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作 者: 朱德雲 著
叢 書 名:泰山財經博士文庫出 版 社: 上海三聯書店ISBN:9787542629999出版時間:2009-02-01版 次:1頁 數:173裝 幀:平裝開 本:32開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 > 會計、審計內容簡介
《我國貧困群體社會救助的經濟學分析》通過對貧困群體社會救助問題進行經濟學分析,提出理論依據;通過對中國貧困群體救助情況的統計分析,從定性與定量兩個方面具體分析中國貧困群體社會救助制度狀況,並基於該分析指出其存在問題及其成因;通過介紹英國等福利國家的社會救助制度安排,德國等國的社會保險型社會救助方案,新加坡等國的個人儲蓄積累型社會救助制度以及朝鮮等國的國家保障型社會救助對策,從中得出重要的經驗及啟示;基於理論分析和國際經驗,針對我國貧困群體社會救助制度存在的問題,提出構建貧困群體社會救助體系的必然性、總體思路、基本原則以及可選擇的整體改革對策與具體救助模式。
作者簡介
朱德雲,1964年4月出生,山東濰坊人。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博士。山東財政學院財稅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山東省教學名師。兼任中國社會保險學會理事,中國社會保障教研委員會委員。全國高校財政學教學研究會理事,山東省社會保障監督委員會委員,山東省人大常委會立法諮詢專家,山東省財政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財政理論與政策,社會保障理論與制度。近年來在專業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主持和作為課題組主要成員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研究多項。
·查看全部>>
目錄
1 緒論
1.1 本書的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 本書的研究背景
1.1.2 本書的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綜述
1.2.1 貧困理論
1.2.2 國外社會救助理論
1.2.3 社會救助理論研究的新趨勢
1.2.4 國內關於社會救助的研究現狀及本書的研究角度
1.3 本書的研究內容、結構安排、研究方法與創新點
1.3.1 本書的研究內容與結構安排
1.3.2 本書的研究方法
1.3.3 本書的創新點
2 貧困群體社會救助的經濟學理論基礎
2.1 貧困的界定
2.1.1 貧困的概念
2.1.2 貧困的劃分
2.1.3 貧困標準及其測量
2.2 貧困群體的社會救助理論
2.2.1 社會救助的涵義
2.2.2 市場失靈與社會救助
2.2.3 社會救助的理論依據
2.3 貧困群體社會救助的公平與效率分析
2.3.1 公平與效率一般
2.3.2 貧困群體社會救助的公平和效率關係
2.4 貧困群體社會救助的博弈問題
2.4.1 政府之間的博弈
2.4.2 貧困群體與政府之間的博弈
3 我國貧困群體社會救助整體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3.1 我國貧困群體社會救助整體狀況分析
3.1.1 我國城鄉貧困群體社會救助總量分析
3.1.2 我國農村貧困群體社會救助分析
3.1.3 我國城鎮貧困群體社會救助分析
3.2 我國貧困群體社會救助影響因素分析——基於全國數據的實證檢驗
3.2.1 變數定義、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3.2.2 模型選擇
3.2.3 實證檢驗結果與分析
3.3 我國農村貧困群體社會救助影響因素分析——基於各省面板數據的實證檢驗
3.3.1 變數定義、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3.3.2 實證檢驗方法
3.3.3 實證檢驗結果與分析
3.4 我國城鎮貧困群體社會救助影響因素分析——基於各省面板數據的實證檢驗
3.4.1 變數定義、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3.4.2 實證檢驗方法
3.4.3 實證檢驗結果與分析
