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激情時代

我的激情時代

《我的激情時代》,作者劉繼明,上海三聯書店出版,作者近年來致力于思想評論及隨筆寫作,其直面現實的批判立場和深切的人文情懷,在世紀初的文化語境下,顯得孤獨而執著,並具有一種震撼心靈的力量。本書即是作者的散文作品集。

基本信息

作者:劉繼明 著
ISBN:10位[7542618105] 13位[9787542618108]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03-8-1
定價:¥29.00 元

內容提要

劉繼明:中國新生代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文化關懷”小說享譽文壇,著有小說集《我愛麥娘》、《中國迷宮》、《尷尬之年》,長篇小說《仿生人》、《一諾千金》等多種。近年來致力于思想評論及隨筆寫作,其直面現實的批判立場和深切的人文情懷,在世紀初的文化語境下,顯得孤獨而執著,並具有一種震撼心靈的力量。本書即是作者的散文作品集。

編輯推薦

在人類的身旁,落葉正悲壯地訣別它們的母親。看著它們決絕的樣子,我忽然想,樹木養育的它們,仿佛是為了重現此時大地上勇士的形象。秋天,大地上到處都是果實,它們露出善良的面孔,等待著來自任何一方的摘取。每到這個季節,我便難以平殂,我不能不為在這世上永不絕跡的崇高所感動……

作者簡介

劉繼明:中國新生代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文化關懷”小說享譽文壇,著有小說集《我愛麥娘》、《中國迷宮》、《尷尬之年》,長篇小說《仿生人》、《一諾千金》等多種。近年來致力于思想評論及隨筆寫作,其直面現實的批判立場和深切的人文情懷,在世紀初的文化語境下,顯得孤獨而執著,並具有一種震撼心靈的力量。

目錄

我們時代的恐慌
喬姆斯基與知識分子的道義承當
“八十年代人”,或不合時宜的痛苦
信仰與呼喊
論悲傷
貧困時代
幸福的人與不幸的文學
我的激情時代
一個富有愛心的人
《柏慧》與當下精神境況
時間與虛構
武漢的文人
知識分子與後知識分子
知識分子的角色分離
相對主義時代的寫作
誘惑與選擇
愛與拯救
理想主義者
論天才
論金錢
大眾的神話
商業時代的愛情
戲劇與戲場
漫遊與傾聽
進入心靈的能力
一個人的武漢
鏡子裡的愛人
一個靈魂在尋找自己的軀殼
時代喧囂中的智性之詩

書摘

書摘
由於哲合忍耶艱難貧瘠的生存環境,決定了它一開始就具有淡薄物質利祿,重視心靈慰藉的純粹品質。傳說馬明心為教民乾爾麥里(集聚誦讀《曼丹夜合》這部經),教民奉贈的乜貼(宗教舉意、費用),他一律轉手散給窮人。甚至存齋月里人送來兩塊白麵餅,他也隨手散給乞丐。為人送葬,相傳他只取幾十個麻錢;人人皆知哲合忍耶不是為了布施。他住舊窯,住泥屋,家裡沒有一頭毛驢——他的妻子以一生推杵磨麵而聞名。他有一件妻子手織的毛衫,後來進監獄時,他就穿著這件衣裳上路,直至犧牲。
於是,深邃的哲學進入了泥屋窯洞。心靈獲得的平衡,使風景柔和,痛苦輕緩了。“飢餓的窮人一天天在精神上富有起來,馬明心這個名字迅速地傳向全中國。”
哲合忍耶開始在十八世紀中國的西北地區迅猛傳播,及至引起官府的注意和警惕。乾隆二十七年,由於哲合忍耶和另一個叫“花寺”的教派在教義上的分歧,引發了激烈的“教爭”,最初是和平的自由競爭,但隨後官府開始介入,偏袒親官府的“花寺教”,而指斥哲合忍耶為“邪教”和“異教”,於是,對哲合忍耶大規模的殘酷“剿滅”開始了。
官府“介入”導致的結果,使“哲合忍耶代表中國穆斯林向清朝發動了第一場衛教聖戰”,並且“揭露了乾隆年虛假繁榮的盛世中的、震驚全國聞所末聞的大貪污官——甘肅冒侵賑銀案”;使既貪污又參與屠殺哲合忍耶的清吏,共五十六人被清廷處死,二十三人自死,革職流放發遣共七十五人,人皆稱是貪污致罪。哲合忍耶認為這是“真主的報應”。
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十七日,馬明心被捕。據官府史料記載:“三月二十七口午刻……喚馬明心上城前赴垛口,賊眾一見皆跪呼經主,知其為案內起事首犯無疑。廷贊正欲交皋蘭縣嚴加看守,而賊眾因不將馬明心放給大肆猖獗,將月城門燒毀。彼時有二人隨從馬明心上城,向系隨來服侍之人;廷贊欲令馬明心寫字止賊,諭以靜候,稟明總督批辦;馬明心以不能書寫不肯寄字,欲令在旁,人前去告知。其時賊勢兇惡,已進逼大城門下,冀可暫緩賊勢,是以即將二人縋下城去。賊匪並未依從,益加攻撲。”
張承志在《心靈史》中這樣敘述:
馬明心登城,使得造反的穆斯林悲憤狂熱達於極點。傳說馬明心曾經扔下他的太斯達爾(纏頭白巾),娶義軍見物撤離。但城下一見聖物,瘋狂撕搶,太斯達爾被撕成碎片。義軍懷藏
了砰片,更誓死撲城。
於是,王廷贊下令蔣重熹,將哲合忍耶教派的創始人馬明心殺害於蘭州城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