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路

快速路

快速路【expressway】(又稱城市快速路)是城市中有較高車速為長距離交通服務的重要道路。主要聯繫市區各主要地區、主要近郊區、衛星城鎮、主要對外公路。快速路對向車行道之間應設中間分車帶,其進出口應採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快速路-介紹 快速路應為城市中大量、長距離、快速交通服務。《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八十二條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不得有下列行為:(四) 非緊急情況時在應急車道行駛或者停車;第八十五條城市快速路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參照本節的規定執行。

特徵

1.車行道間設中央分隔帶,禁止行人和非機動車進入快速車道;

京通快速路京通快速路

2.全部控制出入且控制出入口間距及形式,以實現交通連續通行;

3.與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幹道相交採用立體交叉;與交通量較小的次幹路相交可採用平面交叉;過路行人集中設定過街人行天橋或地道;

4.設計車速為60km/h~100km/h。

5.快速路,對人口在50萬以下的城市,其用地一般在7km*8km以下,市民活動基本是在騎三十分鐘腳踏車範圍內,沒有必要設定快速路;對人口在200萬以上的大城市,用地的長邊常在20km以上,尤其在用地向外延伸的交通發展軸上,十分需要有快速路呈“井”字形或“甘”字形切入城市,將城市各主要組團,與郊區的衛星城鎮、機場、工業區、倉儲庫區和貨物流通中心快速聯繫起來,縮短期間的時空。

簡介

設有中間帶,雙向四車道以上,全部或部分採用立體交叉與控制出入,供車輛以較高速度行駛的道路。

相關條目

快速路-介紹 快速路應為城市中大量、長距離、快速交通服務。快速路對向車行道之間應設中間分車帶,其進出口應採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快速路兩側不應設定吸引大量車流、人流的公共建築物的進出口。兩側一般建築物的進出口應加以控制。

交通是指所有用交通工具(火車、汽車、管道、輪船、飛機等)從事旅客和貨物運輸及語言和圖文傳遞的行業。包括運輸和郵電兩個方面,在國民經濟中屬於第三產業。運輸有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種方式,郵電包括郵政和電信兩方面內容。

交通簡介

交通運輸在社會生產中分為生產過程的運輸和流通過程的運輸。交通的生產活動是實現人和物的位移及信息傳輸,運輸產品是以人公里和噸公里計量,郵電產品是以信息量和距離計量。交通生產設施有固定設施和流動設施之分。固定設施有線路、港、站、場、台等,流動設施指車、船、飛機等。世界各種運輸方式線路總長3000多萬 千米,其中鐵路130多萬千米,公路2000多萬千米,內河航道50多萬千米,管道150多萬千米,航空線路530多萬千米。隨著現代技術與經濟發展,鐵路行車時速可達300~400千米,高速公路的汽車時速可達200千米,船舶出現50萬噸以上的巨型油船。運輸工具向高速、大型化方向發展,運輸線路逐步構成合理化的運輸網、發展聯運。郵電則向快速與綜合業務數位化方向發展。

快速路快速路

各種運輸方式各有自己的優勢與特點:鐵路運輸能力較大,速度較快,成本較低,適於中長距離貨運;公路運輸投資相對為小,機動靈活,可實現門到門的運輸,適於短途客貨運輸;水路運輸具有運量大、能耗少、成本低,以及基建設施投資少的優點,但速度慢,適於大宗散貨運輸;管道成本低,可連續輸送,適於流體和其他散粒狀某些貨物運輸;航空則速度快,但成本高,適於中、長距離的客運與郵件運輸。在世界範圍內,公路運輸的客、貨運量居各種運輸方式之首。

歷史起源

交通是隨著人類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古代,人們為了生存,儘量沿河生活,水上交通就成為最早產生的運輸方式。“伏羲氏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說明獨木舟早已在中國出現。在陸上交通方面馴馬牛以為陸運工具出現得最早,此後出現馬牛拉車而促進了道路的人工修築,直至出現絲綢之路。古代地中海的腓尼基人和瀕臨地中海的希臘人在造船、航海方面均較領先。

11世紀中國將指南針用於航海,促進了世界航海技術的發展。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麥哲倫的環球航行,都推動了水上運輸的進步。公元前480年中國開鑿了古老的運河邗溝,至秦朝又為糧運連通了長江與珠江兩大水系的靈渠,成為水路自身聯運的創舉。

