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快蟹船,船兩側有成排的槳櫓,外形活似蜈蚣和螃蟹,船體通常漆成紅黑兩色,元明時期叫“蜈蚣船”,清代稱“快蟹”,出沒於珠江口外貿的黃金水道,搶掠過往船隻財物。無風舉槳,起風揚帆,必要時槳帆並用。大型“快蟹”每側船槳有20多具,每具配兩名壯漢,在水上行走如飛,利用奇快船速追趕“獵物”及逃避追緝。快蟹原是珠三角海盜用的船,船身狹長,兩舷各置槳數十支,搖動時如蟹腳伸張,故名。它速度奇快,裝有槍炮,被官兵追緝時,能逃則逃,逃不掉便開炮拒捕,因而頗令官軍頭痛。清末珠江口河段上,海盜除使用它搶劫外,還用來走私、為鴉片船護航等活動,因此名噪一時。
發展
後來,清政府官員開竅了,他們想到了應付的方法,就是仿製出快蟹船,來個以毒攻毒,剿捕海盜及走私分子。當時他們核計自黃埔至東莞虎門的航道上,計有要隘七處,便決定仿製七艘,由粵海關從關稅中撥出稅款建造。船的規格是長18.6米,寬3.1米,安設木槳40支。建造總價銀三千多兩,即每艘造價約為五百兩左右。建成後交付廣東水師提督,布置於各點間巡察緝捕,效果不錯,走私船及海盜一時斂跡。還繳獲海盜快蟹船6隻。於是政府加大快蟹的建造,以供水師使用。而湖南的曾國藩也命令湖南的船廠仿製了幾十艘,以加強湘軍水師的戰力。快蟹船還有出省參戰的歷史。當清軍從水陸兩路圍攻太平天國首都南京,久攻不下之際,有感於快蟹船的快速靈活和強大火力,於是向朝廷奏調廣東快蟹船30隻,配齊水兵,經由廣西循內河馳往長江,參加圍城之戰。
其後快蟹船不斷改進,船上不設篷窗,避免著火自困。船頭暗藏主炮,兩旁則分列若干射速較快的子母炮。各炮位均張起魚網,以作護衛,戰鬥力因此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