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印發忻州市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實施方案的通知

四、政策措施(一)落實財稅政策進一步加大政府對節能環保產業的支持力度,支持節能環保產業技術進步、成果轉化、重大示範和推廣套用。 六、考核評價建立健全加快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工作考評制度,完善考核激勵機制。 加強工作落實情況跟蹤分析,切實發揮目標責任考核對推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導向作用,更好地推動各項目標任務的落實。

關於印發忻州市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實施方案的通知

忻政發〔2014〕7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委、局、辦:
《忻州市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實施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第47次常務會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忻州市人民政府
2014年3月11日
忻州市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國發〔2013〕30號)和《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山西省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實施方案的通知》(晉政發〔2013〕42號)精神,加快我市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重要意義
資源環境制約是當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解決節能環保問題,是我市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銜接國家和我省發展戰略、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戰略選擇,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的內在要求,是實現高碳資源低碳發展、黑色煤炭綠色發展、資源型產業循環發展的重要舉措。節能環保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前景廣闊、潛力巨大,加快我市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對於擴大內需,拉動全市投資消費,形成新的經濟成長點和優勢產業群,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發展目標
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水平快速提升,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到2015年,全市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到80億元。培育山西藍天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年產值超過50億元,培育5-10戶年產值超過1億元的節能環保企業,一批機制靈活、技術領先、模式創新的中小企業得到蓬勃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力爭成為我市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通過企業自主創新、產學研聯合、先進技術消化吸收和二次創新,增強節能環保重點領域科技創新能力。到2015年重點建設1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攻克一些關鍵技術並實現轉化套用,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圍繞煤炭和煤層氣開發利用、電力、鐵礦採選、建材等行業節能減排,以及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和礦山生態修復等特色領域,推廣一批適應忻州市情的技術、裝備和產品,鼓勵採用契約能源管理等節能服務新機制。推動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脫硫脫硝設施基本實現專業化、市場化、社會化運營。
三、重點任務
圍繞國家和省節能環保重點領域,立足我市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基礎和特色,重點推進十大工程建設:
(一)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工程
突出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支持行業骨幹企業與國內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建研發機構,組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形成套用研究、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緊密結合、協調發展的技術創新機制。
(二)節能重點技術裝備和產品示範工程
圍繞重點領域,加快節能共性關鍵技術、核心材料、關鍵設備的產業化步伐,重點在節煤、節油、節水、節電和餘熱余壓利用技術、清潔能源技術、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開展攻關,著力培育優勢技術裝備產品;推廣高效煤粉鍋爐在各類園區、縣城、工業企業及重要旅遊景區的使用;鼓勵發展分散式供能系統,加快實施產業化示範項目。推動LED在農業、醫療、通訊、道路、公共機構等領域的套用。
(三)環保重點技術裝備和產品示範工程
圍繞重點產業市場需求,發展煙氣脫硫脫硝、布袋除塵、機動車尾氣淨化等大氣污染防治技術裝備;發展水處理及回用技術裝備。
(四)節能環保服務提升工程
提升節能服務水平,大力發展以契約能源管理、能效評估為主要模式的節能服務業,培育一批系統節能解決方案和專業化綜合服務的節能公司。提升環保服務水平,大力發展環境污染治理服務和環保設施運營服務,培育一批以污水垃圾處理、脫硫脫硝除塵、生態修復、環境監測為重點的專業化環保設施設計、建設和持證運營企業,深化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繼續推進節能產品、環境標誌產品、環保裝備認證。實施節能產品能效標識、再製造產品標識管理制度。爭取我市更多的節能環保技術產品入圍國家推廣目錄。發揮政府採購引導作用,將我市獲得認證的節能環保產品優先列入政府採購清單。
