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鏡:佛教語,指清淨之心。謂心淨如明鏡,能照萬象,故稱。
《圓覺經》卷上:“慧目肅清,照曜心鏡。”
《晉書·王湛王國寶等傳論》:“國寶 檢行無聞,坐升彼相,混暗識於心鏡,開險路於情田。”
元代曾瑞 《哨遍·村居》套曲:“開心鏡,靜觀消長,閒考虧盈。”
佛教術語,心如明鏡,能照萬像,故曰心鏡。圓覺經曰:“慧目肅清,照曜心鏡,圓悟如來無上知見。”神秀禪師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起信論曰:“眾生心者,猶如於鏡。鏡若有垢,色像不現。如是眾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現故。”
心鏡
心鏡:佛教語,指清淨之心。謂心淨如明鏡,能照萬象,故稱。
《圓覺經》卷上:“慧目肅清,照曜心鏡。”
《晉書·王湛王國寶等傳論》:“國寶 檢行無聞,坐升彼相,混暗識於心鏡,開險路於情田。”
元代曾瑞 《哨遍·村居》套曲:“開心鏡,靜觀消長,閒考虧盈。”
佛教術語,心如明鏡,能照萬像,故曰心鏡。圓覺經曰:“慧目肅清,照曜心鏡,圓悟如來無上知見。”神秀禪師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起信論曰:“眾生心者,猶如於鏡。鏡若有垢,色像不現。如是眾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現故。”
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壹、玄義分“六字釋"曰: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回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觀無量壽經》...
解釋 原文 術語介紹 導歸淨土 術語讀音阿彌陀佛(梵語Amitābha),又名無量佛、無量光佛、無量壽佛等。大乘經載,阿彌陀佛在過去久遠劫時曾立大願,建立西方淨土,廣度無邊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
名號 相關經典 造像設定 本緣背景 功德成就三身,佛學術語,梵語 trikāyāh 的意譯,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身即聚集之義,聚集諸法而成身,故理法之聚集稱為法身(梵dharmakāya )...
基本信息 古籍記載阿賴耶(ālayavijñ;āna),梵語alaya之音譯;大乘佛教術語,意譯為“藏識”,為瑜伽行唯識學派的基本理論基礎之一。 梵語的譯音。...
唯心家 本來清淨 教派說法 異熟識 延伸意識四無量心,梵文 Caturapramāṇāḥ,佛教四種廣大的利他心。即為令無量眾生離苦得樂,而起的慈(Maitrī)、悲(Karuṇā)、喜(Mudit...
釋義 內容【四鏡】 [出起信論] 鏡以明淨鑒照為義。謂真如本覺之性。有空有不空。有體有用。故以四鏡喻焉。一如實空鏡謂真如實相。體本空寂離一切妄心境界之相。如明鏡無...
佛學術語 史書四鏡唐 惠能 《壇經·機緣品》:“大圓鏡智性清浄,平等性智性無。“明 李贄 《與馬歷山書》:“蓋人人各具有是大圓鏡智,所謂我之明德是也。” 清 譚嗣同 《仁...
文人筆下的大圓鏡智 佛徒眼裡的大圓鏡智禪學 方雲禪畫 南台靜坐一爐香 (術語)禪家之學。見性成道之法...”可以說是最古老的一種修行的方式,早在佛教成立之前即已盛行.佛教傳入中國後...現代有時分開用,或有一定區分。但在一般情況下,二者多混用。一些佛教典籍中...
禪學 禪學大系 定義 解說 源起上古時代:指現存文字記載出現以前的歷史時代。對世界各地上古時代的定義也因此不同。在中國上古時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時代。在兩河流域和埃及一般指公元前5000年...
時代簡介 民族起源 經濟文化 著名人物 當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