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戒定真香》一般是指佛教僧侶做早晚課時吟唱的梵唄。寺院內演唱的梵唄,歷來多由山門師徒代代口頭教授,即使有樂譜傳承,大都也只記有曲牌的骨幹音。況且梵唄在演唱過程中,又由於有佛事套用場合功能的不同、地域方言與風格的不同,以及僧人素養與文化內涵的不同等等因素的影響,即使是同一首梵唄的演唱,在風格和韻味上必然存在著諸多差異。
本文依據在廈門南普陀採風時獲得的由泉州歷史文化中心編印的六冊《佛曲》及由中國民族民間器樂集成全國編纂委員會出版的《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福建卷(上)》中的部分資料,研究範圍主要集中在定妙師所傳《戒定真香》10餘種演唱版本,其中包括外江調、福州調、七偈調、金線板(又名今線吊葫蘆)、思明腔、首音調、老三寶調、快板1、快板2、急板等。通過對曲譜實例的分析比較,由此引發對佛教音樂傳承在民間傳承過程中遭遇系列問題的探討。
意義
戒定真香,代表信,信香;香代表戒定慧,戒定真香;香又有五分法身香,所以你看到香菸繚繞,聞到香味,你就提醒:我要修戒定慧三學,我要修五分法身,那就是「光明照耀」。沒有燃香,你看的時候,香爐沒有香,你看到香爐,看到香爐就想到燃香。
戒定真香贊
戒定真香,焚起沖天上。弟子虔誠,爇(re)在金爐上。頃刻紛紜,即遍滿十方。昔日耶輸(shu),免難消災障。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