18世紀下半葉蒸汽機的發明導致了產業革命,促進了機動船和機車的出現,從此開始了近代運輸業。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首次將蒸汽機用於克萊蒙脫號明輪上。1825年英國發明家史蒂芬森製造的蒸汽機車在英國斯托克頓達靈頓鐵路上運行成功。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汽車、飛機相繼問世。1885年德國人本茨製成內燃機為動力的汽車,1903年美國人萊特兄弟製成第一架內燃機推動的雙翼飛機。管道運輸在20世紀50年代後,伴隨石油和煤炭的大量輸送而發展起來。

古代的信息傳送主要靠人力進行,用以傳達軍、政命令,設有郵驛。中世紀出現過私營郵遞組織。17世紀後,英、法等國出現專門的郵政,同時為官為民通信服務。1840年英國人希爾提出發行郵票,採用均一郵資制,是近代郵政的開端。中國於1896年建立了近代郵政。近代電信始於1837年美國人莫爾斯發明的電報機。1876年貝爾發明了電話。1895年義大利人馬可尼和俄國人波波夫都發明了無線電報。這些發明具有劃時代的意義。20世紀50年代後半導體與積體電路出現,形成大規模的現代化通信。

中國古代交通

古代驛站東周時期,大國爭霸,戰亂頻繁。各諸侯國為其政治、軍事和經濟的需要,在商、西周交通幹線的基礎上,不遺餘力地將道路擴展到更為遙遠險絕的地方,因而在客觀上促進了交通的發展。東周的絲綢西傳路線甚至橫貫歐亞大陸。當時馬車的使用已很普遍。春秋、戰國的墓葬 出土眾多的車馬遺蹟和遺物。北方少數民族地區的車馬飾尤具地方特色。東周的水路交通十分發達。為爭奪水路交通的控制權而引發的戰爭非常激烈。此外,東周的地圖以及符、節等交通憑證也有出土,使我們對東周的交通狀況得以全面了解。

湖北荊門包山出土。戰國中期。畫面用土黃、桔紅、海藍、棕四色繪於漆奩之上,有人物26個,驂車(三馬駕車)、駢車(二馬駕車)各兩乘,大雁9隻,狗2隻,豬1頭,樹5棵,構成一幅聘禮行迎圖。畫面用樹木分隔為5段,又以犬為間隔,按其情節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以賓士的車馬、冕冠垂纓的乘人、襦衣青幘的隨從及拜接者組成,表現的是一派聘問出行途中的景象。另一部分則由氣宇軒昂的褒衣博帶者與待發的駢車為主體,表現的是一幅主國出使迎賓的場面。此畫繪於漆奩蓋部的外壁,出土後與夾紵胎分離。畫中的驂車和胼車為研究戰國的馬車型制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大事記載

公元前5000年北歐人已有鹿拉雪橇

公元前35世紀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已有牛拉橇、蘇美爾人創造車

公元前3000年埃及出現有槳和帆的船、埃及已有通行車輛的道路

約公元前2700年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東岸興建了西頓港和提爾港(在今黎巴嫩)

公元前2700年中國長江流域出現用木槳的船

約公元前26世紀相傳中國人在黃帝時代創造了車

公元前2500年埃及出現匙形船,尾部兩側有櫓

約公元前2180年巴比倫人修建了穿越幼發拉底河的磚襯砌人行通道。

約公元前21~中國奚仲任夏的車正。《墨子》、《荀子》、《呂氏春秋》都記述了奚仲造車

前17世紀初

公元前17~中國商代已掌握造船技術,並使用風帆

公元前16世紀埃及底比斯墓畫繪有製造精巧的雙輪馬車

公元前16~中國已能製造有輻車輪的輕便兩輪車

前11世紀

公元前11世紀漢《尚書大傳》有周成王時“越裳獻雉,倭人貢暢”的記載,表明當時中國同越裳、日本已有海上交通

公元前10世紀亞述修築石砌驛道

公元前8~中國修築烽火台用於報警和傳遞信息

公元前7世紀

公前7元前660年小亞細亞西北部特洛伊地方築起最早的燈塔

公元前6世紀波斯帝國居魯士時期開始由士兵傳遞政令

相傳當時作者為希臘人的《西氏航海指南》是最早的航路指南

公元前486年中國開鑿邗溝──大運河的最早一段。邗溝自揚州經射陽湖到淮安,溝通了長江與淮河

約公元前280年埃及亞歷山大港建成燈塔,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觀之一

公元前3世紀中國戰國末期的《韓非子·有度》有關於司南的記述

公元前221年中國秦始皇頒“車同軌”令,修馳道

公元前214年中國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修成靈渠,溝通了湘江和灕江。靈渠長33公里,設有陡門

