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政大橋

惠政大橋

惠政橋位於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游洋鎮游洋街北面,橫跨在游洋溪上。據橋碑記載,最早的惠政橋是在南宋隆興二年(公元1164年)由興化知縣陸楠倡建,橋上還建一座亭。落成時,正逢朝廷派一巡撫到興化縣巡視,巡撫在橋亭中休息,知縣陸楠就請巡撫為橋命名,巡撫揮筆即書“惠政橋”三字,以示用惠政治理之意。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監生陳大勛、陳攀龍、林朝堂等人集資重修,惠政橋始成今天規模。

基本信息

簡介

惠政大橋建於乾德二年(964年),時稱善勝橋,通剡橋。宋大觀年間重修,改名為惠政大橋,初系木橋,上覆橋屋經商。後一次大修於同治八年(1969年),橋墩依舊,改為二洞石橋,長五十二米,闊九米。1936年修建為水泥橋面。現仍修為雙層廊式橋,可行人,又可經商。建造原因宋代以前,縣江的流水就在不斷地流啊流。它流經瓦窯畈、黃泥土勘、大竹園(現桑園新村、南山新村),直達大橋鎮。奉化人,自從有了這條經年不息的縣江流水之後,不僅整年能吃到好水,且村婦們的洗滌之類也十分方便了。溪上還有許多捕魚的小舟和載物的舢舨,悠悠地來往於溪上。這些小舟,上通寧波,下達尚田、廣渡。當時鎮東、鎮西,均有小型的商店,大堰、董李、萬竹下來的山貨眾多,然而中間有溪相隔,來往貨物只得用過渡的船隻,十分不便。所以老百姓提出:鎮東、鎮西,必須建造一座橋樑。

建造過程

據載,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奉化在士紳們的籌劃下,發動全民出錢、出物、出力,建起了一座木質平板大橋,名曰“善勝橋”。由於木質橋樑,易破、易爛,經不起時間的考驗,故在大觀年間(1107年)就進行了重修。當時為了滿足老百姓的趕集,不僅重修了木質的橋身,還新建了橋屋。據說這次建橋十分重視質量,專門請了一位“風水先生”,擇吉動工。竣工後,還辦了酒席,邀請著名人士取名為“惠政大橋”。

修建記錄

至1869年即同治八年(離北宋大觀年間有700餘年,想必中間曾有幾番修建。但無史料可證,作者也不便表述。)儘管惠政大橋的橋身尚在,但畢竟年數已久,許多部位搖搖欲墜。當時,有許多有識之士提出要造兩間拱形石橋,並加固橋墩,拓寬橋面,橋上仍要重建橋屋,給鎮上商賈、小販在橋上開設店鋪之用。方案一定,造橋的工程會立即成立,選出了一名有威望的士紳,擔任工程會主任,下面配備了若干名“幫手”,擇吉行動,是年得以建成。
1935年1月此橋遭火毀,翌年改建為石砌墩台鋼筋混凝土橋。由留美建築博士方孝陽先生設計。橋為拱形,不再設橋屋,淨空高度9米,長44.5米,寬8.5米,兩邊有水泥橋欄護呵,護欄正中“惠政大橋”四字乃于右任先生親筆所書,“大橋鎮”也因此而得名。幾十年來,此橋為當地百姓的生活帶來了不少便利,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2000年,在水利部門的大力疏浚、拓寬、整修縣江中,當地黨和政府考慮到縣江沿岸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為了防洪、泄洪需要,同時也是為了適應當地的經濟發展和城市景觀的需要,在聽取廣大市民意見的基礎上,耗資千萬,對“惠政大橋”進行了重建。重建後的“惠政大橋”由拱橋改為平橋,仍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全橋長76米,寬44米,增加了橋墩,加強了泄洪、排洪能力。橋上又重建了兩排雙層商樓,還築了兩條走廊。商樓中間並築了六間鳳角凌起的“休閒樓”,樓比商業房又高出一層,樣子頗為壯觀,既可眺望縣江流水之美景,又可鳥瞰兩岸市容之景貌。這項工程於2002年完工,無論其從實用價值或者從美學角度來說都深得奉化市民的歡迎和讚頌,是市民休閒、觀光、購物的好去處,成了奉城亮麗的一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