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病臨床救治

急危重病臨床救治

《急危重病臨床救治》是2010年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作者是張在其。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急危重病臨床救治》是由國內138位從事臨床工作並且有豐富編寫經驗的資深專家、教授們共同編寫的,其中編委69人,學歷在碩士及其以上,職稱在副教授/副主任醫師及其以上,從而保障了《急危重病臨床救治》的質量。採用學科專業分類的編寫方式更好地滿足臨床實際需要。

《急危重病臨床救治》內容包括內科篇、外科篇、婦產科篇、兒科篇、五官科篇、麻醉科篇、皮膚科篇、中毒篇、理化因素損傷篇、其他篇等10篇42章407節。每章節自成體系,重中之重是:“臨床特徵、臨床診斷、救治方法、診療探索、最新進展”等5個部分,尤以“診療探索、最新進展”為突出,而同類書籍很少提及“診療探索、最新進展”等方面,因此是一部非常有價值並且有明顯特色的急診專業著作。

《急危重病臨床救治》有常見急危重病的X線、CT、超聲等影像方面的章節,均配有文字說明和典型圖片,從而為臨床醫師提供生動形象的感性認識。

《急危重病臨床救治》對醫學專業術語採用規範的中英文形式,同時對所涉及的藥物一律採用國家藥典通用名,並配有規範的英語。

總之,《急危重病臨床救治》內容新穎實用、見解獨特、進展突出、結構嚴密、邏輯合理、條理清晰、規範統一,為臨床醫師對急危重病患者進行迅速的診斷和救治提供參考,有利於提高臨床急救能力和學術水平。

《急危重病臨床救治》主要適用於各級臨床醫師,尤其是急診醫師,同時也適用於醫學院校的教師和學生。

作者簡介

黃子通,教授,黃子通教授系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主任醫師、教授、急診醫學及生物醫學工程之雙學科博士生導師、急診科及急診醫學教研室主任、中山大學心肺腦復甦研究所所長。

擔任國際人道救援醫學學會理事、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第四屆及第五屆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會復甦專業組副組長、急診及ICU質量控制專家組副組長、危重病醫學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院協會醫院權益維護與自律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長、嶺南急診醫學雜誌主編、中華急診醫學雜誌及廣東醫學等雜誌編委。

擔任衛生部同行評議專家、衛生部“健康中國2020戰略規劃”研究專家、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評審專家、全國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專家、全國應急專家委員會專家、廣東省高級職稱評定專家、衛生行業醫療救護員國家職業專家委員會委員。

在國內外雜誌發表論文150多篇,其中SCI14篇,主編急診醫學專著4部,主編衛生部“十一五”規劃教材2部,參編衛生部教材3部,參編專著10部。

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10多項,榮獲國家專利5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榮獲省科技進步獎3項,醫療成果獎6項,教學成果獎1項。

被廣東省政府授予“五一”勞動獎章與一等功臣,榮獲全國抗非典先進科技工作者及全國抗非典優秀醫院管理工作者稱號。

張在其教授,一、基本情況:張在其,男,湖南省漵浦縣人,中共黨員,急診醫學博士後,博士研究生畢業,醫學博士學位,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教授,主任醫師,現任湖南省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兼任洪江醫院院長五年。

二、政治地位:二○○七年十二月當選為第一屆湖南省懷化市洪江區人大代表:二○○八年一月當選為第三屆湖南省懷化市政協委員。

三、教育背景:急診醫學博士後畢業於中山大學(中山大學心肺腦復甦研究所);呼吸內科博士研究生畢業於廣州醫學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獲醫學博士學位;呼吸內科碩士研究生畢業於廣東醫學院(在廣東藥學院培養),獲醫學碩士學位,並榮獲廣東省優秀研究生稱號暨曾憲梓獎學金一等獎;衛生部現代醫院職業院長EMBA畢業於中共衛生部黨校,獲EMBA證書。曾分別在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和暨南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四醫院呼吸內科研修一年。

四、學術地位: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災害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委及化學傷害救治專業組全國副組長;中國毒理學會中毒與救治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懷化市醫學會普通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五、業務能力:熟練掌握急診及呼吸系統疾病診療,精通各種危重病搶救;熟練掌握纖維支氣管鏡的操作技術並能開展介入治療;熟練掌握鎖骨下靜脈穿刺技術並能開展中心靜脈壓與肺毛細血管楔壓測定;熟練掌握氣管插管和呼吸機套用等技術;熟練掌握肺功能測定技術;具有開展臨床與基礎研究的能力。

六、學術成就:先後主持國家、省、市科研課題十五項,榮獲省市科技成果獎十項,在國家及省級專業雜誌發表學術論文五十餘篇,主編出版《臨床急症診斷思路與治療》和《急危重病臨床救治》等兩部大型臨床醫學專業著作和《實用處方手冊》一部藥學著作,出版《雨中雲詩詞集》以及《雨中雲詩詞續集》等兩部詩詞集,現正在完成《海山浮沉》長編小說著述工作。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內科篇

第二部分 外斛篇

第三部分 婦產斟篇

第四部分 兒科篇

第五部分 五官科篇

第六部分 麻醉科篇

第七部分 皮膚科篇

第八部分 中毒篇

第九部分 理化因素損傷篇

第十部分 其他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