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2013年11月15日,國家天文台組織召開了國家空間科學 先導專項背景型號項目“愛因斯坦探針衛星(Einstein Probe)”的科學論證啟動會,暨第一次科學工作組會議。國家天文台領導、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論證中心領導、來自國內多家天文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的高能天體物理與時域天文領域的專家學者、項目組成員共50人出席了會議。
2016年12月1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召開新聞發布會透露,繼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實踐十號返回式科學實驗衛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並取得初步科學成果後,我國“十三五”空間科學任務現已全面啟動,爭取在2020年前後,發射愛因斯坦探針(EP)、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ASO-S)、全球水循環觀測衛星(WCOM)、磁層-電離層-熱層耦合小衛星星座探測計畫(MIT)、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衛星(SMILE)等多顆科學衛星,實現我國空間科學衛星系列的持續、健康發展。
2017年11月14日,中科院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空間科學”結題總體驗收會透露,包括愛因斯坦探針衛星在內的多顆科研衛星將在2021年前後發射升空。
性能特點
愛因斯坦探針衛星的有效載荷包括一台大視場(60°×60°,立體角約為1球面度,即全天十二分之一)的軟X射線(0.5~4keV)寬視場X射線望遠鏡(WXT)和一台視場約為1°×1°的深度後隨X射線望遠鏡(FXT)。WXT能同時覆蓋十二分之一的全天。由於在大視場全天監測中首次採用國際上已實現了的X射線MPO龍蝦眼聚焦成像技術,探測靈敏度和巡天捕獲能力Grasp(探測有效面積與視場的乘積)比以往和目前的設備高1-2個數量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