瘞藏(瘞藏)
------------------------------------------------------------------------------
亦作“ 瘞臧 ”。
1、指殉葬品。《管子·侈靡》:“有差樊,有瘞藏,作此相食,然後民相利,守戰之備合矣。” 尹知章 註:“瘞藏,謂古之樊者,或藏以金玉,或以器物,此棺槨之次浮也。”《漢書·劉向傳》:“及 秦惠文 、 武 、 昭 、 嚴 、 襄 五王,皆大作丘隴,多其瘞臧,鹹盡發掘暴露,甚足悲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庚娘》:“終日間,得金百,於是葬諸南郊。好事者,為之珠冠袍服,瘞藏豐滿焉。” 郭沫若 《奴隸制時代·<侈靡篇>的研究》:“還有各種犧牲的包裹(‘次浮’),各種儀仗(‘差樊’),各種殉葬品(‘瘞藏’),這些都可以使有關的手藝人得到生活資料。”
亦作“ 瘞臧 ”。 1.隱藏;埋藏。《漢書·貢禹傳》:“ 武帝 時,又多取好女至數千人,以填後宮,及棄天下, 昭帝 幼弱, 霍光 專事,不知禮正,妄多臧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盡瘞臧之。”《新唐書·裴寬傳》:“﹝ 韋詵 ﹞休日登樓,見人於後圃有所瘞藏者,訪諸吏,曰:‘參軍 裴寬 居也。’與偕來, 詵 問狀,答曰:‘ 寬 義不以苴污家,適有人以鹿為餉,致而去,不敢自欺,故瘞之。’” 宋 陳師道 《後山談叢》卷一:“金幣自隨,谷不可徙,隨在瘞藏。”
2、埋葬。《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七》:“山陵封域之內,先有丘墳,合令子孫改卜,舊例給其所費;無子孫者官為瘞藏。” 宋 葉適 《朝請大夫陳公墓志銘》:“喻寺觀憩徙者,死為瘞藏。”
相關詞條
-
瘞
瘞 ⑴掩埋,埋葬。如:瘞埋、瘞藏。 yì ⑵埋物祭地[sacrifice to the Earth] 例: 有年瘞土,無年瘞土。――《呂氏春秋》。高誘注...
基本釋義 古籍解釋 -
《瘞鶴銘》
《瘞鶴銘》是古人為葬鶴而撰寫的一篇銘文,大字正書原刻於江蘇鎮江焦山西麓棧道摩崖之上,臨江絕壁,被尊奉為“大字之祖”,是中國書法史上具有坐標意義的傳世名跡。
簡介 歷史 碑文 風格 爭議 -
瘞鶴銘[著名摩崖刻石]
鎮江焦山江心島《瘞鶴銘》摩崖石刻。瘞,埋葬。一個書法家,家養的鶴死了,埋了並寫了銘文。 凡是歷史上有名字的書法家都在這裡留下了書法摩崖石刻,並拓了此銘而...
簡介 歷史背景 碑刻全文 考古打撈 藝術價值 -
瘞玉
·皇夏》:“瘞玉埋俎,藏芬斂氣。” 唐 岑文本 《奉和正日臨朝》:“方陪...基本信息 詞目:瘞玉(瘞玉) 拼音:yì yù 解釋:古代祭山禮儀。治禮畢埋玉於坑,稱為瘞玉。典源 《漢書》卷六《武帝紀》 「(天漢三年...
基本信息 典源 運用示例 -
《瘞鶴銘》冊(宋拓本)
文治、費兆錕、鐵保等跋,並有南宋“游似”、清“崇恩私印”、“石賓”等藏印23方。張彥生《善本碑帖錄》著錄。現藏故宮博物院。 《瘞鶴銘》冊(宋拓本...《瘞鶴銘》冊(宋拓本) 正文南北朝梁國摩崖刻石《瘞鶴銘》的宋拓本...
《瘞鶴銘》冊(宋拓本)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毀瘞
毀瘞拼音:huǐ yì ㄏㄨㄟˇ ㄧˋ解釋:1.取出已撤除的宗廟神主埋葬。毀瘞(毀瘞) 取出已撤除的宗廟神主埋葬。 唐 韓愈 《禘祫議》:“曰 獻 懿 廟主宜毀之、瘞之,臣又以為不可。謹按《禮記》,天子立七廟,一...
-
瘞琴銘
瘞琴銘,是江蘇省吳縣出土的一件唐代拓片文物。
-
瘞花隱月
瘞花隱月(生於1993年08月27日)號蘅蕪居士,字淵魚漢族,出生今四川天府之國蓉城。當今女詩詞人,喜癖花間集,閒來自是沉淪漱玉詞,由於長期深受飛卿花間...
詩人簡介 個人檔案 個人作品 絕句摘選 律詩選摘 -
瘞鶴銘宋拓本
宋黃庭堅以為“大字無過《瘞鶴銘》”。 ”宋曹士冕云:“焦山《瘞鶴銘》筆法之妙為書家冠冕。 ”《瘞鶴銘》的書法對後世影響很大,為隋唐以來楷書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