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梵文 Caturapramāṇāḥ,佛教四種廣大的利他心。即為令無量眾生離苦得樂,而起的慈(Maitrī)、悲(Karuṇā)、喜(Muditā)、舍(Upekṣā)四種心,或入慈、悲、喜、舍四種禪觀。又稱四無量、四等心、四等、四梵住、四梵行、無量心解脫。與一切眾生樂,名慈無量心;拔一切眾生苦,名悲無量心;見人行善或離苦得樂,深生歡喜,名喜無量心;不執而舍離如上三心,怨親平等,不起愛憎,名舍無量心。‘大喜’就是菩薩於行菩薩道中,以財務、勞力、智慧為眾生服務,並且見到眾生離開了無邊的痛苦,內心感到無量無邊的快樂與法喜充滿。

內容

四無量心介紹

如果學佛者在生活中解行並進,悟入佛的知見,解脫生死煩惱,降服其心最為根本。降服其心就是要我們在生活中降服貪、嗔、痴、慢、疑、不正見的心,降服其心,則不執我、法二見,能心生平等,口出愛語,身入正道。為何要斷除我法二執呢?心生執著,必能引生煩惱,從醫學的角度來說:“痛則不通”。身體不通,會生身病;心裡不通,會生心病。身心失衡,不生輕安,必然成為障道因緣。

我執又名人執,妄執人有實在的我體。眾生身體原為四大、五蘊假合而成,如妄執具有主宰作用、實在不壞的我體存在,進而就會產生“我”與“我所”等妄想分別。人生誰也無法避免生、老、病、死,還有什麼執著可存?法執,又名法我執,執著一切法實有。將所有存在的法認為本質是固定不變,進而就會產生“實法”與“定法”等妄想分別。應知一切法皆是方便,不能“得指舍月”。

所以,我們要具備四無量心,讓心平等,才能斷除煩惱,與佛道相應。慈心、悲心、喜心、舍心四心能夠引導行者普緣無量眾生,成就無量福智功德,稱為四無量心。與一切眾生樂,名慈無量心;拔一切眾生苦,名悲無量心;見人行善或離苦得樂,深生歡喜,名喜無量心;不執而舍離如上三心,怨親平等,不起愛憎,名舍無量心。修行就是“修心”,讓行者的內心充滿慈愛、大悲、歡喜和舍離,得以遠離煩惱,自在解脫。

什麼叫四無量心

菩薩須內具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舍四種無量心。怎樣叫做無量呢?無量是沒有邊際,也是沒有人我的領域。當修習這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的時候,對每一個人,甚至整個國家,整個世界的眾生,不管是人類或其他的有情眾生,都希望他們能夠離苦得樂,同時得到無量的福報,所以名為無量。再分釋於下:

一、慈無量心:慈是願人得樂的意思。世人多隻知自求快樂,忘掉別人的痛苦,但修習慈無量心的人就不同,他不但只求自己的親人得到快樂,乃至十方世界一切眾生,都要得到快樂,還要腳踏實地,去幫助他們得到快樂,即是無量的“慈”,能給無量的眾生得樂。

二、悲無量心:悲是一種悲憐他人受苦的同情心,平常人只知自求解除痛苦,不顧別人的痛苦,但這悲無量心則相反,只知救拔別人的痛苦,卻忘記自己的痛苦,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是悲心似海的宏願,為的是拔人之苦,即是無量的“悲”,能拔無量眾生之苦。

三、喜無量心:喜是歡喜,眼看別人能夠離苦得樂,頓生一種無限喜悅的心情。世人只為自己得到快樂的事情,或其親人得到升官發財,而生歡喜心,很少見別人樂事而生起歡喜心的。且有一部分的人,還存著幸災樂禍的心理,見人快樂,心裡則悶悶不樂,見人受難,心裡則暗暗歡喜。但這種喜無量心則不同,不但見人得樂而生歡喜,就是冤家敵人,能有歡樂的事,也同樣表示無量歡喜。

四、舍無量心:舍是舍掉一種分別執著的觀念。為善雖可樂,但恐有人我冤親的計別,故應捨棄。又無論做任何善事,也要把為善的怡然自得之心理舍掉。則心量廣闊,慈悲濟度無量眾生,心不存著,正以一澤秋水如鏡,月穿無痕,故稱舍無量心。

昔佛在世時,曾授提婆達多鹽湯,因提婆達多好酥膩食物,頭痛腹滿,受大苦惱,不堪忍受,呻吟稱念:“南無佛,南無佛!”那時佛在其住處禪定中,聽到此音聲,即生慈心,以神通力至其住所,手摩提婆達多頭腹,授與鹽湯,令其服飲,得到病癒。而提婆達多叛佛害佛,佛不記冤而救之,以慈使其樂,以悲拔其苦,以其病痊而喜,不分冤親而平等救治,即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四無量心。佛所成就的四無量心,不與三乘人共成就,能大慈以眾生之樂為樂,能大悲以眾生之苦為苦,能大喜以眾生離苦得樂而喜,能大舍心無住著,運心平等,普利眾生。

