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如山

從1960年大學畢業,到離開師大講台,成如山教授教了37年書。在採訪過程中,成教授給人的感覺是平靜如風,即使是在談到實驗瀕臨絕境的時候亦是如此。1990年,離開了湖南師範大學的成如山教授,又走上了另一條探求科學真知的途徑,只是可能連他自己也沒想到,這條路充滿荊棘,長路漫漫一走就是近十年。

活性炭之父

我研究金烏炭雕是從自己家的裝修污染的感受開始的,作為科研工作者,我深知裝修污染的危害——輕則影響睡眠,重則導致白血病,於是就決心研發出一種吸附性材料來淨化室內空氣。當時,市場上談到吸附性的材料就只有兩樣東西:一是活性炭,二是分子篩。分子篩過於昂貴,不是普通人買得起的,所以,我認為只有從活性炭上做文章。——成如山

作為一位科研工作者,成如山深知這些有毒氣體的危害,輕則損害皮膚,影響睡眠,提前衰老;重則導致白血病,損害神經組織直至死亡。既然這樣,成如山想,自己是否可以研發出一種吸附性材料來淨化室內空氣呢?所以他與裝修材料生產廠家聯繫,當廠家知道他是個教授時,說了句實話:“甲醛都是裝修材料生產過程中的基本輔料,我們沒有辦法解決,因為沒有替代品。我可以這么說,再過50年中國也沒有絕對的環保材料。”

市場上人們一談到吸附性的材料就只有兩樣東西:一是活性炭,二是分子篩。分子篩過於昂貴,不是普通人買得起的,所以,成如山認為只有從活性炭上做文章。

當年日本科學家也進行了活性炭成型的研究,但產品吸附值很低,並未獲得成功。因此,這個關並不好攻。但是他決定“拼下老命來攻這個關”。這意味著,不僅在於活性炭研究要解決的是一個跨學科難題,且耗資近千萬元。

實驗換回成功時刻

當時市場上有很多活性炭,但成型的活性炭沒有。一般的都是粉末捏成的團兒。一去檢測問題就出來了,因為散狀的活性炭之所以吸附能力強,其一因為它有孔,但如果把它們做成塊,那些黏合劑就會把孔堵上,這樣一來本來散狀活性炭吸附值應在1000以上的就降到了不到200。其二未成型的活性炭雖然吸附值高,但容易吸水而失去對有害氣體的吸附作用。

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成型活性炭常常不是被燒過頭成了粉末,就是濕度不夠出現裂縫。直到最後他動員合作方將爐子進行了改造。

據成如山介紹,成型活性炭(金烏炭雕)研究首先要突破成型關,這必須要在分子吸壓成型上下工夫,然後再通過“三態交換技術”進行“再活化”。方案決定下來,他又邀請了數學博士劉成先生參加建模,實驗進展順利。到2000年11月,他們的實驗快要接近成功了,卻又出了意想不到的事情。成如山回憶往事時說:由於投資人李韜花費了太多時間參與實驗,長期不去公司。實驗又一次被迫停止了。於是我們找到原中南工大的胡石明教授,是科技局的副局長,當他聽到我們的匯報後,非常支持,想盡辦法為我們籌得了8萬元。實驗停止3個月後,2001年農曆正月初六,李韜問我若實驗繼續做完除科技局8萬元還需多少錢?我說大概還要60萬~70萬元,他說沒問題。幸運的是,化學家周建民、徐超伍也先後加入了我的實驗隊伍。我們的實驗於2001年5月26日全面結束,取得成功。這個時候,我才知道李韜的汽車與樓房都賣了。

“科技之光”欄目做客

2002年3月,對成如山與投資人李韜都是一個難忘的日子。經過幾次穩定性的試驗後成如山認為可以投放市場了,李韜就拿著產品跑到北京中科院檢測,得出的數據與成如山給他的一樣。

李韜從小就學習了繪畫,於是就別出心裁地把黑乎乎的成型活性炭做了藝術加工。而金烏炭雕表層彩繪使用的是有吸附作用的矽化材料。

在央視“科技之光”現場,節目主持人正在同成如山教授一起做實驗,兩個玻璃燒瓶充滿同樣濃度的香菸煙霧,沒有放金烏炭雕碎塊的瓶子一直煙霧繚繞,放進金烏炭雕的瓶子,十幾秒的時間就變得清澈起來。旁邊是主持人在介紹這個成果。

面對成功,成如山說,不管是誰研究這個項目,最終走向市場才是成功。他還曾就此發了篇文章說,最後的真正贏家是成型活性炭。聞聽此言,使我們想到美國航天員在登上月球的那一刻說的話:登上月球,這是地球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人類對未知世界的追求是無國界的。
專訪成型活性炭之父成如山

