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匡一師

憶匡一師

《憶匡一師》是唐代李商隱所寫的一首七言絕句。清晨的鐘聲,把詩人帶到當年與住一師同在西峰時的情景中去。他們可能曾一處圍爐夜話,暢敘友情;也可能曾一起品茗吟詩,共賞佳句;也可能曾一道焚香鼓琴,敲枰對弈,……此時,香爐里煙火已盡,燃了一夜的燈燭逐漸暗淡,二人忘了時間長,忘了天氣寒,待到小童開門一看,啊,白雪鋪天蓋地,真成了一片銀色世界!這西峰松雪圖,讓詩人重溫了昔日相聚時的歡樂,飽含著詩人深沉的憶念之情。

基本信息

原文

無事經年別遠公,

帝城鍾曉憶西峰。

爐煙消盡寒燈晦,

童子開門雪滿松。

格律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本作的韻腳是:二冬;可"一東二冬"通押。)

無事經年別遠公,

○●⊙○●●○

帝城鍾曉憶西峰。

●○○●●○△

爐煙消盡寒燈晦,

○○○●○○●

童子開門雪滿松。

○●○○●●△

注釋

1. 匡一師:一作住一師,人名不詳。

2. 無事:無端。遠公,對東晉名僧慧遠的敬稱,這裡指匡一師。

3.遠公:即東晉廬山東林寺高僧惠遠(一作慧遠),是淨土宗的初祖。③ 鍾曉,曉鍾。西峰,指匡一師所住的山。

4. 寒燈晦(暗):是一個持續的狀態。

5.雪滿松(明):是一個耀眼的瞬間。

賞析

住一師是一個僧人。詩中用“遠公”來代稱住一師,可見住一師絕非平庸之輩,亦見詩人仰慕之情。無端而別,更使人悵恨。每天拂曉,宮中和各佛寺的鐘聲一齊長鳴,聲震全城。詩人由帝城的曉鍾,聯想到住一師所在的西峰佛寺的曉鍾,於是自然而然地想起相別經年的友人了。

接著,詩人重現了留存在記憶中最深刻感人的一個場景,含蓄地表達出對往日深摯情誼的追念。“煙爐銷盡”,寒燈晦暗,正是拂曉時佛殿的逼真寫照。小童推開出門,只見皚皚白雪,灑滿蒼翠的松枝。這兩句粗看似乎既未寫其人,也未寫其事,然而仔細吟味,卻是其人宛在,其事歷歷在目。

清晨的鐘聲,把詩人帶到當年與住一師同在西峰時的情景中去。他們可能曾一處圍爐夜話,暢敘友情;也可能曾一起 品茗吟詩,共賞佳句;也可能曾一道焚香鼓琴,敲枰對弈,……此時,香爐里煙火已盡,燃了一夜的燈燭逐漸暗淡,二人忘了時間長,忘了天氣寒,待到小童開門一看,啊,白雪鋪天蓋地,真成了一片銀色世界!這西峰松雪圖,讓詩人重溫了昔日相聚時的歡樂,飽含著詩人深沉的憶念之情。

集評

這首詩,境界極美,情致幽遠。清代田蘭芳稱此詩“不近不遠,得意未可言盡”,紀昀說它“格韻俱高”,都對這首詩極為讚賞。

清人田玉(香泉)評後兩句說:“只寫所住之境清絕如此,其人益可思矣。相憶之情,言外縹緲。”(《李義山詩集輯評》紀昀引)詩人的構思,確實是很高妙的。

作者簡介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縣人)。唐代後期,統制集團 內部黨派鬥爭激烈,而李商隱與當時劉黨、李黨都有關係,他年輕時受牛黨令狐楚賞識而中進士,後來又 被李黨王茂元招為女婿,因此牛黨認為他背恩負德。牛黨掌權後,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壓抑,鬱郁不得志 ,成了牛、李黨爭的犧牲品。46歲時死在滎陽。 李商隱的詩歌,有的抒發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託古諷今 的詠史之作,還有一類描寫愛情生活的無題詩,最為後代讀者所喜愛。他的詩有獨特的藝術成就,構思新 巧,辭藻華美,想像豐富,格律嚴整,風格婉轉纏綿。但有的作品傷感情調比較濃重,用典過多,隱晦難 解。有《李義山詩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