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原因
什麼是性偏化?這是用一個冷僻的名詞來概括常見的社會發展現象。任何文化傳統在發展的不同時期,都有占主導地位的價值觀念、倫理規範、生活態度和行為方式,即文化的“正態律化”。在一切現存正統文化的形態中,由於外來的影響力或自身的調適力,不可避免地又出現某些派生物、新變種或舶來品,也就是說又會產生不同的暫時以非主導形式存在的價值觀念、倫理規範、生活態度和行為方式,即文化的“偏態律化”或簡稱“偏化”。
性文化是人類整個文化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性文化涉及到家庭、婚姻、生殖、性享樂等一切有關的性觀念、性關係和性行為,以及與此相應的法律、道德、宗教的規範和社會秩序等。最廣泛意義上的性文化幾乎可以涉及到自然、社會和人的所有領域。與一切文化形態一樣,性文化在發展中,也有其“正態律化”和“偏態律化”。人類所有性文化發展的歷史就是性正化→性偏化→性正化→性偏化……無窮循環演進的歷史。
分類
可以說,性偏化分為良性與惡性兩種。前者對性文化的發展起積極推動作用,後者則起著消極破壞作用。良性性偏化是社會性文化發展中對保守過時規範的衝擊和突破。歷史上從來不存在一成不變的性觀念、性關係和性行為。人類在社會發展的需要中,不斷對“性”和婚姻進行新的認識和實踐,並對舊有的模式加以調整、改善甚至重建。
以多妻制為例,在許多文化傳統中,它都是天經地義的婚姻規範,無論在倫理和法律上均被視為當然。然而,到了現代,除了少數國家外,均被明確規定為非法。再以俗稱“通姦”、雅稱“婚外戀”的性行為為例,在許多文化傳統中,它都是極重的犯罪之一,有著明確的法律規範,甚至會受到死刑的懲罰。然而到了當代,在不少開明的國家裡,它卻成了僅屬於道德規範、甚至變為純私人的生活方式。另一個例子是“試婚”或“非婚同居”。當英國著名大哲羅素於20世紀30年代提出這個理念時,鬧得沸沸揚揚,不但被教會一類的衛道士,而且被世俗的報刊、街上的路人群起圍攻。他被罵為大流氓、性慾狂、色情教唆犯等等,甚至美國的一些著名大學還中止了他客座教授的契約。然而30年後,這種理念在美國卻廣為付諸實踐。直至當前,在世界大多數現代國家也已經成為一種個人選擇的生活方式。
惡性性偏化是社會性文化發展中所產生的某種極端的心理病態的或為某種利益人為促就的性觀念、性關係和性行為。
美國眾多電視台在各種名主持人的“脫口秀”里,如斯伯林格、莫菲、奧普拉等人的節目裡,主持人、當事人和現場觀眾三位一體,討論了大量這類惡性性偏化的案例,有時鬧得場面火爆,幾乎失控。有一次,討論同性戀,在散場後,因丟了面子,一位當事人槍殺了另外一名當事人,害得主持人也上了法庭。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當事人在大庭廣眾之下暴露隱私,卻毫無愧色……
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無論良性還是惡性的性偏化現象,都會在人類性文化發展中不可避免地發生,有的是發自自然的生理心理原因,也有的是由於後天經濟政治的社會原因而帶來的自私、貪婪、無知、偏激、嫉妒、濫權、腐化和殘暴。
歷史演變
以中國為例,在漫長的封建性文化禁錮之後,中國現代出現過3次大的所謂“性偏化”。第一次“性偏化”,主要發生在從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到20世紀30年代。
當德先生和賽小姐闖入中國封閉的社會中時,傳統的性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衝擊。城市市民、尤其是所謂知識分子或小知識分子嚮往個性解放,除了在政治和經濟方面的某些訴求外,最重要表現在兩性關係的自由選擇和反封建意識。在當時,魯迅的《祝福》和《傷逝》,巴金的《春》、《秋》、《家》以及柔石、郁達夫、徐志摩、沈從文、老舍、曹禺、沈雁冰、錢鍾書、張恨水、郭沫若、謝冰心等一大批新文豪的作品中,可充分看到這一點。當時的知識、文化和影藝界人士,性觀念和性行為開放得驚人,不僅與西方同步,甚至在某些方面還有過之而無不及。別的姑且不談,就連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的正統經典文學作品中,也可看到第一次“性偏化”或“性解放”的端倪。例如,楊沫的長篇小說《青春之歌》影響了中國大陸好幾代人。書中專門描寫了林道靜與江華的“一夜風流”。對這一點,當時在五星紅旗下成長的年輕的讀者們,在崇拜和模仿女主人公的同時,又不禁大為困惑,一個女革命者能像這樣“亂搞男女關係”么?
