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夏爾·安德烈·約瑟夫·馬里·戴高樂(法語: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1890年11月22日-1970年11月9日),法國將軍、政治家,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領導自由法國運動並在戰後成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並擔任第一任總統。在法國,戴高樂通常被稱為“戴高樂將軍(Général de Gaulle)”或“將軍(Le Général)”。戴高樂曾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並在二戰中被授予準將軍銜。1940年法國戰敗後,戴高樂在英國組織了自由法國運動並發表了著名的電台講話,號召法國人民抵抗納粹德國的侵略,1944年法國解放後,戴高樂成為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主席直至1946年因政治鬥爭而辭去職務。1958年,
戴高樂因五月危機重返政壇,制定新憲法,成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並當選第一任總統。
戴高樂支持發展核武器、制定泛歐洲外交政策、努力減少美國和英國的影響、促使法國退出北約、反對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稱為“戴高樂主義”。
“戴高樂主義”因法蘭西第五共和國首任總統戴高樂將軍得名,核心精髓是謀求法國在國際政治上的獨立自主和大國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君臨”歐洲,主導西歐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國家主權領域,令民族主義情愫深厚的戴高樂將軍難以忍受。
“戴高樂主義”以改變法國對美從屬地位為目標,以對抗美國霸權為主線,其中最具象徵性的一幕出現在1966年7月1日,法國宣布退出北約軍事機構。
此後多年,“戴高樂主義”在法國深入人心。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時任法國總統雅克·席哈克公開與美國決裂,“戴高樂主義”再奏強音。
具體措施
戴高樂主義以謀求法國在國際政治中的獨立自主和世界大國地位為政治目標,具體實施有:
1、撤出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改變法國在聯盟中對美國的從屬地位,維護民族獨立;
2、建立法國獨立的核威懾力量,打破美國的核壟斷;
3、同蘇聯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緩和、諒解、合作"的關係,在東西方關係中發揮作用。積極推動中法建交;
4、建立一個擺脫美蘇控制,以法國為中心的,法德聯合為支柱的,由歐洲主權國家聯合起來的"大歐洲聯合";
5、實行非殖民化,在第三世界推行"積極存在"的政策,以求保持和增進法國在第三世界的利益和影響。
歷史意義
戴高樂主義的實施對於維護法國的主權和獨立,提高法國國際地位,推動歐洲聯合和世界多極化發展有積極作用。但限於實力對比,它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法國的國際地位。
重大轉變
2009年3月11日,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齊宣布法國將重返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軍事一體化機構,意味著法國一直以來在歐洲“獨樹一幟”的安全和外交政策理念迎來重大轉變。 2009年3月17日,法國國民議會(議會下院)下午和晚上經過辯論和表決,最後以三百二十九票對二百三十八票,表決通過了法國重返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的決定。法國將重返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軍事一體化機構,意味著法國一直以來在歐洲“獨樹一幟”的安全和外交政策理念迎來重大轉變。
一直以來,法國的安全和外交政策深深烙有戴高樂將軍“獨立法國”理念的印記。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歐洲,法國的“特立獨行”令外界印象深刻。 但薩科齊認為,如果法國要在未來全球安全事務中發揮影響力,必須擯棄“旁觀者”立場,成為北約軍事決策的“圈內人”。
“單一孤立的國家是沒有影響力的國家,如果我們想指望什麼,我們必須知道如何與盟友保持緊密聯繫,”薩科齊宣布這一決定時說。
法美關係
薩科齊說,加入軍事一體化機構後,法國將更強大、更有影響力,因為法國必須成為北約的“共同領導人”之一,而不是處於從屬地位。
同時,他認為法國全面加入北約有助於歐洲與美國的對話。但薩科齊的批評者認為,全面加入北約,將使法國在處理與俄羅斯以及中東地區國家關係時喪失獨立性,甚至可能被迫捲入美國主導的軍事冒險。歐洲防務局前局長尼克·威特尼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說,北約成立之初的權力設計就不平衡,基本是“美國主導”;而對於北約的歐洲成員來說,這種設計能讓他們在全球安全問題上“盲從”美國,從而避免為有爭議的軍事行為負責。 大西洋兩岸圍繞安全事務的坦率對話更有可能在美國與歐洲聯盟的框架內實現,而不是在北約內部。薩科齊和他的支持者認為,全面加入北約將提升法國在西方盟國中的影響力,但反對聲音認為法國將來可能淪為美國的附庸。 對此,薩科齊以德國為例,稱同樣全面加入北約的德國在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問題上,與法國一樣持堅決反對立場。