4 我國貧困群體社會救助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4.1 我國貧困群體社會救助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4.1.1 我國貧困群體社會救助制度的建立
4.1.2 我國貧困群體社會救濟制度的改革
4.2 我國貧困群體社會救助制度存在的問題
4.2.1 城鄉差異顯著,有悖統籌城鄉發展需要
4.2.2 專項救助制度以及制度間銜接配套有待進一步健全和完善
4.2.3 救助標準的確定缺乏科學、合理、動態的客觀認定依據
4.2.4 沒有穩定的保障資金來源,各級財政分擔比例不合理
4.2.5 立法層次偏低,隨意性大,規範性不強
4.2.6 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人員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4.3 我國貧困群體社會救助制度存在問題的原因
4.3.1 改革措施偏離制度目標
4.3.2 分割的二元經濟結構的阻礙
4.3.3 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沒有理順
4.3.4 分稅制財政體制的障礙
4.3.5 立法理念落後
4.3.6 公共決策機制不健全
5 貧困群體社會救助的國際經驗及其啟示
5.1 英國等福利國家的社會救助制度安排
5.1.1 英國的社會救助制度
5.1.2 瑞典的社會救助制度
5.2 德國等國的社會保險型社會救助方案
5.2.1 德國的社會救助制度
5.2.2 美國的社會救助制度
5.2.3 日本的社會救助制度
5.3 新加坡等國的個人儲蓄積累型社會救助制度
5.4 朝鮮等國的國家保障型社會救助對策
5.5 經驗與啟示
5.5.1 強調對貧困群體救助是政府的義務
5.5.2 注重社會救助雙重功能的發揮
5.5.3 救助對象明確,救助標準合理
5.5.4 設有穩定、可靠的救助資金來源
5.5.5 採取不同的社會救助管理體制
5.5.6 救助的社會化程度高,監管體系健全
5.5.7 重視社會救助法制建設
5.5.8 發揮非政府組織在社會救助制度中的作用
6 我國新型貧困群體社會救助體系的構建
6.1 構建新型貧困群體社會救助體系的必然性
6.1.1 構建新型貧困群體社會救助體系的必要性
6.1.2 構建新型貧困群體社會救助體系的可能性
6.2 構建新型貧困群體社會救助體系的總體思路和基本原則
6.2.1 總體思路
6.2.2 基本原則
6.3 新型貧困群體社會救助體系的整體構建措施
6.3.1 實行城鄉一體化的社會救助制度
6.3.2 完善社會救助制度體系
6.3.3 加強社會救助資金運用管理,提高救助資金運作效率
6.3.4 改革和完善分稅制方案,明確中央和地方政府發展社會救助事業的事權和財權,有效增加各級政府的社會救助投入
6.3.5 加快社會救助法制建設
6.3.6 深化社會救助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
6.3.7 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社會救助
6.3.8 加大人力資本投資力度,全面提高人口素質
6.4 新型城鄉貧困群體社會救助體系的具體模式選擇
6.4.1 新型農村貧困群體社會救助體系
6.4.2 新型城市貧困群體社會救助體系
7 全文總結與展望
7.1 全文總結
7.2 本書研究不足與未來研究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收起全部<<
前言
吳敬璉曾寫道:“這一代中國人生而有幸,生活在改革開放風雷激盪的大時代”,信然!這對於我們這些從事財政經濟研究的學者而言感受更為深刻。一方面,時代造就了一個平台,使我們站在時代發展的前沿,親眼目睹和思考與時代變遷發展相伴而生的成就、困境和矛盾,引發我們致力於去解釋現象、研究問題和提出對策,從而努力實現經濟學經邦濟世的任務;另一方面,時代也給了我們更加寬闊的視野,提供了越來越多的中外思想交流和借鑑的機遇。
在這樣的大時代背景下,國內財經科學研究百家爭鳴,百舸爭流,在這一過程中,一批區域性財經科研力量在發展,一批矢志於財經科學研究的中青年學者通過攻讀博士學位或參與博士後研究等形式集合到財經理論研究的前沿陣地,在學術研究上成果豐碩;他們既善於把握學術研究的前沿動態,又十分注重在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科學的人文精神,既注意掌握現代經濟學研究方法,又關心從現實中提出問題;他們有良好的團隊意識和精誠合作的精神,他們已經成為所在區域財經科學研究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