第二次大“性偏化”發生在“文化大革命”和所謂“上山下鄉”運動中。
“文革”初期的“紅衛兵”和“造反派”運動使社會陷入混亂的無政府狀態。例如,北京的中學生所謂老紅衛兵以及各類造反組織,在停課鬧革命不久,就被淘汰出局。整整一代青少年無所事事,無聊之極,對前途一片茫然,於是破罐破摔,不是打架鬧事,就是偷雞摸狗。當時的這批人,正值青春發育之際,情竇初開,性衝動萌然而生。於是,許多人偷嘗禁果。那個時期,在北京流行著一種叫做“拍婆子”的時尚,指的是一個男孩在街上或其它什麼地方,碰到一個“盤兒亮”(臉盤長得漂亮)和“條兒亮”(身條長得好)的女孩,就去“弔膀子”,將其勾到手。誰拍的婆子越多,誰就顯得越男子氣式的的英雄。20世紀60年代末,大規模的“上山下鄉”開始,數千萬知識青年到落後農村、偏僻山區或遙遠邊疆的公社、農場或建設兵團落戶。在這種情況下,年輕的男男女女們,更是普遍地偷嘗禁果。最令人心酸的是,一些女知青為了提乾、入黨、上學、招工、謀職或病退困退返城,只好在淫威權勢下出賣肉體。
第三次大“性偏化”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來的近20年。
共和國建國以來,“性”乃最大禁區之一,在任何一個單位,若某男某女犯了“亂搞不正當男女關係”,那就一輩子甭想翻身。改革開放使得西方文化更加滲入中國社會生活的每一個層面,商業化和搞活經濟使人們個人選擇和私人生活方式的自由空間明顯得到鬆動和擴展。過去一個人所在單位、即大家長和終身衣食父母的那種全能性控制,逐漸弱化。在農村,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解體,在城市,許多人轉到外資企業、民營企業、鄉鎮企業或個體買賣。整個年輕一代、再也不像他們的父兄;而對於“老大學生”、“老三屆”、“小三屆”等幾層人而言,一些由於當年特定社會環境造成的“政治婚姻”、“誤會婚姻”、“無感情婚姻”到了清算的時候。總之,政治局面的某些寬鬆、經濟條件的某種改善、生活水平的某種提高,使人們有可能在肉體、精神和感情等各方面產生新的追求。這些追求的一個重要方面,就表現在人們的性觀念、性關係和性行為上。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國內的性觀念、性關係和性行為開放得驚人,同時也造成一些正面、負面或有爭議的結果:
(1)男女性道德規範差距相對縮小;(2)女性的性主動性、性自覺性和性選擇性增強,即不再一定是單純男性“玩弄”女性;(3)性成熟和性行為的年齡大大提高;(4)惟性主義,即單純性享樂主義的觀念滋長;(5)性行為的多元形式化,即追求性行為多種多樣的浪漫性或刺激性;(6)各種以性為題材的文學藝術作品比以前得以較大的寬容;(7)以性為對象的各種科研得到認可和推廣;(8)在各種媒體上以性為焦點的公開討論趨於社會大眾的認同;(9)離婚率大幅度提高;(10)非婚同居率顯著提高;(11)婚前性行為普遍化;(12)婚外戀增多;(13)異族通婚比率增大;(14)色情文學流傳;(15)賣淫活動泛濫;(16)性病重新蔓延;(17)變相買賣性關係大量產生,如包二奶等現象;(18)同性戀逐漸公開化;
一個社會學家說得不無道理:一個社會“性開放”的尺度,不在於男性,而主要在於女性,因為在“男權本位主義”的社會裡,男性本來相對就是“開放”的。在中國社會的轉型中,在上述“性偏化”的重要特徵中,女性的地位和作用顯得更為突出。然而這種地位和作用仍然可以表現正負兩個方面:或是真正成為主宰自己“性命運”的主人,或是更喪失自我,比封建時代的“女祖輩前人”更廣更深地淪為“性商品”而進入“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