主導轉型
重返軍事一體化機構後,法國希望由法國人出掌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諾福克的北約盟軍轉型司令部。 儘管有安全事務人士質疑它的實際效力,北約盟軍轉型司令部至少名義上是主導北約轉型的中樞機構。
法國可能希望藉助這一平台,為北約轉型提供一些方向。冷戰結束後,北約忙於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北約一些官員認為,與傳統的防衛使命相比,北約應該把更多注意力轉向氣候變化、恐怖主義、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等全球性問題。
此外,在安全問題上,北約成員國各有訴求。新一屆美國政府希望歐洲盟友能在阿富汗戰場投入更多兵力,承擔更大責任。波蘭等東歐地區成員國則希望北約專注于軍事防禦和遏制能力的建設,以應對俄羅斯威脅。法國社會黨第一書記瑪蒂娜·奧布里3月11日批評薩科齊的決定說,法國當前根本不需要急於加入北約軍事機構,薩科齊只是熱衷於抽象的“大西洋主義”。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在擬於2009年4月初舉行的北約峰會上,法國將重返北約軍事機構。現在,法國同美國等北約其他成員國之間的談判緊鑼密鼓地進行,儘快達成共識已經成為主調。退出北約軍事機構43年後,法國全面回歸意味深遠。於美國而言,這是法國送給白宮新主人的一件禮物。於歐洲而言,則更是一件大事,北約與歐盟兩股力量的融合獲得了新的有利條件。
相關評論
重返北約的決定,在法國社會引發了爭議。支持者認為,這既是政治意願的表露,也是力量的展示,會讓世人更多地聽到法國的聲音。反對者則指出,“戴高樂將軍當年做出的選擇不應被廉價出賣”,法國應守住原有的獨立性。
外交政策
主要主題戴高樂的外交政策是國家獨立,並維持多的控制,儘可能為許多法國的殖民地,可能(參見DE戴高樂的政策對印度支那)與,作為一些實際的後果,一定程度的國際組織的反對如北約或歐共體。的基本原理是,法國不應該依靠任何外國,其生存期(創建的法國核威懾),法國拒絕屈從於任何外來勢力,無論是美國或蘇聯。還可以舉出外國觀察家戲稱為政策的宏偉,那就是堅持認為法國是一個大國在世界舞台的軍事和經濟力量,建立支持這個要求。在這方面,戴高樂主義的顯著影響,在隨後的幾十年里,法國的外交政策,即使在戴高樂主義者在名義上不再掌權。
外國的批評,特別是在英國和美國,批評戴高樂的政策“ 宏偉 “。摩擦大點的是戴高樂退出北約一體化軍事指揮的(但不是從北約本身)和法國驅逐北約總部設在楓丹白露的決定。戴高樂拒絕允許外國軍隊在法國領土上,如果這些部隊不歸法國指揮,此舉大大激怒了美國,在預期的時間和法國的軍事和外交政策,與自己的部隊在法國。
國內政策
也可以舉社會保守主義,經濟統制和volontarisme(即防禦的空間規劃,經濟規劃,凱恩斯主義)的戴高樂主義意識形態的組成部分,但這些並不一定接受所有的人稱自己是戴高樂主義者。戴高樂主義通常被認為是右翼思想,但也出現了左翼的戴高樂主義者,兩個由不同的社會和經濟政策之間的差異。
戴高樂主義有時被定性為民粹主義的一種形式,從戴高樂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他的個人魅力。這是,戴高樂更喜歡直接的關係,議會政治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他是看不上的政治家和政治遊戲。他辭職後,未能獲得多數的憲法公投,法國參議院的改革。
戴高樂主義的一個特殊的地方是法國的懷抱,核能作為能源和國家獨立的一種手段。這出現在“梅斯默計畫”的戴高樂主義者的總理皮埃爾·梅斯默後,1973年的石油危機。從1974年到1990年,法國安裝了56個核反應堆。
政治團體
“戴高樂主義者”作為一個政治團體,用來指共和國聯盟的民主黨人。
由於戴高樂的死亡,並打破的UDR,對戴高樂主義的確切含義已經變得有些不清楚。在使用20世紀80年代,20世紀90年代,“戴高樂主義”或“新戴高樂主義”,簡稱為共和國(現在已集成到人民運動聯盟),中間偏右的政黨,成立由雅克·席哈克的拉力賽。席哈克,在過去,通過統制和自由放任經濟學的方法,他後來在親歐洲的立場後,在通話的科欽著名的譴責歐式。由於這些原因,一些的權利,如查爾斯·帕斯夸,指責席哈克和他的黨不是真正的戴高樂主義者。
法國前總統尼古拉·薩科齊的人民運動聯盟是目前對戴高樂主義的繼承人。
向右移動戴高樂主義在20世紀80年代,特別是與號召力的RPR和UMP的經濟自由主義和歐洲聯邦制的項目之前,許多反對意見已經形成,法國的獨立性,要求一個戴高樂主義和關閉更多的社會戴高樂將軍的項目。這是菲利普·塞甘的情況下,誰反對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在1992年和最近與國會議員尼古拉·杜邦-AIGNAN,成立自己的政黨,出現了共和國(DLR),這似乎是最接近原來的戴高樂主義。
有一些人在政治上的左派,誰也自稱為戴高樂主義者。即使社會主義的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ç;oisMitterrand) ,作為一個永久的政變譴責戴高樂的方式和執政方式的,[ 1 ]是非常熱衷於保持核威懾力量,並聲稱法國的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