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崑曲,亦稱崑劇,在中國的文化史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是明清兩代的代表戲曲。作為“人類口述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崑曲也是中國戲曲中美學成就最高者。《悲歡集》精選在國外經常上演的9種崑曲,共26出戲,包括《牡丹亭》、《長生殿》等,譯成英文,以英漢對照形式出版。這部崑曲選劇英譯,一個重要特點是譯自場上演出本,以流暢、淺顯、優美的文字把崑曲經典展現在英語國家的讀者面前;而英漢對照形式出版,既可以讓很多讀者借著一個美好的故事完成兩種語文的雙向欣賞,又可以為一些中國古典戲劇的出國演出作一種翻譯方法上的參考。
作者簡介
汪班,江蘇省連雲港人,台灣淡江文理學院外文系學士,美國西東大學文學碩士。
現任聯合國語言部中文教師,紐約華美協進社資深語言文化教師,紐約崑曲社顧問兼首席翻譯,等等。自1969年先後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等校教授中國語文與中英翻譯,並以英語教授有關中國文學課程。
1988年,以中譯《成長路》一書獲中國台灣文協文學翻譯獎。
2003年,獲紐約市政府頒發“對文化有特殊貢獻最傑出公民獎”。
媒體推薦
這個人必須精通中國古典,精通得能夠自由表述;這個人又必須有純熟的英語能力,純熟到讓西方觀眾一聽就產生感應;這個人還必須充分了解戲曲表演,知道什麼樣的表情動作最適合配上什麼樣的語言。這個人就是汪班先生。
——余秋雨
這部崑曲選劇,一大特點是譯自場上演出本,好讀好看。演出本的譯文,首要條件是清楚明白;其次譯者對崑劇演出必須熟悉;同時譯者本人對中國詩詞的修養也決定譯文的高下。汪班先生以及他下過苦功譯成的《悲歡集》完全具備這些條件。
——白先勇
崑曲的美學成就乃中國戲曲中至高者,有"百戲之祖"的美稱。
——白先勇
我一直希望汪班先生英漢對照崑曲出版,既可以讓很多讀者借著一個美好的故事完成兩種語文的雙相欣賞,又可以為一些古典戲劇的出國演出作一種翻譯方法上的參考。
——余秋雨
歷年汪班所作崑曲講座以及翻譯,紐約時報音樂評論家Jamesc)estreich評為"氣象萬千"(1998.7)、"引人入勝"(1998.8),以及"多彩多姿"(2003.9)。
1998年以來,汪班所作崑曲翻譯先後為紐約崑曲社榮獲紐約文化藝術局以及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贊同與資助。
Kunqu'S aesthetic accomplishments are supreme among Chinesetraditional operas,and it enjoys thelaudatorytitle of''Ancestor to allChinese Dramas."
——Kenneth Hsien-yung Pai
編輯推薦
《悲歡集》:最美的崑曲英文譯本,著名作家白先勇、余秋雨、美國著名歌劇導演麥培德隆重推薦,《紐約時報》戲曲音樂評論家極力推崇。
目錄
《玉簪記》
琴挑
問病
偷詩
催試
秋江
《爛柯山》
逼休
痴夢
潑水
《獅吼記》
梳妝
遊春
跪池
夢悟
《昭君出塞》
《孽海記》
《思凡》
《下山》
《虎囊彈》
《山門》
《牡丹亭》
遊園
驚夢
尋夢
拾畫
《鍾馗嫁妹》
《長生殿》
絮閣
驚變
哭像
彈詞
附錄:戲曲梗概
……
序言
二OO六年九至十月間崑曲青春版《牡丹亭》到美國西岸巡迴演出一個月,在加州大學以柏克萊校區為首的四個分校盛大公演,演出十二場,場場滿座,受到美國觀眾空前的熱烈歡迎。論者甚至認為這是繼梅蘭芳一九二九年來美巡演後,中國古典戲曲對美國文化界產生的最大一次衝擊。
這次青春版《牡丹亭》在美國成功演出可以得到幾項結論。美國觀眾完全可以接受像崑曲這樣高雅古典的藝術形式。青春版《牡丹亭》三晚連本共九小時,對西方觀眾的接受度是一大考驗。美國學界對中國這項少為人知的表演藝術產生強烈的研究興趣,可以說美國學界對崑曲的古典美學感到驚艷。還有,這次青春版《牡丹亭》在美西演出獲得巨大成功,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演出前期宣導工作做得紮實,深入民間。
在演出的前幾個月,我們便積極展開宣導工作,其中重點項目是延請專家學者,對美國大學師生以及一般觀眾講解崑曲,而且在每場演出前還有半小時的導讀講座。我們特別從東岸把紐約華美協進社人文學會共同主席汪班請到柏克萊,做了一系列的崑曲演講。汪班學養豐富,對崑曲以及中國傳統戲曲有獨到見解,而且他口才特佳,言辭生動,在柏克萊一系列的英文講座,極受美國觀眾歡迎,起了很大的啟蒙作用。青春版《牡丹亭》在柏克萊首演成功,汪班先生的崑曲講座,功不可沒。
汪班自少年時便著迷於京昆,來美教書後,一直大力推廣崑曲活動,在美東名大學如哥倫比亞大學、威廉思學院等演講,介紹崑曲藝術,並在紐約著名的林肯中心專題講解《牡丹亭》,同時與紐約崑曲社合辦專場演出,敦請中國崑曲大師如張繼青、蔡正仁等赴美東表演。
文摘
In this book are my translations of some of the most beauti-ful and celebrated poetic dramas of Kunqu. A teacher of classicalChinese drama and literature, I've translated these worthy worksfor productions of the New York Kunqu Society. All my transla-tions are based on the Chinese versions, as they were performedby the Shanghai Kunqu troupe. I've also written all the synopsesof,these Kunqu plays, both as a point of interest and to makeclear the outlines of the stories, from which the fascinating high-light scenes are derived.
The poetic dramas that I have translated are from the rep-ertoire of the 500-year old Kunqu, the Chinese theater in whichpoetry reigns supreme. Written by masters of poetry and dramaduring the Ming (1368-1644) and Qing (1644-1911) dynasties,these poetic librettos have been a major literary genre from the15th century down to the present day. Holding Kunqu in highesteem, members of theintelligentsiain China have for centuriesformed literary and music societies to write, study, appreciate andsing these Kunqu lyrics. This poetic and dramatic genre remainstoday the predominant classical theater of China.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 based on which Kunqu was creat-ed, we must look to a collection of 300 songs-turned poems thatis called The Book of Songs, which is thefountainheadof all thingsrelated to Chinese culture. The quintessence of The Book of Songsis well captured in an introductory note by Mao Gong, a majorscholar of the Han dynasty around 200 B.C., which reads: "As wehumans have feelings, we express them through spe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