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忠愛坊](/img/b/b01/nBnauM3X4cTMzITO4IjNzQTO3QTM5IjN0gTOzQTNwAzMxAzLyYzLy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歷史
忠愛坊建成後,曾兩次毀於大火。第一次是在清鹹豐七年(公元1857年),為時任雲貴總督恆春所毀。這年,建水回族武生馬獻起義,率領義軍圍攻昆明,恆春統帥部下將士據城堅守,馬獻的起義軍攻城久攻不克,馬獻用箭傳書警告恆春,聲稱若不趕快開城投降,“將用大炮架於忠愛坊的石獅子座上,轟擊制台衙門。”恆春接到此信後,萬分恐懼,立即召集部下開會,求征防禦之策。團練黃琮獻策道:“用火箭射上忠愛坊,將整座牌樓燒去,使其無法架炮。”恆春依黃琮所獻之計行事,命令守城將士在近日樓城頭上,施放火箭數十枚,均射在忠愛坊的木結構上,頃刻間,烈火騰空而起,一座昆明極為名貴的歷史文化建築數小時之後化為灰燼。
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雲貴總督岑毓英,提議重修忠愛坊。由城內外知名人士和商家集資,於同年秋動工興建,歷時2年時間竣工。重建後的忠愛坊,更為雄偉壯觀。牌坊的立柱是四根香桫,長4丈,柱角直徑達1.5尺,據說這四根香桫是雲南記名提督李繼述從嵩明運來捐助的。此次修復忠愛坊,僅僅工費就花掉六千餘兩銀子,材料費還未算在其內。
忠愛坊自光緒十年修復後,僅保存了43年。1914年5月15日晚間10點許,忠愛坊附近一姓崔的醃臘鋪起火,火勢不斷漫延擴大,高達數丈的火焰波及了牌坊,火警前來救火,但因火勢太猛,加之風大,烈火久撲不息,這座極富歷史意義的建築物,又一次毀於烈火之中。這次火災,除把忠愛坊燒毀之外,附近的一些店鋪也一同遭殃。從此以後,忠愛坊就只留其名,不見其物了。直到二十世紀90年代後期,昆明市人民政府又在忠愛坊原址上,按原貌重建了忠愛坊這一昆明歷史文化名坊,平章政事賽典赤的忠君愛民精神,在新的世紀千年里,又得以彰顯和紀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