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組能力

成都北站承擔各個編組站(尤其是八里站)通過成都鐵路樞紐的解編作業,同時大大緩解各個編組站的解編作業能力,提高了成都鐵路樞紐的貨運能力,為八里站貨運業務外遷、成都東動車所的擴容升級為動車段和接下來的成都鐵路環線的改造做準備。
車站情況
車站規模為雙向三級六場編組站,上下行駝峰均為雙推送線的點連式自動化駝峰,使用了目前最先進的調速設備,並首創編組站綜合集成自動化系統。全站縱向長5.8km,共設6個車場、1個機務折返段、1個站修所。車站內列車到發、平面調車、編組解體、轉場作業複雜,對車站的平面布置、咽喉區平行作業、各車場的高程及縱斷面均進行了合理的最佳化設計,加快列車站內走行速度,減少各種作業之間的相互影響,提高了車站作業效率。位於成都市新都區泰興鎮和木蘭鎮,南經成昆貨運外繞線至花龍門接成昆線、經沙河堡聯絡線至成都東(一等客運站)(原沙河堡),西經達成線至龍潭寺接成渝線,東經成都北至石板灘聯絡線至石板灘接遂成線和成渝線,北經城廂、青白江接寶成線。工程驗收

一工程基本情況
工程位於成都市東北部。成都北編組站建築長度28.45千米,
其中編組場11.27千米,新建成都北至沙河堡聯絡線16.17千米,新建成渝線至成都北聯絡線1.01千米,設計解編能力短期5197輛/日,設計短期通過能力為貨車56列/日、客車16列/日;建設了特大橋,大中橋樑27座,總長8556.97延長米;涵洞165座,總長11389.85橫延米,新建車站1處。工程總投資20.08億元,其中環保投資8229萬元,占工程投資的4.1%.工程於2003年9開工,2007年4月投入試運行。
二環境保護措施及驗收調查結果
1.生態影響
工程開展了施工期環境監理,促進環境保護設施和措施的實施。工程永久占地274公頃,比環評階段減少占地約100公頃,大型臨時工程儘量利用工程永久占地。工程全線共設2個取土場,4個棄土場,對取,棄土場採取了平整,復耕等措施恢複利用。對路基邊坡採取了工程與植物相結合的防護措施,設定了完整的排水系統,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新建和改建11。81千米灌溉渠以減小對農業灌溉的阻隔影響。
2.噪聲
環評期間的17處噪聲敏感點中10處已拆遷,驗收調查期間噪聲敏感點包括1個學校,6個居民點,均採取了鋪設長鋼軌,設定隔離網等降噪措施,對蘇家院子,鄭家大堰(如今已拆遷)設定了高4米,總長390米的隔聲屏障。學校噪聲監測值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7個居民點晝間噪聲監測值均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4類標準,3處居民點夜間達標,3處居民點夜間噪聲超標0.5分貝至3.1分貝,其中嚴家院子超標3.1分貝.長林盤村(含朱家嶺,嚴家院子居民點)片區位於已於2008年12月開工建設的四川綿陽至成都至樂山鐵路客運專線工程的動車走行線及既有東環線的改造等總計6條鐵路穿行區域內,屬拆遷範圍。
鐵路外軌中心線外30米處噪聲監測值符合《鐵路邊界噪聲限值及其測量方法》(GB12525-90)。
沿線敏感點振動監測值符合《城市區域環境振動標準》(GB10070-88)。
3.污水
工程在北編組站新建綜合污水處理場,採用SBR工藝處理生活污水,出水水質符合《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標準。成都北派駐機務折返段含油污水採用隔油過濾處理工藝,處理後的水如今全部用於車輛清洗。
4.其他環境影響
工程生活區採用燃氣鍋爐,大氣環境影響較小。工程電磁環境影響較小。工程環境風險事故應急執行《成都鐵路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5.公眾意見
100%的被調查公眾對工程環境保護工作表示滿意或基本滿意。
三驗收結論
工程環保審批手續齊全,開展了施工期環境監理,落實了環境影響報告書及其批覆檔案提出的生態保護,污染防治設施和措施,符合環境保護驗收條件,建議工程通過環境保護驗收。
四要求和建議
1.對工程沿線噪聲敏感點應進行跟蹤監測,適時採取降噪措施。
2.對成都北派駐機務折返段含油污水處理後的廢油,嚴格按危險廢物相關管理要求委託有資質單位處理。
3.完善環境風險應急預案,提高環境風險應急能力。加強各項環保設施的日常維護和管理,確保污染物長期穩定達標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