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愛樂之友交響樂團是由來自全國16個省區市、香港特別行政區和部隊系統中的高級知識分子、高級官員和高級將領,組成的業餘交響樂團。“愛樂之友交響樂團”的倡導者是李嵐清。“愛樂之友交響樂團”秉持冼星海“使中國音樂化”的理想,旨在激勵更多的人關注和推廣高雅音樂文化,讓年輕一代從傳統的經典音樂當中得到更多的感悟和啟迪,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貢獻。
樂團能演奏的樂手共有97人,此外還有141名合唱團成員。合唱團是2012年7月18日成立的,團長是原北京市委宣傳部長蔣效愚,外交部長楊潔篪、解放軍總醫院原院長郭渝成、教育部原副部長韋鈺都是合唱團的成員。
組建過程
李嵐清任國務院副總理期間分管科教工作,退休後仍關心教育,希望推動古典音樂在中國普及,自己還編寫了一些樂曲。2012年春節前,他與葉小文、周樹春等人商量組建一個高級幹部樂團,以期為普及交響樂做些努力。
2012年3月11日,在唐建平(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鑒真東渡》的編曲)的個人交響樂作品音樂會上葉小文他們演奏了《鑒真東渡》和李叔同的《送別》。他們當時給樂隊取了個名字“幹部愛樂之友小樂隊”,這就是“三高”樂團的雛形。這次演出後,正式組建樂團被提出了,葉小文擔任團長。
當時正是全國兩會召開期間,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劉雲志也知道了這個事,但沒有進一步了解。兩會後,作為貴州交響樂團名譽團長的劉雲志4月到貴州排練,一次早餐期間,在下榻的酒店偶遇葉小文。當時葉小文正在到處找人,說必須要找業餘的,專業的不要。
葉小文在貴州看了劉雲志的演奏,並商量了樂團藝術總監人選。劉雲志向葉小文推薦了國家大劇院音樂總監陳佐湟任樂團的藝術總監,他自己擔任總監助理。葉小文與其他幾個人商量後,採納了劉雲志的建議。最終,陳佐湟答應擔任樂團的藝術總監。
2012年5月,樂團的組成人員基本敲定,幾十個部級幹部也陸續被“發現”。
樂團成員
愛樂之友交響樂團團員都是高級知識分子、高級官員和高級將領。
目前已知的樂團成員包括:
韋鈺,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國家教委副主任,教育部副部長。
景海鵬,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太空人,大校軍銜。2012年6月16日,與劉旺和女航天員劉洋組成“神九”飛行乘組,執行中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
王榮,現任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
葉小文,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
夏小湯,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副教授。
儲曉剛,國家質檢總局檢驗科學研究所所長。
巴特爾,內蒙古自治區主席。
周樹春,新華社副社長。
陳家寶,南京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杜耀峰,陝西日報社社長。
韓正,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任上海市委書記。
段輪一,湖北省原副省長、現省政府資政。
何志平,香港民政事務局前局長。
金文雄,廣電總局收聽收看中心主任。
葉志明,上海大學副校長。
楊慧林,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
龐中華,書法家,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
排列安排
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副教授夏小湯擔任了樂隊的排練指揮。
由於樂團成員都分布在全國各地,而且很多成員平日公務纏身,難以集中排練。因此樂團採取的是在各地分聲部排練的辦法,哪個地區哪類人才多,就排練哪個聲部。比如提琴一部在北京排練,提琴二部在上海排練,管樂和打擊樂就在南京排練,在各地都找了助理指揮或是分指揮。正式演出前,再進行幾次集中排練。儘管採取分部訓練,樂團也難以像專業樂團那樣按時訓練,一般都是每過兩三周,在周末排練一回,國慶長假也充分利用了起來。
樂團的排練也得到有關單位的支持。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中央黨校、北京萬壽寺老幹部活動中心、中央音樂學院都在場地方面提供了支持。
演出活動
2012年12月21日,樂團在國家大劇院進行了最後一次匯報演出,江澤民、李嵐清、吳儀等前任中央領導出席觀看。
2012年12月22日,“愛樂之友”交響樂團、合唱團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進行了現場演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聲出席,各國駐華使節、在京文藝院團代表、北京市大中國小校教師代表也觀看了演出。音樂會演出了2個小時。
與其他音樂舞台不同的是,這次音樂會沒有使用傳統的樂譜,而是首次使用了我國自主研發的電子樂譜。演出曲目包括春節序曲、沉思、蕭士塔高維奇第二圓舞曲、莫扎特G大調弦樂小夜曲、劇院魅影、藍色多瑙河等諸多世界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