公元前3世紀中國留存在四川的“漢代鹽井畫像磚”上,繪製有竹筒製成的管道輸送滷水的圖案

羅馬執政官愷撒頒布交通法令,規定白天不準馬車進入城堡中心

公元前140年中國漢代已能建造大型船舶──樓船

中國漢武帝時已開始進行海上貿易,海船遠航至印度洋沿岸一些國家

公元前118年中國漢代修築貫通秦嶺南北的褒斜道五百餘里

公元前2世紀中國西漢時利用觀測北極星辨明航海方向

公元前2~絲綢之路成為古代橫貫亞洲的陸路交通幹線

公元後-14世紀

公元9~22年中國有人取鳥羽製作兩翼進行滑翔試驗

公元66年中國建成古褒斜道上的石門隧道。這是中國最早用於交通的隧道

公元2世紀中國張衡發明指南車

中國出土的東漢陶模船中已有錨

公元220~265年中國已有獨輪車

公元223~271年中國《禹貢地域圖》,是現存最早交通圖

公元605~617年中國在今河北省趙縣建成趙州橋(又名安濟橋)。橋為敞肩式單孔圓弧石拱橋

公元7世紀經歷代開鑿,建成以洛陽為中心、南通杭州、北通北京的大運河。運河全長2700公里

公元10世紀中國運河上建有複式船閘

公元819年中國在江蘇省蘇州市建成寶帶橋。橋為聯拱石橋,全長317米

公元976~997年中國張平用“穿池引水,再系其中”的方法建造船塢

公元1056~1063年中國宋仁宗趙禎頒布郵驛專門法律《嘉祐驛令》74條

公元11世紀中國造船已採用水密隔艙結構

公元1119年中國宋朱彧《萍洲可談》載舟師“夜則觀星,晝則觀日,晦陰觀指南針”,表明指南針已用於航海

公元1170年中國潮州建成升關式石砌橋──廣濟橋

公元1192年中國在北京西南宛平縣建成跨永定河的蘆溝橋。橋全長212.2米

公元12世紀初北宋末年《宣和奉使高麗圖經》為中國現存最早的類似航路指南的著作

公元1206年中國金章宗設快郵驛站“急遞鋪”,元明繼之

公元1275年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到中國,留居17年後返威尼斯,撰《馬可·波羅行記》

公元13世紀大運河經改建,基本形成今天的路線和走向。大運河全長1794公里

公元15-17世紀

約公元1403~1424年中國設民信局,專為民間傳遞信件、物品和辦理匯款

公元1405~1433年中國航海家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到達西亞和東非

公元1477年法國路易十一世建立皇家郵政

公元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第一次到達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公元1492~1504年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四次率領船隊遠航,發現他當時認為是亞洲的美洲大陸,開闢了歐洲去美洲的航線

