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學指南

民國十六年(1927)10月初版,共十六冊。 民國十七年11月出至第五版。 每冊收京劇劇本五種,共收京劇劇本八十種。

京劇劇本集。上海文化開明社出版發行。民國十六年(1927)10月初版,共十六冊。曾多次重印。民國十七年11月出至第五版。每冊收京劇劇本五種,共收京劇劇本八十種。第一冊封面題“譚鑫培傳本”,以後各冊均介紹說:“本書均譚梅真本”。馮春航序謂:“若譚老前輩盒培者,雖唱白做把四者俱全,然其唱白實尤為近時伶界中之時聖,故其遺音,最為世所寶重,自譚前輩謝世後,外面假託之事甚多,春航方恐其真音之失傳,而為之顧慮,適有京友攜來真傳本多折,並有梅君之工尺,詳註其面。”是本書特點為唱詞與工尺並行,逐場逐節詳加說明,以便初學者可以拉唱兼學,手口相應。《凡例》稱:該書所載各戲,均系全折,並詳細介紹了全書的編排體例和所用符號的意義。該書另一特點,是在一些重要唱段後附有編者的“說明”,介紹該唱段的特點、唱法,及有關念白、腔調、板眼等戲曲知識,如《釣金龜》一折,老旦所唱“聽罷言來怒氣生”一段搖板後附“說明”:“搖板中怒氣生句之生字宜重唱而短促急收,高聲罵一句,聲字提起,罵字徐徐上揚,龔氏唱此字最為得力,似海底騰波,因此掌聲四起。96‘說明”中的文字皆很生動、形象,有稗於初學者,與本書編輯宗旨相吻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