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孟郊(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縣)人。早年隱居河南嵩山。後兩試不第,直到四十六歲時才中進士。五十歲時任溧陽縣尉,由於抱負不得施展,便放跡山林間,吟詩度日,以致公務多廢,縣令便另委他人代行職務,並把他的俸祿減去一半,不久辭官回家。後經河南尹鄭餘慶的推薦,出任河南水陸轉運判官,晚年多在洛陽度過。憲宗元和九年,鄭餘慶再度聘他往興元府任參軍,攜家眷前往,病死在赴任途中。他為人耿介倔強,一生窮愁潦倒,所以他的詩大多是抒發個人的坎坷不遇和揭露世態炎涼。但由於個人的清貧生活而對勞動人民的疾苦有所體會,所以又寫了不少象《寒地百姓吟》、《織婦辭》等反映民間疾苦的詩。
著有《孟東野集》,存詩四百餘首。
原文出處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譯文
慈祥的母親手裡把著針線,
為即將遠遊的孩子趕製新衣。
臨行時她忙著縫兒子遠征的衣服,
又擔心孩子此去難得回歸。
誰能說像萱草的那點孝心,
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創作背景
孟郊早年漂泊無依,一生貧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住。這首詩就寫於此時。詩人自然不把這樣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于山水吟詠,公務則有所廢弛,縣令就只給他半俸。此篇題下作者自註:“迎母溧上作”,當是他居官溧陽時的作品。詩中親切而真淳地吟頌了一種普通而偉大的人性美——母愛,因而引起了無數讀者的共鳴,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
詩人仕途失意,飽嘗了世態炎涼,此時愈覺親情之可貴,於是寫出這首發於肺腑,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慈母的一片深情,是在瑣瑣碎碎點點滴滴的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擔心兒子遲遲難歸,所以針針線線,細細密密,將愛心與牽掛一針一線縫在遊子的衣衫之上。
作品鑑賞
有沒有母愛,向來是人們(尤其是童年)衡量幸福的重要內容。這不僅是因為母親是生育的恩人,更重要的是有著一份博大而深厚的母愛的溫暖才使人感到幸福甜蜜。《遊子吟》就是抓住了這一博大而深厚的感情,表現了人們共同的感受,所以才使得這首詩成為歷代傳誦的名作。“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詩一開頭就在讀者面前展現了一位正在忙做針線的慈母形象。這裡詩人雖然沒有描畫母親的音容相貌,但是一位勤勞慈祥的老人形象卻清晰可見。這位老母親頭髮白了,眼睛花了,臉上滿布皺紋,她正默默無語,一針一線地給將要外出的兒子縫補衣衫。這線是慈母手中的線,這衣,是遊子身上的衣,詩人特意拈出這個極平常而又最足以表達母子之情的場景,把母愛一針一線地密織在遊子的衣衫上,使人覺得異常鮮明突出。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是母親內心情感的坦露。兒要離娘遠遊,母親捨不得兒走,但為兒子的前程又不得不叫兒走。此時母親的心情是複雜的,是留戀牽掛?還是疼愛酸苦?仿佛什麼都有,於是老母把這千滋百味的感情都揉合在一針一線上。“密密縫”三字,凝結著母親對兒的無限疼愛和深情;怕兒在外無人照料,衣單身寒。擔心兒外出後一年半載回不來,使在家的老母日夜掛念。僅僅兩句詩,把母親對兒子的一顆拳拳之心,寫得非常真切感人。
最後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以反問的口氣寫出了遊子對母愛的感恩不盡。春天的陽光溫暖大地,小草破土而出,在陽光的哺育下,茁壯成長。這陽光對小草的賜予,正如母親對兒女的恩澤,是豐厚得無以報答的。這就把母愛的偉大與深沉很形象地表達出來,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母親對兒女的慈愛,表現在方方面面,可謂無所不在。然而這首詩卻只選取了母親為遊子縫製衣衫的一個普通場景,以小見大,表現了母愛的至深博大,從而使人得到的印象更為具體、真實。而這,正是詩人運筆的巧妙之處。
意思:慈祥的母親手裡拿著針線,縫製著衣服給將要出外遠遊的孩子。在孩子出發前夕,慈母還在細心地一針一線縫著,心裡卻恐怕孩子會很遲很遲才回來。誰又說孩子幼小的心靈,能夠了解慈母的苦心,能夠報答那象春天三月的陽光那么溫暖的愛呢?
導讀:提起頌揚母愛的詩句,孟郊的遊子吟可說是唐詩中的代表作。
在短短几句中,將母親對即將遠遊的孩子的不捨刻劃出來。一直到孩子臨行還忙著替孩子縫衣服,雖然時間緊逼仍然一針一線一絲不苟。表面上母親專注地縫製衣服,內心卻不斷擔心孩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雖然如此,為了不讓孩子擔心,母親只有把自己的擔心和不捨藏在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