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
根據相關調查顯示,57.7%的受訪者表示選擇“慢就業”最主要的原因是“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其次是希望能夠“理性尋找發展方向,不願意在沒有找到方向前被具體工作束縛”,第三是“準備自己創業”,“考研”、“想做自由職業者”等理由也位居前列。因此充電、遊學、支教的隊伍越來越龐大,“慢就業”對豐富個人經歷、提升自身能力有一定的好處,有助於緩解眼前的就業壓力,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整日宅在家裡,不與外界交流溝通,什麼都不做,與社會格格不入,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慢就業族”脫離現實的心態。原因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總結出來主要包括三點:首先,大學生能力不足導致的信心不足,面對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內心牴觸情緒強烈,難以突破自身的障礙;
其次,90後的父母多為60後、70後,已經創造出比較殷實的生活環境,他們沒有很大的生活壓力,不必擔心不工作就沒飯吃;
再次,90後多為獨生子女,父母不忍心直接把他們趕出去工作。
觀點
“慢就業族”已經引起中國社會的廣泛關註:有網友表示支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世界那么大,出去看看也是一種學習。
批評的聲音則指出,他們是逃避現實的“啃老族”,在浪費自己最寶貴的青春年華。
還有中立的輿論認為,這不是新流行,對大部分畢業生來說是一個無奈之舉。
社會學家范和生指出,對待“慢就業”不該急著否定。時代不同了,人們對勞動、就業的理解和看法也會隨之發生變化。讓情感和身體有一定釋放的時間和空間無可厚非。而為未來發展釐清頭緒、打好基礎,更是換一種方式應對挑戰。當然,“慢”絕對不應成為蹉跎青春、迴避競爭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