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背景
德國著名眼科專家理察-芬克教授在2011年8月《歐洲神經科學雜誌》發表的一篇題為《藍光嚴重威脅視網膜神經細胞》的報告中也許可以答案。該報告指出,LED燈、手機、電腦LED螢幕等發出的光裡面含有大量不規則頻率的藍光,其中的高能短波段藍光可以穿透晶狀體直達視網膜,使視網膜產生自由基,導致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衰亡,讓光敏細胞因缺少養分,從而產生視網膜黃斑病變,擠壓收縮晶狀體造成近視等視力損傷。在信息化時代快速發展的步伐中,越來越多消費者的生活都或多或少被智慧型手機占據著,因為隨著它的更新換代,技術和功能的支持越來越高要求,為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帶來了不可抗拒的便利。但是往往好的事物都有兩面的,俗話說得其利必得承受其弊。藍光危害是不容忽視的,事實也證明上班族每天對電腦超3小時,90%有眼睛乾澀現象,手機黨除了刷微博、還有上人人網、QQ,有時候還看小說,也“刷”出來了“眼疲勞”。總之感到眼睛疲勞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了。在此形勢下,手機、iPad螢幕的保護眼睛健康的防藍光膜更加成為人們迫切需求。
藍光傷害
藍光是電腦和手機等的LED螢幕產生的光線,是可視光範圍中能量最高的光,波長在380nm~480nm之間,其中對人眼傷害最大的波長是430nm~470nm。最新的研究顯示,藍光能夠穿透角膜和晶狀體,到達視網膜,因此誘發眼睛疲勞,生物鐘紊亂等影響。藍光除了對眼睛有危害,造成眼睛疲勞酸痛,還會對人體造成其他的傷害,比如:
1、發胖
夜間面對發出藍光的手機和電腦超過3小時,人體就會飢餓,部分原因是視網膜接受的藍光信號傳到大腦,大腦認為白天已開始,人體需補充能量。即便當晚正常吃晚餐,飢餓感還是會令人進食額外的食物和零食,導致發胖。
2、增加患癌幾率
研究發現,經常使用電腦的女性夜間工作者罹患乳癌的機會比其他女性高17%,護士的患癌風險也可能增加。研究員說,可能是藍光抑制了褪黑素在夜間的分泌,增加了雌激素的分泌,在每3例乳癌中,有2例與雌激素有關。
3、兒童更焦慮
青少年受光線的影響比成年人要大。實驗證明,夜間接受光線較多的幼鼠因荷爾蒙皮質醇分泌增多,更容易出現焦慮症狀。更有研究顯示,46%的成年人在夜間接觸藍光後褪黑素分泌減少,但兒童的數字是88%。
4、增加2型糖尿病患病幾率
研究發現,人們如果在睡前4小時處於強光環境下,患2型糖尿病的幾率增加50%,並且燈光越強患病幾率越大。研究人員推測,人體生物鐘可能在控制人體血糖方面發揮某種作用。
5、增加抑鬱幾率
實驗證實,夜間長時間暴露在弱光下的女性倉鼠,血液中關聯受傷的蛋白質會增加,而這種蛋白質通常與抑鬱相關。
6、白天睏倦
日本筑波大學研究員讓一組成年男子在睡前接觸2小時藍光,另一組不接觸光線,兩組人睡眠時間相同。結果顯示,第一組第二天多人表現睏倦,新陳代謝減慢,顯示藍光對生物鐘造成影響,導致啟動新一天活動的能力降低。
材料工藝
採用日本進口1000層納米防藍光PET光學薄膜(並不是表面防藍光塗層工藝)阻隔原理
“愛眼”防藍光膜是通過納米多層積層對螢幕藍光進行干涉反射、折射、透過、吸收原理,切切實實能夠使保護膜本身具有防藍光的功能。最重要的技術參數是能夠控制最高能量藍光460nm波長的阻擋率在30%。功效特點
通過阻擋LED螢幕發出來的藍光,可使高強度藍光減少了30%,減輕對眼睛的刺激,減緩眼疲勞。與電鍍和塗布產品相比,“愛眼”防藍光膜具有更有效的阻隔藍光、透光率高、不改變LED原有色彩的飽和度等特點。辨別方法
愛眼防藍光膜的基本特徵:1、正常情況下在30度的角度去看是無色高清的。
2、貼在白色手機顏色略帶微黃(藍光比例減少),貼在黑色手機呈現淡藍紫色;
3、光照下會呈現淡藍紫色;
4、透光率不得低於90%,一般都在93%以上;
5、使用防藍光膜後螢幕顏色不失真,也就是不影響畫面質量。
創新發展
把納米防藍光薄膜製成雙面光學膠,也叫藍光AB膠,貼合到手機鋼化玻璃膜上,實現既可以保護手機,也可以保護眼睛的雙重功能。目前這種獨特的產品結構工藝,“愛眼”是走在行業最前沿的。以手機防藍光膜為切入點,同時延伸到平板電腦、LED學習檯燈、學習機等領域。同時專注於開發兒童學習機防藍光專案,即把防藍光薄膜植入平板背光模組(內螢幕保護),從而實現從源頭有效阻隔藍光,為光學PET防藍光薄膜材料行業開闢出一條全新的產品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