從1960年大學畢業,到離開師大講台,成如山教授教了37年書。在採訪過程中,成教授給人的感覺是平靜如風,即使是在談到實驗瀕臨絕境的時候亦是如此。1990年,離開了湖南師範大學的成如山教授,又走上了另一條探求科學真知的途徑,只是可能連他自己也沒想到,這條路充滿荊棘,長路漫漫一走就是近十年。

我研究金烏炭雕是從自己家的裝修污染的感受開始的,作為科研工作者,我深知裝修污染的危害——輕則影響睡眠,重則導致白血病,於是就決心研發出一種吸附性材料來淨化室內空氣。當時,市場上談到吸附性的材料就只有兩樣東西:一是活性炭,二是分子篩。分子篩過於昂貴,不是普通人買得起的,所以,我認為只有從活性炭上做文章。——成如山

“成型關”

作為一位科研工作者,成如山深知這些有毒氣體的危害,輕則損害皮膚,影響睡眠,提前衰老;重則導致白血病,損害神經組織直至死亡。既然這樣,成如山想,自己是否可以研發出一種吸附性材料來淨化室內空氣呢?所以他與裝修材料生產廠家聯繫,當廠家知道他是個教授時,說了句實話:“甲醛、苯都是裝修材料生產過程中的基本輔料,我們沒有辦法解決,因為沒有替代品。我可以這么說,再過50年中國也沒有絕對的環保材料。”

市場上人們一談到吸附性的材料就只有兩樣東西:一是活性炭,二是分子篩。分子篩過於昂貴,不是普通人買得起的,所以,成如山認為只有從活性炭上做文章。

當年日本科學家也進行了活性炭成型的研究,但產品吸附值很低,並未獲得成功。因此,這個關並不好攻。但是他決定“拼下老命來攻這個關”。這意味著,不僅在於活性炭研究要解決的是一個跨學科難題,且耗資近千萬元。

試驗階段

當時市場上有很多活性炭,但成型的活性炭沒有。一般的都是粉末捏成的團兒。一去檢測問題就出來了,因為散狀的活性炭之所以吸附能力強,其一因為它有孔,但如果把它們做成塊,那些黏合劑就會把孔堵上,這樣一來本來散狀活性炭吸附值應在1000以上的就降到了不到200。其二未成型的活性炭雖然吸附值高,但容易吸水而失去對有害氣體的吸附作用。

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成型活性炭常常不是被燒過頭成了粉末,就是濕度不夠出現裂縫。直到最後他動員合作方將爐子進行了改造。

據成如山介紹,成型活性炭(金烏炭雕)研究首先要突破成型關,這必須要在分子吸壓成型上下工夫,然後再通過“三態交換技術”進行“再活化”。方案決定下來,他又邀請了數學博士劉成先生參加建模,實驗進展順利。到2000年11月,他們的實驗快要接近成功了,卻又出了意想不到的事情。成如山回憶往事時說:由於投資人李韜花費了太多時間參與實驗,長期不去公司。實驗又一次被迫停止了。於是我們找到原中南工大的胡石明教授,是科技局的副局長,當他聽到我們的匯報後,非常支持,想盡辦法為我們籌得了8萬元。實驗停止3個月後,2001年農曆正月初六,李韜問我若實驗繼續做完除科技局8萬元還需多少錢?我說大概還要60萬~70萬元,他說沒問題。幸運的是,化學家周建民、徐超伍也先後加入了我的實驗隊伍。我們的實驗於2001年5月26日全面結束,取得成功。這個時候,我才知道李韜的汽車與樓房都賣了。

科技人生

2002年3月,對成如山與投資人李韜都是一個難忘的日子。經過幾次穩定性的試驗後成如山認為可以投放市場了,李韜就拿著產品跑到北京中科院檢測,得出的數據與成如山給他的一樣。

李韜從小就學習了繪畫,於是就別出心裁地把黑乎乎的成型活性炭做了藝術加工。而金烏炭雕表層彩繪使用的是有吸附作用的矽化材料。

在央視“科技之光”現場,節目主持人正在同成如山教授一起做實驗,兩個玻璃燒瓶充滿同樣濃度的香菸煙霧,沒有放金烏炭雕碎塊的瓶子一直煙霧繚繞,放進金烏炭雕的瓶子,十幾秒的時間就變得清澈起來。旁邊是主持人在介紹這個成果。

面對成功,成如山說,不管是誰研究這個項目,最終走向市場才是成功。他還曾就此發了篇文章說,最後的真正贏家是成型活性炭。聞聽此言,使我們想到美國航天員在登上月球的那一刻說的話:登上月球,這是地球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人類對未知世界的追求是無國界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