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收費局

忻州市收費局

忻州市收費管理局成立於2002年,是我市2001年撤地設市以來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的決定》和監察部、財政部、計委、人行、審計署《關於貫徹落實“收支兩條線”規定工作的實施意見》的檔案精神,為加強和規範非稅收入管理,全面落實“收支兩條線”規定,創造良好的經濟環境,結合忻州實際,作為山西省收費制度改革的試點單位批准成立的。其主要職責是:貫徹實施國家和省市人民政府及其財政部門有關非稅收入管理的法律、法規和制度、辦法;管理和指導全市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工作;監督執收執法單位依據法律、法規和規章徵收各項非稅收入;負責市級非稅收入的計畫編制、收繳劃撥以及非稅收入各類票據的管理;負責“集中繳費企業”任務的核定、下達、征解、清算等工作。

管轄區域

忻州市

主要職責

忻州市收費管理局成立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市紀委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精誠團結、奮力進取,以創優發展環境、增加政府可支配財力、推動經濟發展為目標,初步探索出了一條適應新時期公共財政建設和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新路子。隨著2002年11月市級收費管理局的掛牌運行,14縣(市、區)和五台山風景區相繼成立了收費管理局並開始啟動運行,從小到大,規章制度不斷健全、管理職能逐步強化、運作程式日益規範,建立了以市縣收費大廳為主幹,以收費站點和代理銀行為支撐的收費服務網路,並創新建立了“一集中,五統一”的工作機制,徵收管理工作連創佳績,非稅收入一路飆升,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全市非稅收入由2001年成立前的2.7億元,增長到2006年的18.98億元,增長了6倍多,累計完成非稅收入47.63億元,為構建忻州公共財政體系,支持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和實現全市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又好又快發展做出突出貢獻。2004年市級收費大廳被共青團市委授予青年文明號,2006年市收費管理局被忻州市人民政府授予“非稅收入管理先進單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平安單位”。

忻州市收費管理局作為全省收費制度改革的試點單位,成立之初就以規範收費秩序、最佳化經濟環境為目標,不僅對落實“收支兩條線”管理進行了大膽的體制創新,為建立公共財政體系作了有益探索,而且為建設源頭防腐機制提供了有效載體、取得了一系列顯著社會效應:一是堵塞了費源流失,促進了財政增收。市縣兩級收費管理局的成立,使長期游離於財政部門管理之外的大部分非稅收入納入到財政部門的監管,財政資金的有效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升。2006年全市非稅收入總額達到18.98億元,其中預算內收入11.59億元,預算外收入7.39億元。成為忻州財政既國稅、地稅之後的第三大主要收入來源。二是推進了治亂減負,最佳化了經濟環境。市縣兩級收費管理局成立以來大力推行的集中繳費制度,不僅使本地企業大大減輕“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的等企業“三亂”行為的干擾,促進了地方企業健康發展。而且吸引了一大批外來企業如神華、魯能等集團的落戶忻州,有力地支持了市委、市政府“開放引進、大項帶動”戰略的實施,推動了全市經濟的快速發展。三是規範了收費行為,實現了源頭防腐。隨著2006年1月《忻州市非稅收入收繳管理暫行辦法》、《忻州市非稅收入票據管理暫行辦法》和《忻州市非稅收入稽查管理暫行辦法》三個管理規章的制定實施。標誌著我市非稅收入管理工作向法制化、規範化軌道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通過規範收費行為,從根本上實現了收繳分離,坐支截留、體外循環等現象得到明顯改善,有效地遏制了腐敗行為的發生。

2007年,黨的十七大即將召開,關於進一步加強非稅收入管理的改革趨向必將更加明確。忻州市收費管理局將會把握機遇,乘勢而上,圍繞我市“12346”的發展目標和“五五”發展戰略,從經濟發展和財政體制改革的大局出發,在依法規範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和征繳流程,通過大力推進財政體制和非稅收入管理改革,建立完善的公共財政體系,為構建忻州和諧社會和經濟社會又好又快跨越式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忻州市收費管理局,成立於2002年3月,2002年11月1日正式運行,現有幹部職工16人,領導職數1正2副。全局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15人,專科學歷1人。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5人。共產黨員11人,40歲以下的11人,各占全局人員的70%,是一支政治堅定、年富力強、充滿朝氣、結構合理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受市政府及市財政局的委託,負責對全市非稅收入實行統一收繳、管理、監督、指導和服務。下屬14個縣(市、區)及五台山風景區設15個收費管理局,共有職工301人。

局長:魏廣才

副局長:檀躍國 李緒全

設有辦公室、收費管理科、票據管理科、計畫統計科和收費稽查科5個職能科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