公元1497~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伽馬發現從歐洲繞好望角到達印度的航線

公元1519~1521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船隊完成人類歷史上首次環球航行

公元1569年地理學家墨卡托發表了按等角正圓柱投影原理製作的世界圖。他被尊為現代海圖之父

公元1661年英國郵件開始使用日戳

公元1679年法國開始出版稱為《關於時間和天體運動的知識》的天文歷,其中包括供航海使用的年曆

公元1681年法國建造第一座通航隧道

18世紀

公元1706年中國在四川省瀘定縣建成大渡河鐵索橋──瀘定橋

公元1730年英國人J.哈德利發明雙反射八分儀。後將刻度弧加長為60°,成為六分儀

公元1732年英國在泰晤士河口設定第一艘燈船

公元1760年世界上成立最早、目前規模最大的船級社──英國勞氏船級社成立,總部設在倫敦

公元1769年法國人N.J.居紐製成一輛前輪驅動的三輪蒸汽機車

公元1779年英國建成世界上第一座鑄鐵橋塞文河橋

公元1783年法國人蒙特戈菲爾兄弟製成載人的熱空氣氣球,並進行人類第一次氣球飛行

公元1790年美國成立世界上最早的海上安全機構。1915年改為現名──美國海岸警衛隊

19世紀

公元1804年英國人R.特里維西克製成礦山運煤用的蒸汽機車

公元1807年美國人R.富爾頓首次在“克萊蒙脫”號船上用蒸汽機推動兩舷明輪

公元1815年蘇格蘭人J.L.馬克當鋪築碎石路面成功

公元1817年法國創辦郵政匯兌

公元1818年美國“黑球”輪船公司首先開闢了紐約-利物浦之間的定期班輪航線

公元1819年美國人M.羅傑斯建造蒸汽機帆船“薩凡納”號橫渡大西洋成功

法國巴黎街道上出現公共馬車,這是建立城市公共運輸的里程碑

公元1821年英國建成第一艘鐵殼船“阿隆·孟比”號

公元1825年英國建成世界上第一條鐵路斯托克頓-達靈頓鐵路。

公元1831年英國人皮斯庫航海探險發現南極大陸

美國首先在鐵路客車上採用二軸轉向架

公元1832年瑞典鑿通聯接北海和波羅的海的約塔運河

公元1835年美國人S.F.B.莫爾斯創造了電報通信用的莫爾斯電碼

公元1837年美國人S.F.B.莫爾斯在機械師A.L.維爾的幫助下發明電磁式電報機

法國鐵路部門首先採用列車運行圖

公元1839年第一艘裝螺鏇槳推進器的“阿基米德”號船建成

英國開始在倫敦附近的鐵路車站和車站間用電報傳送列車出發和到達的信息

公元1840年英國開始實行均一郵資制,並發行世界上第一種郵票──“黑便士”

公元1841年英國在鐵路上裝設世界上第一架臂板信號機公元

公元1842年中國潘世榮製成以蒸汽機為動力的小火輪

公元1843年英國建成穿越泰晤士河的水下人行隧道,隧道長1200英尺。1865年隧道改建為水下鐵路隧道

英國首先在鐵路車站採用機械集中聯鎖

公元1844年美國建成最早的實用的長距離明線線路──華盛頓至巴爾的摩的電報線路,全長64公里

公元1848年法國人J.L.蘭波特用鋼絲和水泥砂漿製成小型水泥船

公元1849年德國從柏林至法蘭克福敷設第一條長距離陸上電報線路

公元1850年英國在英吉利海峽敷設了世界上第一條海底電纜,但因為沒有鎧裝保護而於第二天被損壞。

英國建成跨越梅奈海峽的布列坦尼亞橋。橋全長460米,為世界上第一座用熟鐵板鉚接的鐵路箱形梁橋

公元1854年英國人G.摩遜提出按辛普森積分法則計算船舶容積的丈量方法

法國在巴黎首次修築瀝青路面

英國人湯姆生髮明潛水電報,提出信號傳遞的衰減理論

公元1855年中國在長江口設定了最早的燈船──銅沙燈船

公元1857年美國人M.莫里繪製成最早的北大西洋海圖

第一個《國際信號規則》出版

公元1858年英國開始使用鐵路區間閉塞

公元1860年歐洲的航運、保險、貿易和理算界人士制定了格拉斯哥決議

公元1861年英國創辦郵政儲蓄·法國出版第一本郵票目錄《郵票》,載有郵票約500種

公元1862年英國出版第一種集郵雜誌《新知月刊》

公元1863年英國倫敦建成世界上第一條地下鐵道,線路長約6.4公里

公元1865年美國人S.V.西克爾在賓夕法尼亞州用熟鐵管敷設一條長9756米的輸油管道

英國在因佛內斯首次修築水泥混凝土路面

國際電報聯盟宣告成立

公元1866年英國敷設橫渡大西洋的海底電纜成功,實現了越洋電報通信

中國創辦福建馬尾船政局(造船廠)

