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政橋

惠政橋

惠政橋,位於江西新幹縣縣城門外,於宋元符三年籌建,高四十七尺,闊二十八尺,長二十一丈,起三拱,由蘇東坡書題的橋名。是江西古代南北交通的重要橋樑之一,也是江西宋時較大的拱橋之一。

基本信息

游洋惠政橋

惠政橋位於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游洋鎮游洋街北面,橫跨在游洋溪上。據橋碑記載,最早的惠政橋是在南宋隆興二年(公元1164年)由興化知縣陸楠倡建,橋上還建一座
惠政橋惠政橋
亭。落成時,正逢朝廷派一巡撫到興化縣巡視,巡撫在橋亭中休息,知縣陸楠就請巡撫為橋命名,巡撫揮筆即書“惠政橋”三字,以示用惠政治理之意。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監生陳大勛、陳攀龍、林朝堂等人集資重修,惠政橋始成今天規模。
古代惠政橋是用花崗岩條石砌成的單孔石拱橋。橋長五丈、高五丈、寬一丈二尺。橋面鋪有石級,兩側置石欄桿。橋頂高出兩端路面二丈余,所以有“橋頭看不見橋尾”之稱。整座拱橋造型奇特,象一輪彎月高懸在清澈的游洋溪上,故譽“彎月出水”。惠政橋不但美觀,而且十分牢固。因橋是單孔高拱,所以流水量大,水流衝擊力弱,歷經七百多年而不廢。即使象一九五八年游洋橋兩岸的數百畝良田,幾十棟房屋均被洪水吞噬的特大洪災,惠政橋仍然完好無損。但世事難料,1999年10月9日那場千年不遇的特大山洪卻把惠政橋吞噬了,2000年4月在仙遊縣人民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在古代惠政橋原址上又建成了一座新惠政橋。現在惠政橋已列為縣重點保護的文物之一。

邵伯惠政橋

惠政橋原名隱棠橋。東晉謝安在江都市邵伯一帶築埭治水時,事必躬親,常常往來於邵伯等地察看地形,經常行走在梵行寺的隱棠橋,與百姓、僧人調查了解,研究根治邵伯水患的良策。謝安去世後,人們為了懷念勤政惠民的謝公,將隱棠橋改名為惠政橋。

新乾惠政橋

新幹縣城南門外的金川河上,有座二墩三孔的石拱橋。它建於宋元符三年(1100年),據《新淦縣誌·卷一》載,“橋高四十一七尺,闊二十八尺,長二十一丈,起三拱,上履以長亭,衛以欄循。”這就是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命名並書題的惠政橋。
蘇軾(1036—1101)字子瞻,自一號東坡。宋嘉佑元年進士,官至翰林學士。一生仕途坎坷,幾度遭受貶滴。宋紹聖元年(1094年),復貶滴惠洲(今廣東惠陽縣),並以六十三歲的高齡遠徙瓊州(今海南島),受盡顛沛流離之苦,身心遭受嚴重摧殘。元符三年(1100年)遇赦返京,由梅嶺入贛,順贛江北歸,行抵廬陵,有吉州司法參軍謝舉廉(新乾人),與其有深交。來到他下榻的驛站拜訪,談話間,請求他為新幹縣興建的大石橋寫篇橋記,他沒有應允。當船抵新幹縣城時,迎接他的知縣竟是同窗好友張好古(江西南康縣人),老友相逢,情重意深,相邀敘舊。當船由贛江駛入金川河時,縣城百姓千餘人,佇立岸旁,齊聲呼喚,請求蘇軾為新橋命名題字。蘇軾見此情景,深為感動,只覺群情難卻,便在船艙里揮毫寫下了“惠政橋”三字。隨後,由橋工鐫刻在橋的中拱石壁上。三個五寸見方的蘇字便這樣留存於新乾。據傳,由於蘇軾行色匆匆,一路勞頓,加上三次貶滴後,身體贏弱,精神憂鬱,手顫神衰,又是迫促而成,故字型瘦弱嶙峋,真是“見其字如見其人”,但蘇筆之力仍然歷歷可辨。只是橋經歷代多次維修,刻字之石藏之何處,未可知否,但“惠政橋”之名,卻一直沿用至今。
近年來,惠政橋已被列入縣文物保護的古建築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