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學審問

博學審問

博學之,審問之,是《中庸·第二十章》中關於治學的名句,相傳作者是孔子後裔子思,該句意思是要廣博的學習,要詳細的求教。

基本信息

釋義

博:多;審:詳細。廣泛地學習,詳細地詢問。指求學時的態度和應循的途徑。

詞語分開解釋

博學: 1.廣泛地學習。 2.學識淵博。
審問: 1.詳細地問。謂在學問的探究上,深入追求。 2.引申指精審的見解。 3.詳細詢問。 4.審訊。 5.確實的訊息。

出處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這句話出自《禮記·中庸》 二十章。用比較簡單的解釋來說就是:做事要廣泛地學習,仔細地探究,謹慎地思考,明確地辨別,最後要切實地去施行。

因為自己沒有足夠的語言去表述,可又總不甘心,於是在轉了很久之後,最後覺得下面著段說明比較立體而且全面,故摘記於此:

這說的是為學的幾個層次,或者說是幾個遞進的階段。“博學之”意謂為學首先要廣泛的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喪失了,為學的欲望隨之而消亡,博學遂為不可能之事。“博”還意味著博大和寬容。惟有博大和寬容,才能兼容並包,使為學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進而“泛愛眾,而親仁”。因此博學乃能成為為學的第一階段。越過這一階段,為學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審問”為第二階段,有所不明就要追問到底,要對所學加以懷疑。問過以後還要通過自己的思想活動來仔細考察、分析,否則所學不能為自己所用,是為“慎思”。“明辨”為第四階段。學是越辨越明的,不辨,則所謂“博學”就會魚龍混雜,真偽難辨,良莠不分。“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

原文

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1〕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不幸而在窮僻之域,無車馬之資〔2〕,猶當博學審問,“古人與稽”〔3〕,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幾可得十之五六〔4〕。若既不出戶,又不讀書,則是面牆之士〔5〕,雖子羔、原憲之賢〔6〕,終無濟於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7〕夫以孔子之聖,猶須好學,今人可不勉乎?

譯文

一個人讀書做學問,如果不日日進取,就必定會一天天退步。(如果)孤獨地學,沒有朋友, 見解就會狹隘,難有作為。長時間住在一個地方,就會習慣那裡的世俗而不知覺醒。(如果)不幸處於窮困和偏僻的地方,沒有坐馬車的費用,仍要廣泛的獵取學問並詳細考究,(這樣)可以與古人會合(一樣),以知道學問的正確與否,差不多得到(學問)的十分之六七,如果又不岀門去,又不去讀書,則是象一個面牆的人一樣(對學問一無所見),即使是象子羔、原憲那樣的賢能,最終對國家是沒有幫助的。孔子說:“即使只有十戶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這樣講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樣好學罷了。” 憑孔子這樣的聖人,仍需努力地學習,這不是對今人的一種勉勵嗎?

注釋

〔1〕 “獨學”“則孤陋”兩句:語出《禮記·學記》:“獨學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陋(lòu漏):見聞狹窄。

〔2〕 資:費用。

〔3〕 古人與稽:語出《禮記·儒行》:“儒有今人與居,古人與稽。”稽(ji雞),考證。

〔4〕 庶幾:差不多。

〔5〕 面牆:比喻人不學習,就像面向牆壁而一無所見。語出《後漢書·和熹鄧皇后紀》:“今末世貴戚食祿之家,溫衣美飯,乘堅驅良,而面牆術學,不識臧否,斯故禍敗所從來也。”

〔6〕 子羔:姓高,名柴,字子羔,孔子的弟子。《論語·先進》云:“柴也愚。”朱熹《集注》:“愚者,知不足而厚有餘。”又云:“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朱熹《集注》:“言子羔質美而未學,遽使治民,適以害之。”原憲:又名原思,字子思,孔子的弟子。《論語·雍也》:“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

〔7〕 “十室”等三句:語出《論語·公冶長》。

〔8〕為學:求學問。

〔9〕窮僻之域:窮困偏僻的地方。

〔10〕審問:詳

〔11〕 篤:切實地;堅定

〔12〕思:思考

〔13〕辯:同“辨”,辨別

〔14〕行:行動,做;實行

〔15〕弗:不,表示否定

〔16〕措:擱置,終止

〔17〕問:這裡指求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