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慈竹葉,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葉或卷而未放的嫩葉(慈竹葉)。慈竹(《竹譜詳錄》),又名:子母竹(任昉《述異記》),義竹、孝竹(《竹譜詳錄》),甜慈、酒米慈、釣魚慈、叢竹。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生於平地或低丘。分布四川、貴州、湖南、湖北、陝西。採集
全年可采。摘下嫩葉,曬乾或鮮用。藥用價值

產四川、貴州等地。
性味
《四川中藥志》:"味甘苦,性涼,無毒。"功用主治
①《草木便方》:"葉:治熱淋、尿血。"②《民間常用草藥彙編》:"葉:清心熱,治頭昏。"
③《重慶草藥》:"葉心:代茶飲,解煩熱,止煩渴,對腸胃燥結、熱瀉、墜脹、小便黃痛等症初起有效。"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2~3錢。選方
治初起濁症:慈竹心搗絨,合酒煨服。(《重慶草藥》)。部分藥用植物(一)
藥用植物,是指人類醫學上用於防病、治病的植物。其植株的全部或一部分供藥用或作為製藥工業的原料。廣義而言,可包括用作營養劑、某些嗜好品、調味品、色素添加劑,及農藥和獸醫用藥的植物資源。藥用植物種類繁多,其藥用部分各不相同,全部入藥的,如:益母草、夏枯草等;部分入藥的,如:人參、曼陀羅、射干、桔梗、滿山紅等;需提煉後入藥的,如:金雞納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