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懷玉書院為上饒古書院之一,位於江西玉山縣城西北七十六公里處的懷玉山上。《方輿志》云:“天帝遺玉此山,山神藏焉,故名。”或云:“山有異光夜燭,因名輝山。”唐賈耽《華彝圖》云:“其山上乾天際,勢聯北斗,又名玉斗山。”唐證聖元年(685)建縣,因此得名玉山縣。唐大曆中(767-779),僧志初擔錫入山,創法海寺。今有誓坡石、志初岩(靈雨岩)、浴佛池、志初塔(被毀)等遺蹟。後來,汪端明、曾黃州、王安石等均有題詠。五代時,法海寺禪月大師貫休,於此完成十六羅漢手稿,今有洗墨遺蹟,宋趙章泉有“禪月詩僧古道場,山雄吳楚接華陽”詩句,清趙佑亦有《題洗墨池》詩。北宋學士楊億建精舍於金剛峰陽法海寺側,初名懷玉精舍,為儒宗進山之始,史稱其為“開山第一儒宗”。乾、淳間朱熹、陸九淵、呂祖謙、汪應辰等講學精舍舊址,有司及門人擴之,置田以供四方來學者,玉山之會,鵝湖之爭,傾動一時,自是精舍門徒日眾而名著。後人改名書院。懷玉(草堂)書院遂與白鹿洞、鵝湖並立於東江。朱熹在玉山留下了《玉山講義》卷,傳為朱熹手筆。並存有朱熹後來栽植的梨樹一棵,以及狐仙洞、狐氏墓等遺址、傳說。宋末兵毀,王奕與謝疊山同隱懷玉,復建草堂書院(又稱斗山書院)。至元,書院盡廢,院址及田皆為僧占。元至順間鄉賢王斗山、進士鄭伯飛(名頎)復之。建芳潤堂於玉琊峰足。明成化間僉事方中、知府姚堂、知縣汪瀅興修,因舊廬匾書院額,查復原田以奉祀瞻學,久之又廢,復為僧所奪。正德元年(1506)提學副使李夢陽恢復於芳潤堂之右,置田養士供祀。六年復遭兵毀僧據。嘉靖三十三年(1554)提學王宗沐等再次奪回,匾額“懷玉”,懷玉書院之名由此而始(據王宗沐《懷玉書院記》)。仿白鹿洞書院規制,中建崇聖殿祀孔,前為書院門,門前為泮池,左右有崇賢、報德二祠及居仁、由義二齋,後有堂與忠、信二號舍。置田3300餘畝,歲入租谷3300餘石以奉祀養士。次年,僧又來劫焚院舍,巡撫何遷檄按察使陸隱,置僧於法,頑梗斂跡。三十七年錢德洪受聘,翌年主持會講。東南數省王門弟子皆來赴會,一度成南方王學講學基地。《陽明全書》、《陽明年譜》均在此輯成。後學舍傾頹,知府姚體信主持修葺。萬曆七年(1579)張居正廢天下書院,懷玉書院在被禁之列。天啟四年(1624)廢於魏忠賢,田歸於僧。清初僅恢復奉祀。康熙三年(1664)推官黎士宏榜院額於城內端明書院故址,以志紀念。然在山者既已頹落,而在城者亦名存實亡。康熙六年(1667),知縣湘潭進士唐世征又修葺,並增祀汪應辰、呂祖謙、陸九淵,以四人皆曾講學玉山之故。康熙二十二年(1683),知縣諸暨余毓浩復增修。康熙五十二年,知縣錢塘沈景韓又重修葺,李光地與沈皆有記。乾隆七年(1742)邑諸生慨然興作。朱世榮、畢璋力排異議,告諸官而捐資就故址復之。先贖回原田。十二年、十五年,朱世榮兩次井捐銀1520兩,畢璋捐銀200兩,合力興修,恢復明代規制,上為朱子祠,兩旁為正誼、明德兩書樓,左為崇賢祠、居仁齋,右為報德祠、由義齋,並助在城書院膏火,撥租稅入山中。二十三年恢復城中“端明”舊名,“懷玉”則專屬山中。五十五年,同州李必聯捐建講堂於崇賢、報德二祠間,學政趙佑移芳潤堂額於其上。書楹:“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傾群言之瀝液;漱六藝之芳潤。”同治三年(1864)經管首士王永梓修葺。六年周以廉捐田助學。光緒末(1908),縣城設官立高等國小堂,將懷玉書院田租撥光,致使書院就荒。宣統二年(1910),王皋捐田及銀給高等國小堂,將懷玉書院田租及舊款撥回,宣統三年(1911),羅文昭書官立懷玉中學堂,兼設中學預科,並附設單級師範,王敬先任堂長。民國元年(1912),懷玉中學堂堂長易為張贊良。二年(1913),改設乙種實業學校,校長任琵源。三年(1914),復改設為縣立第二國小,校長周維翰。五年(1916),改設懷玉高等國小。十年(1921),改組縣立第三高等國小,並附設國民學校。民國二十三年(1934),國民黨部隊為圍剿阻截中國工農紅軍十軍團方誌敏所率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駐軍懷玉書院,其後被焚,懷玉書院至此盡毀。解放後,即懷玉書院舊址興建懷玉山墾殖場,後墾殖場遷懷玉山療養院。懷玉書院舊址今為銀行營業所、懷玉山墾殖場供銷社及懷玉醫院所在地。現存懷玉書院舊額照片一張,殘額一塊,“泮池”題刻一塊,“一勺泉”殘碑一方。
對聯
溪澗合流,在山時作琤琮,流嘗澤物;
朱陸講道,後人妄分脈絡,道本同源。
佚名題懷玉書院
修身誠意正心致知格物,先齊其家,孝事君,弟事長;
博學審問慎思肯辨篤行,果能此道,愚必明,柔必強。
清代白潢題懷玉書院
石韞玉而山輝;
水懷珠而川媚。
清代趙佑題講堂
傾群言之瀝液;
漱六藝乞芳潤。
清代趙佑題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