(五)綠色建材與節能建築推廣工程
大力發展綠色建材,推廣套用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推動建築工業化。積極推進太陽能光熱及光電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築規模化套用。建設綠色建築集中示範區。推動政府投資建築、保障性住房及大型公共建築率先執行綠色建築標準,新建建築全面實行供熱按戶計量收費。推進既有居住建築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
(六)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工程
加快城鎮垃圾處理、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推進污水再生利用,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回收體系建設和餐廚垃圾資源化,探索、實施資源化處理城市廢棄物示範工程。加快城鎮園林化建設。推進市政設施市場化運營。
(七)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示範工程
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加快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園區建設,重點開發和拓展煤矸石、粉煤灰、赤泥、脫硫石膏、冶煉渣的資源化利用領域。推廣秸稈綜合利用。加大“限粘禁實”工作力度,發展新型建材。推廣建築垃圾生產再生骨料等建材產品。完善資源綜合利用產品技術和套用標準。
(八)煤層氣開發利用工程
加快煤層氣地面勘探開發、加大煤礦礦井瓦斯、風排瓦斯、乏風綜合利用,推進低濃度煤層氣提純、液化技術的開發套用,加快煤層氣輸送管網、壓縮存儲等基礎設施建設,擴大煤層氣套用範圍。
(九)清潔生產推進工程
推進共性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和綠色環保原材料開發,開展碳捕集、封存和利用技術推廣。開展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工業園區清潔生產審核,建立評價標準,支持重點企業實施清潔生產改造,推進清潔生產審核、諮詢、設計服務機構建設。
(十)低熱值煤發電工程
加快低熱值煤發電項目建設。加強發電機組運行管理,對入爐燃料熱值實行定期核驗。加強脫硫脫硝、除塵和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監管。
四、政策措施
(一)落實財稅政策
進一步加大政府對節能環保產業的支持力度,支持節能環保產業技術進步、成果轉化、重大示範和推廣套用。切實落實好節能、節水、環保、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發等方面的稅收優惠政策。
(二)加大投資力度
各級政府要積極籌措資金,整合各類財政性建設資金,加大對節能環保產業重大項目和技術裝備研發投入力度,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簡化審批程式,強化監管,充分發揮政府資金投資效益和對社會資金的引導帶動作用,拉動節能環保產業市場投資。
(三)拓寬融資渠道
支持綠色信貸和金融創新。積極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探索將特許經營權等納入貸款抵(質)押擔保物範圍。支持融資性擔保機構加大節能環保企業的擔保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節能環保企業擴大直接融資規模。
(四)落實價格和收費政策
建立完善居民用電、用水階梯式價格機制,完善供熱計量價格和收費管理辦法,落實污水、污泥、垃圾處理收費政策。
(五)健全法規和監督體系
探索建立節能環保產業統計制度,研究確定統計指標體系,逐步完善統計方法。嚴格節能環保執法監督檢查。規範行業管理,完善服務體系,促進公平、有序競爭,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五、責任分工
建立目標責任制,將牽頭責任和進度要求分解落實到市直各有關部門(附屬檔案1),市直各有關部門要對照責任分工,切實負起牽頭責任,進一步細化具體工作目標和任務,落實到年度工作計畫中。各配合部門要積極支持和配合牽頭部門抓好落實。要加強跟蹤督促,每年初對上年度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全面總結。
六、考核評價
建立健全加快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工作考評制度,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將節能環保工作重點任務納入全市年度目標責任考核。不斷總結完善,建立以工作任務為核心、工作職責為基礎、工作實績為標準的節能環保產業推進責任考核評價體系。加強工作落實情況跟蹤分析,切實發揮目標責任考核對推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導向作用,更好地推動各項目標任務的落實。
七、組織領導
市政府成立由市長任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忻州市加快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附屬檔案2)。負責協調指導全市節能環保產業推進工作,研究解決重大工作問題。領導小組下設綜合辦公室、產業發展辦公室、建築節能辦公室和科技創新辦公室,分別設在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住建局、市科技局。各縣(市、區)政府要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按照國家、省、市總體部署和發展目標,確定工作重點任務和年度目標,明確推進責任,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八、宣傳教育
加強生態文明理念和資源環境市情宣傳。加強節能環保輿論監督和引導,宣傳先進事例,曝光反面典型,普及節能環保知識和方法,倡導綠色消費新風尚,形成文明、節約、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消費模式和生活習慣。
各縣(市、區)政府、市直各部門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進一步深化對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重要意義的認識,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配合,落實工作責任,紮實開展工作,確保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務求儘快取得實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