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他們說

我聽他們說

《我聽他們說》是2001年華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東。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主持人篇、演員篇、導演篇、作家篇,對中國文學藝術界人士崔永元、張越、楊瀾、王志文、張國立、陳凱歌、王朔等進行了採訪。

目錄

出賣他們(自序)
主持人篇:
崔永無:實話好說口難開
“一上台我就緊張,有時還沒進演播室。心就咚咚地跳。等到現場再看黑壓壓一片人,兩條腿就開始抖。這事兒跟誰說誰都不信,哎喲!台上的輕鬆自如,那是以緊張和哆嗦作為代價的。”
張越:我活的有點沒出息
“我覺得由於小時候受到了巨大的精神壓力,因而感到了反擊的必要,所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某種隨時隨地對人對事採取‘時刻準備著’的警惕心理。”
白岩松:不能承受之輕
“我曾經這樣寫過:我們這一代人甚至幾代人,注定會有一種宿命感――是做鋪墊的一代,那你就不可能擁有真正的快樂”
楊瀾:走出“鳳凰”的包裝
“原來我做什麼事情,心裡總慌裡慌張的,著急成功、著急被別人承認,總是為許多身外的東西著急。但現在有了孩子,才弄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對許多事情,你只要像對孩子一樣,讓他慢慢自然成長,那么總有一天他就會開花結果。”
王剛:從小就不是“好孩子”
“我非常害怕失敗。從某種角度來說就是活得很惰性、很虛榮,而且還非常害怕丟自己的面子。所謂萬事不求人,就怕被別人說‘NO’,我是一個最怕遭到拒絕的人。”
演員篇:
王志文:乾淨+坦誠+風趣
“我不需要每個人都從態度上認可我,只要在戲裡面認可我就行了。我更不希望所有的人都說我好,那肯定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我不想做那種人。”
寧靜:陽光燦爛的眼睛
“結婚之後,我心裡變得安靜多了。不用老為控制自己的情緒,像過去那樣要消耗掉很多心神精力。人調整好了,這樣我才真正開始愛上了拍電影,可我以前並沒有像現在這樣真心去愛自己乾的這份職業。”
蔣雯麗:在溫情中悄悄絢麗
“如果一個女演員老能自覺到自己特討人喜歡,我說那可就真有點麻煩了。我真的不是那種已經優秀到無可挑剔的女性。所以一直以來我都是隨遇而安,心裡也沒什麼特委屈的。”
葛優:“預審”葛優
“因為我已經把自個兒擱在逗人樂的位置上了。我就是這活法兒,我好這個,我幹這個。再往深了我也說不好,就還是演員自個兒定位的問題。”
張國立、鄧婕:微服私訪“康熙”和“鳳姐”
“好在我們倆的關係一直就是這樣;你特別火的時候,我也沒特別對你謙恭,我現在火了,我也沒故做什麼姿態。而且我經常和她說:現在能掏心窩說真話的人並不多,咱們倆可得注意互相提個醒,隨時敲打敲打,保持一個健康點的心態。”
導演篇:
陳凱歌:眾人皆醒他獨醉
“我覺得要是很形象地說,全世界的電影,現在就是一盤大磨,是豆子不是豆子的,一塊兒在那兒使勁兒攪和,從這大磨里磨出來的,到底是不是豆漿,這事兒我看誰也難以說清。”
李少紅:悄悄睜開女人的眼睛
“無論是拍電影還是拍電視劇,我對每次創作都非常謹慎,從來不敢動―點拍著‘玩兒’的念頭。作為一個女性導演,我一直認為自己在男性占統治地位的領域裡屬於外來者,沒有很穩固的安全感,所以不小心不謹慎不成啊!”
馮小剛:在狼狽中偷笑
“占著大牌導演的市,又躲開了那個名,而且某部片於稍有新意和票房,媒體又自然把我擺在一個向大導演挑戰的位置上了。所以在這些方面,我便宜是占得太多了。”
趙寶剛:真人露相不經常
“我一方面可以把它拍得外觀非常唯美,另一方面我又注意把握劇中人物情感的真實和樸實,最後讓觀眾把一個完全虛構的故事信以為真,我覺得這就能著出導演牛不牛了”
作家篇:
王朔:直到舒坦為止
“我的想法兒是這次把我過去小說的人物統統集合起來。給他們當然首先是給自己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我覺得這很有意思。像又活了一次。重新目睹那些發生過的事,又和老朋友們在―起,真是百感交集。有時我覺得自己像在寫遺書。”
劉恆:在憂鬱中“虛證”人生
“我認為寫小說主要是依照作家的想像力和他對語言文字的感覺能力。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個作家對他內心痛苦、孤獨感的文學分析能力,這對作家是非常關鍵的東西。要是沒這個東酉,技巧再怎么嫻熟自如,永遠只是一個匠人。”
余秋雨:行者的閒話
“的確目的非常明確,因為我是帶一種非常大的熱情,去捕捉中國人都能感應的歷史靈魂,然後和一般文化的讀者完成這種交流,經過一系列的嘗試後發現,這種談話方式,還是被一般文化程皮的讀者朋友們廣泛接受了”
侶海岩:難得―人吃兩“口”
“管企業對我來講更累一點。可企業里的人又都認為寫小說更難,所以我在文學界裡就說自己是企業家,在企業界又說我是寫小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