公元1868年英國在倫敦首先設定交通信號燈

公元1869年溝通地中海和紅海的蘇伊士運河建成通航。運河位於埃及東北部,長173公里

大西洋航線上出現專門運煤的散貨船

美國橫貫大陸鐵路通車

奧地利最先發行明信片

公元1870年美國人E.詹內發明鐵路車輛的自動車鉤

英國倫敦出現了軌道馬車

公元1871年外商在中國開辦有線電報

美國人W.魯賓遜研究成功直流電閉路式軌道電路

公元1873年英國製成船舶導航儀器磁羅經

英國人R.戴維森製成第一輛有實用價值的電動機車

英國在利物浦建成世界上第一個駝峰調車場

公元1874年德、法、英等22國簽署《伯爾尼條約》,成立郵政總聯盟

英國人H.J.勞森製成基本是現代形式的腳踏車

美國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公路、鐵路兩用的鋼拱橋──聖路易斯橋

公元1875年蘇格蘭-美利堅科學家A.G.貝爾在T.華生的幫助下發明複式電報

奧地利人S.馬爾庫斯製成裝有兩衝程內燃機的汽車。此車現存維也納博物館

聯合王國-加爾各答班輪公會成立公元1876年

蘇格蘭-美利堅科學家A.G.貝爾發明電話

德國在斯畢道夫鐵路編組站建成世界上第一個簡易駝峰

德國人N.奧托製成四衝程內燃機

中國出現第一條鐵路淞滬鐵路。鐵路長約14.5公里,由外商私自修築

公元1877年出現磁石電話交換機

美國在波士頓創建第一個電話局

公元1878年中國開始由海關兼辦郵政,首次發行郵票。第一套郵票通稱為大龍郵票

郵政總聯盟舉行第二屆代表大會,修訂《伯爾尼條約》,改名為萬國郵政公約》

法國研製成功第一套列車自動停車裝置

管理部門

2008年3月11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討論設立交通運輸部。是政府大部制改革的一個步驟。2008年3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在北京建國門內大街11號掛牌。

為最佳化交通運輸布局,發揮整體優勢和組合效率,加快形成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綜合運輸體系,組建交通運輸部。將交通部、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的職責,建設部的指導城市客運的職責,整合劃入該部。交通運輸部的主要職責是,擬訂並組織實施公路、水陸、民航行業規劃、政策和標準,承擔涉及綜合運輸體系的規劃協調工作,促進各種運輸方式相互銜接等。同時,組建國家民用航空局,由交通運輸部管理。為加強郵政與交通運輸統籌管理,國家郵政局改由交通運輸部管理。

快速路快速路

交通部職責:

(一)擬定公路、水路交通行業的發展戰略、方針政策和法規並監督執行。

(二)擬定公路、水路交通行業的發展規劃、中長期計畫並監督實施;負責交通行業統計和信息引導。

(三)對國家重點物資運輸和緊急客貨運輸進行調控;組織實施國家重點公路、水路交通工程建設。

(四)指導交通行業體制改革;維護公路、水路交通行業的平等競爭秩序;引導交通運輸行業最佳化結構、協調發展。

(五)組織公路及其設施的建設、維護、規費稽徵;負責汽車維修市場、汽車駕駛學校和駕駛員培訓工作的行業管理。

(六)組織水運基礎設施的建設、維護、規費稽徵;負責水上交通安全監督、船舶及海上設施檢驗和防止船舶污染、航海保障、救助打撈、通信導航工作;實施船舶代理、外輪理貨、航道疏浚、港口及港航設施建設使用岸線布局的行業管理。

(七)制定交通行業科技政策、技術標準和規範;組織重大科技開發,推動行業技術進步;指導交通行業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以及職業技術教育。

(八)負責部機關、部直屬單位的人事、勞動工資、機構編制管理工作;按規定管理部直屬單位主要領導幹部;指導交通行業職工隊伍建設。

(九)負責政府間交通行業的涉外工作,指導利用外資工作;管理公路、水路交通與國際組織有關事宜,開展國際交通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

(十)管理和指導港口、航運公安工作。

(十一)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相關法規

快速路上遇交通擁堵占用應急車道行駛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八十二條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不得有下列行為:(四) 非緊急情況時在應急車道行駛或者停車;第八十五條城市快速路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參照本節的規定執行。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指定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相當於同級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承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