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 愛心文化” 以“愛”為核心,是對我國“仁愛”思想的繼承。“仁愛”歷來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重要內容,它提倡人與人之間應互相關心、互相尊重、互相友愛、互相幫助。仁愛觀念是中國傳統道德的“立人之道”,是儒家道德的核心精神。而“愛人”則是孔子關於“仁”的道德原則的第一要義。按照孔子的說法,“仁者”的含義就是關心人、幫助人,以幫助他人作為自己的最大快樂。孟子發展了孔子的“仁愛”思想,提出“親民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的道德觀,強調厚德載物的精神。因此儒家的仁義之道就是愛人。這種精神就是貫穿古今的人道主義精神,就像孫中山所說的仁愛“是中國的好道德”,對人對事“都用愛字去包括,這種中國固有精神應該發揚光大。”毛澤東在談論到孔子的智仁勇思想時曾指出:“仁象現在說的‘親愛團結’”(《毛澤東書信選集》)。他在《為人民服務》一文中,也特彆強調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中華民族這種道德傳統和深厚博大
的“愛”正是今天互幫互助、助人為樂和為維護社會利益、人民利益而不惜犧牲自己利益的精神源泉。用我們萬里人的話來說,就是“要創造一種關心他人,接納他人,對周圍的一切心存感激的心態”。可見“綠色萬里”、“愛心文化”就是對“仁愛”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當然,這種“仁愛”思想有其歷史局限性,所以,在繼承這種“仁愛”思想時要注意批判和改造。在培育“愛心文化”的時候,不僅要注重對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繼承,更要結合時代要求,以社會主義的道德標準來培育更完美的道德體系。
現代理解
現在的“愛心文化”以“愛”為核心,以“尊重、理解、關懷、熱愛”為基本內容,發揚“自愛、自尊、自強”的精神,以“尊重他人、理解他人、關心他人”為基本要求,以“愛集體、愛社會、愛祖國、愛人類”為自我道德責任感。
相關
高校愛心文化建設探索和實踐愛心文化是高校校園文化核心組成,愛心文化建設是高校德育的主鏇律。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建設和諧文化的重要任務,體現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新認識,適應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的要求。在構建高校和諧校園文化中,愛心文化以其普世的道德教育價值,無疑應是高校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組成。但愛心文化建設如何緊扣學校實際、貼近學生生活、符合教育規律,是當前高校建設和諧校園文化必須認真研究與探索的話題,也是高校構建和諧校園的主要任務。
高校愛心文化建設,其主體是學生,必須充分發揮學生主體能動性,把教育的活力、建設的動力源自學生個體的道德自覺。
1.在機制上,確立以貧困生教育援助為重點的雙向教育機制和引入社會資源形成合力的愛心文化建設工作機制.
高校的中心工作是育人,愛心是育人之本。貧困生是我國高校中的弱勢群體。特別是隨著社會貧富懸殊的加大,短時期內難以消除社會貧困現象,這直接導致相當數量高校貧困生的存在。因此高校貧困生群體是當前高校育人任務中特殊關注的群體之一,對貧困生的關心、愛護和幫助引導是高校的重要任務。但長期以來,高校在對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的援助過程中,還在一定程式上存在著援助對象不盡準確,援助主要集中於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中的優秀群體;援助內容主要局限於經濟援助,相對忽視了其他援助;缺乏對貧困大學生的感恩教育,受援不感恩較普遍存在等現象。只有以學生認定為主體,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的認定;輔以廣泛組織與動員全校師生員工及社會各界人士參與愛心奉獻的愛心文化建設工作機制。在內容上強化非物質援助,把思想教育、學業、心理援助等納入對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的援助體系,促成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健康成才。在範圍上充分發揮教育援助各方主體性,形成多向教育機制。《方案》的實施,充分調動了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自身主體性,實現由感受愛心到奉獻愛心的延續;調動了各方參與者的主體性,推動愛心道德實踐;同時也調動了教育援助組織者的主體性,促成援助者與受援者的互動感染教育。
另一方面,積極引入社會資源,形成校內外愛心文化建設大合力。愛心文化建設,不能僅僅局限於學校內部,在這點上,我們一方面以青年志願者活動為載體,面向社會,多樣化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大手牽小手”心連心活動、“走進社區,關愛孤寡老人”志願服務、“愛心送聯考黃絲帶”等活動,將愛心文化活動向社會延伸,影響並引領社會風氣,推動與促進地方精神文明建設。在“走出去”、服務社會的同時,我們也通過“引進來”的辦法,積極調動社會各界參與學校愛心文化建設,如社會人士積極援助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社會企業進入校園開展愛心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把學校與社會聯結成愛心文化建設共同體,不僅是愛心教育的共同體,共同促進愛心文化建設活動深入開展。
