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快餐面](/img/f/7db/nBnauM3X4UDN5ETM1YjN1kDN2QTMyMzNxEDOzQTNwAzMxAzL2YzLz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吃生麵條既乏味又難以消化,但一經煮熟,不僅好吃,而且容易被腸胃吸收。熟麵條即使冷卻後,也別具風味。這是因為原來麵條的主要成分是澱粉,占總重量的70~80%。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澱粉是由白色圓形或卵形的細小微粒組成的“膠束”聚合體,其結構是以一點為中心,呈放射狀擴展排列,這種聚合體分子間的吸引力很強,水分子很難進入膠束聚合體中,故澱粉不溶於冷水。若把澱粉加熱,粉粒則吸水膨脹;再繼續加熱,便破裂,分子間原有的定向排列被搞亂了,變成了雜亂無章的排列方式,形成“糊化”狀態。澱粉糊化溫度為65~68℃。不過,澱粉糊化後,還可以向生的方向逆轉,叫做回生。例如,新鮮的麵包鬆軟,但貯藏時間一長就變硬,這就是回生的緣故。如果把麵包再蒸一下,又會變軟,即又熟了,口味也好了。生麵條的澱粉分子結構狀態稱為β狀態,熟麵條的澱粉分子結構狀態叫做α狀態。所謂回生,就是澱粉由α化狀態向β化狀態逆轉。為了把已經形成的α化狀態固定起來,不使逆轉,採取把麵條迅速脫水乾燥的加工方法,使它由含水量30%左右,降低到12.5%以下。這樣熟麵條就不易“回生”了,可延長保藏時間,吃起來復水性亦好,食用方便。快餐面的基本製作原理就在於把麵條澱粉充分糊化(α化),並使之迅速脫水乾燥。製作快餐面的自動化機械設備也是根據這個原理設計的。
製作方法
上海麵粉一廠製作快餐面的自動化生產線是從日本引進的,其製作工序是:先把麵粉、添加劑和水等一起加入臥式雙軸和面機,混合攪拌成散豆腐渣狀。再由供料器送入粗壓機和細壓機等多道壓延滾筒,壓成很薄的面帶。然後由切面成形機切成波浪型麵條,送入隧道式連續蒸面機,把面充分α化,並經切割機切成定量面塊。接著由不鏽鋼輸送帶送入連續油炸鍋(製作油炸面),或連續熱風乾燥機(製作乾燥面),將麵條迅速脫水乾燥;並通過連續冷卻機把面塊冷卻至室溫。把包裝了的調味湯料同面塊一起送入連續包裝機密封包裝,最後裝箱進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