譽為"北京的敦煌"。?
[石經洞]如圖
雲居寺及石經山附近有唐代小石塔 7座,遼塔 4座。唐塔中有5座有紀年,最早為景雲二年(711),其次為太極元年 (712)、開元十年(722)、開元十五年(727)和開元十八年(730)。雲居寺北塔四隅各置一座唐代小塔,塔方形,通高 4米餘,七層密檐式,漢白玉質地。尤以東北隅開元十年塔為其中精品。塔門兩旁雕 2尊力士,門內正面為一佛二脅侍。兩側壁雕供養人像,有深目豐髭的胡人形象,反映幽州地區民族團結的史實。檐間線雕奔象、馳鹿等,堪稱一代佳作。石經山頂原有 5台,每台均建石塔1座,現僅存南、東2台石塔。南台上為著名的金仙公主塔,九層密檐,造型酷似西安小雁塔,後壁鐫《山頂石浮圖後記》,記述賜大唐新舊譯經充石經本及施捨該寺廟產事,這是房山石經刊刻史上的一件大事。東塔為單層石塔,造型獨特。
現存遼塔中有磚石塔各 2座,磚塔一為立於西北山頂處保護寺廟平安的吉祥塔,俗稱老虎塔;一即雲居寺北塔,又稱舍利塔、羅漢塔,俗稱紅塔。北塔高30.46米,建於遼天慶年間(1111~1120),下部為八角形基座,上建樓閣式塔身兩層,其上置覆缽和“十三天”塔剎,是樓閣、覆缽和金剛寶座 3種形式相結合的塔,造型特殊。從其形制布局分析,該塔是在唐塔基礎上改建,塔剎部分為明清時重修。石塔一為“開山琬公之塔”,高5.7米,下部為雕刻海葡萄等圖案的須彌座,其上為八角形塔身,正面鐫刻 “開山琬公之塔” 6 字,上有三層檐及蓮座、剎頂,每層檐刻出瓦壠、滴水、雀網、斗等,據“靜琬法師塔銘”,可確定其年代為遼大安九年。另一為“涿州涿鹿山雲居寺續秘藏石經塔”,即壓經塔,建於天慶八年(1118),高約5 米餘,下部為雙層塔座,浮雕伎樂、飛天、花卉等精美圖案,塔身鐫“續秘藏石經塔記”,上承托十一層密檐,造型優美。
房山石經始刻於隋代而終於明末,以盛唐、遼、金時期所刻數量最多。隋代幽州智泉寺僧靜琬自隋大業年間發願刻經,至唐貞觀十三年入寂,刊刻過法華經、華嚴經、涅經、 維摩經、勝經、 金剛經等。其間有幾則題記,內容反映了刻經目的,如“冀於曠劫,濟度蒼生”,“此經為未來佛法難時,擬充經本”等。他死後,刻經事業由其弟子繼承,得到皇室和地方官吏的資助。唐開元十八年玄宗八妹金仙公主奏請皇帝同意,送佛經 4000 余卷充作石經底本。至天寶十三載刻就許多大部經典,如 《摩訶般若波羅密經》、 《大方等大集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大般涅經》、《正法念處經》。安史之亂時刻經事業並未停頓。至貞元、元和(785~820)間,幽州節度使刻濟崇信佛教,刻經事業得以發展,中間雖有唐武宗會昌滅佛運動,但很快得以恢復,共刻經百餘部, 400多萬言。五代戰亂,刻經停頓。遼聖宗時由政府資助主要補刻了大般若經。興宗賜錢析利,以契丹藏為底本刻大寶積經、放光般若經、陀羅尼集經等87帙、161部、656卷、1000餘石。道宗前期繼續賜錢刻經,至大安時已主要靠僧徒募捐,如通理大師放戒募化刻了首楞嚴經、菩薩地持經、大智度論等69部 443卷,小碑4000餘石。金代前期除繼續前代刻經外,刻了《鐫葬藏經總經題字號目錄》,後期刻了宋遼兩代新譯經。遼金兩代所刻大抵是已佚的“契丹藏”復刻本和大藏經未收的藏經。元至正元年(1341)高麗僧慧月游石經山,向朝野募化修補門窗,補刻殘經五石,並留下題記。明代佛教日漸衰微,萬曆、天啟、崇禎間刻過少量經,如《四十華嚴》等 10餘部,儲於董其昌書 “寶藏” 2字的寶藏洞(第六洞)。清康熙以後雖曾刻就一些經碑立於寺中,但已失去錮藏石經以備法滅的原意了。
雲居寺現存刻經總計15061石,其中完好的14621石,山上九室藏4978石,山下藏經穴中藏100082石。共刻佛經約1025種、 900多部、3000多卷。石經中還有大量題記,共約6051則,其中有明確紀年者1467則,唐代354則、遼代 919則。這些題記反映了幽州范陽郡、涿州等地經濟和行業組織情況,也涉及官爵的升遷、各州郡文武官員升降、郡邑省等方面的情況,以及刻工和書寫者姓名。
九洞位於白帶山山腰,南北向,除雷音洞為開放式外,其餘 8洞均以石門錮戶,內疊藏經版。雷音洞面積最大,作不規則方形,正面開門辟破子欞石窗,洞內以4根八角石柱支撐洞頂岩石,石柱各面雕像,共 1056軀,故稱千佛柱,為隋代遺物。靜琬初刻石經 146塊砌於四壁,四柱中間原供石像。1981年11月曾於該洞內發現隋、明兩代瘞藏的佛舍利、隋大業十二年石函、銀函、明萬曆石函、玉函等。藏經穴位於雲居寺南塔前,南北長19米,東西寬10米,深 5米,面層以方磚鋪墁,周圍砌磚牆,東牆中部有一石門。穴分南北兩部分,中間隔 1米寬的土牆,北部順序排列,南部經版縱橫交錯排列,共瘞藏經版 6層。其上建石塔,刻文標記石經所在。
1958年成立雲居寺文物保管所,1989年改名為雲居寺文物管理處。 1971 年開始對部分被損壞的石經洞門、北塔多次進行維修加固,安裝避雷設施,並建立碑廊,把散存於附近的碑刻、經幢、小石塔移入碑廊或寺內保存。1981年新建石經庫和展室,將部分石經上架保管和展出。1984年開始對雲居寺遺址進行清理,1985年開始在原基址上復建殿堂,並將石經移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