2.在陣地上,以愛心社為愛心文化建設的主陣地,以愛心文化活動為主要載體,積極推進愛心文化建設
文化建設需要陣地,沒有陣地,愛心文化就失去了依託。為此,我們通過成立“愛心社”,並以“愛心社”為主陣地,以“愛心社員”為愛心文化建設的生力軍,以此凝聚各方參與愛心文化建設的力量、匯集資源,保證了愛心文化建設的有序開展。僅僅有了建設的陣地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開展一系列愛心文化主題活動,以充分激發學生內在的主觀能動性。沒有活動,沒有主客體的相互作用,個體的發展也就無從談起。為此,以“愛心社”為主體,在校園內開展了許許多多愛心奉獻活動:如為身患重症的同學組織愛心募捐活動,舉辦愛心徵文大賽、“貧困大學生教育援助論壇”,“網路風雲盛典”、“感動校園十大真情故事”評選活動,不定期舉行的愛心專場文藝演出等,通過這些愛心教育活動,營造了濃郁的愛心氛圍。很顯然,文化比教育更具有張力和感染性,愛心文化建設如果僅僅停留在愛心教育活動上,那是一種淺層次,不符合大學生思維特點和心理特徵,因此,高校愛心文化建設的關鍵還在於把愛心教育活動賦予文化特質,給予文化內涵,上升到文化層面。其對學生成長成才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才能發揮最大的功效。為此,我們以愛心教育活動事件為原型,通過提煉、升華、創作等方式,精心打造愛心文藝作品,用愛心作品去鼓舞人、感染人、引導人、激勵人,努力形成厚重的、獨具特色的愛心文化氛圍。如以社會幫助白血病患者為藍本創作了音樂劇,以師生關愛貧困生為原型創作了話劇,以“大手牽小手”志願活動為素材創作了愛心舞蹈,以奉獻愛心自身經歷創作了愛心DV作品等等,給愛心教育注入文化特質,也為愛心教育營造了濃郁的氛圍。
3.在形象上,運用CI理念,對愛心文化建設進行形象設計
我們認為只有良好的愛心形象,才能有效實施愛心教育、引導參與愛心活動。為此,我們引入CI理論,對“愛心社”形象從理念、行為與視覺識別進行全面設計。一是我們在全校範圍內開展愛心理念徵集活動,通過嚴格評選,確定了“幫助別人會讓自己更快樂”為愛心社的愛心理念。二是我們全面制定“愛心社”行為管理規範:愛心社成員實行義務工作制;愛心社各級負責人不作為學生幹部,不參與學校“優秀學生幹部”的評選;愛心社精心組織愛心捐贈、義賣以及收集寶特瓶等活動,多渠道籌集愛心基金;學校為愛心社提供基本辦公經費,對愛心基金實施嚴格財務管理和監督,確保每一分錢均用於貧困學生等等,確保愛心援助工程的純潔性。三是設計“愛心社”社徽,規範《愛心捐贈證書》文本樣式;約請社會知名人士題寫“愛心社”社名,創作“愛心社”社歌,舉辦以“落淚是金”專場文藝晚會等等。通過CI設計,為進一步提升“愛心社”形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愛心理念不僅為廣大師生接受,並逐步成為越來越多師生自覺的行為選擇。通過上述實踐探索,以“愛心、奉獻、感恩”為內涵的愛心文化在我校得到有效構建,並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生動現實和精神生態,學生參與愛心奉獻的主體能動性充分啟動,校園文化建設內涵進一步豐富,和諧校園文化開始顯現,一個團結友愛、公平正義的和諧校園景象。愛心在傳遞進一步濃郁、升華愛心氛圍,形成大德育良好態勢。
1.愛心文化建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內在的主觀能動性。愛心本身具有極大的教育性與感染張力,奉獻愛心必須源自學生內部。學生不僅是受教育者,而且通過他們積極主動地設計愛心活動,也促使他們成為教育者。所以,就愛心文化建設而言,應當樹立“人人都是教育主體、人人都是受教育對象”的理念,要感召學生自覺實踐愛心行動,不能外在強力施加,也不能單方強調,否則會事與願違。
2.愛心教育活動必須加強文化性建設,上升到愛心文化層面,才能真正形成愛心氛圍,反過來也促進愛心文化建設的進一步開展。如果愛心活動沒有文化性,那么這樣的愛心教育活動就沒有生機與活力,就停留在僅僅就活動而論活動狀態,不符合大學生的思維和心理年齡特徵,其實效性必定受到影響。因此,增加愛心活動的文化性,並在全校範圍內形成濃郁的愛心文化氛圍,會讓身居其中的成員自覺受到薰陶,感染愛的氛圍,在無形中產生愛的行為。
3.愛心文化建設必須要有平台和載體,沒有平台或載體,愛心文化建設無從開展,也無從依靠。用一個相對規範管理、運作透明的愛心文化組織,是進行愛心傳遞的關鍵。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有曾經受助的學生想回饋愛心,但無這樣的平台或載體,那他的想法只能落空。所以愛心社這樣的高校愛心文化活動組織,應當成為高校學生社團中相對比較固定的常設社團,以利於愛心文化的建設。
4.愛心文化建設必須延伸到社會。高校的三大功能之一就是服務社會,單從文化層面上講,高校的校園文化應當引領社會文化潮流,具有示範性和先進性特徵。愛心文化建設在當下中國精神文明建設進程中,具有十分獨特而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因此,充分引導社會力量介入高校愛心文化建設,既有利於形成大德育氛圍,更有利於引領社會之風氣。所以,要通過學校愛心文化的感召,引領社會各界積極投身於愛心奉獻中,實現政府、企業與學校一起,在愛心文化導向性的薰陶下共同承擔起對學生的幫扶責任,為構建和諧社會奏響了新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