談到這裡,不免有人會問:在生活中如何用四無量心去對治六根本煩惱呢?是用慈心對治貪心,還是用悲心對治嗔心呢?法無定法,四無量心中任何一個無量心都能對治六根本煩惱中的任何一個煩惱。如果將四無量心和六根本煩惱的對治用相應方法的來排列,難免落入牽強,難免產生機械。佛在經典裡面明示,如能明了一經、一偈,解行並重,法無高下,平等皆用。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在文字的表面上下工夫,應該明了其內在的含義,落到實際生活中才是關鍵。

靜中得見佛法妙,萬緣放下才知道,緣分就是福,健康快樂就是福,隨念法行,正念分明,處處覺悟,不捨眾生,願一切眾生都能早日步入佛法,早日消除業障,按佛陀的八正道去生活,從心靈散亂、無聊、痛苦的黑暗中,走向自在,法樂,智慧的光明!借凡心,立聖志,老實念佛,信願行證,力求精進,與佛契合、 成就淨業。

2.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即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心,是佛菩薩偉大胸襟與人格的表現。所謂‘大慈’就是給予眾生無邊的喜樂,而且衷心希望別人自在、歡喜,更難能可貴的是,自己力行實踐給予別人快樂,而不附帶任何條件,這就是‘無緣大慈’的道理。因為菩薩深刻體會:‘眾生即自己’,幫助眾生就是幫助自己。譬如宇宙萬有的根源,本是從善良的‘真如本性’所生的,我們尋到根時,方才真正明了樹根生樹幹,樹幹生樹枝,樹枝生樹葉,雖然有很多的枝葉(如不同的宗教、種族),但這些全是一個自己,也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由於菩薩體會到眾生一體,自他不二,故全心全力幫助別人,不求回報,只盡義務,不享權利,這樣的胸襟的確令人動容啊!

所謂‘大悲’就是衷心的希望所有的眾生永遠都不再受到任何痛苦的折磨,究竟的離苦得樂,永脫生死輪迴之苦。然而眾生之所以有諸多的煩惱痛苦,乃是由於不知道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如何待人、處事、接物。語云:‘人不學,不知義’,所謂‘義’就是要了解那些是該做,或是不該做的事,眾生因為迷惑顛倒,是故胡作妄為,因而要承受苦的果報。菩薩見到眾生的病苦,如同自己的病苦,感同身受,故盡心盡力從事教學的工作,從觀念上開啟眾生的智慧,並且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期徹底幫助眾生解決問題,這就是‘同體大悲’的真義。

‘大喜’就是菩薩於行菩薩道中,以財務、勞力、智慧為眾生服務,並且見到眾生離開了無邊的痛苦,內心感到無量無邊的快樂與法喜充滿。此外,菩薩在服務別人的過程當中,能夠‘甘願做,歡喜受’,即使受到別人的批評或誤會,皆能夠欣然接受,毫無怨言。語云:‘人逢喜事精神爽’,我們如果能學習菩薩,從工作當中,利益一切眾生,並獲得成就感,即使工作再苦、再累,也都會心生歡喜。

‘大舍’就是菩薩‘一切皆舍’的不執著精神與氣魄。所謂‘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捨不得’,以一句‘阿彌陀佛’放下身心世界,便得盡虛空遍法界(究竟成佛也)。一個真正能舍的人,才是真正能得的人,如老子所說:‘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也就是說越捨得下,就越能看得開,也就越能為眾人服務,並且積功累德,所擁有的就更多。我們須知,要捨棄放下的,乃是一切的煩惱、妄想、分別、執著,只要是違反菩薩道(即捨己為人)的一切,統統都要舍,這樣的人才有勇氣面對一切的挑戰,有智慧作最好的抉擇,故大舍亦不離智慧,大舍是完全放下一切的執著。如此,方能漸漸破除我執,過著快樂自在的人生。

總之,‘慈、悲、喜、舍’是菩薩利益一切眾生的存心,我們實應效法菩薩此種‘無私無我’的精神,來使自己心地清淨,進而達到心靈淨化的目標。

佛教

佛教“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即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慈,願諸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悲,願諸眾生,永離眾苦及眾苦因;喜,願諸眾生,永具無苦之樂我心愉悅;舍,於諸眾生,遠離貪嗔之心住平等舍。”無量,指無有限量。這是佛教高尚的道德觀念,也是大乘佛教十分重要的自利利他的菩薩法門。

佛教信眾們在現實生活中實踐修行這“慈悲喜舍四無量心”,

可以淨化身心,高尚、完善人格,

廣利大眾,造福國家、社會。

慈是與眾生樂,悲是拔眾生苦,喜是法本淨喜,舍是離一切執。

四無量心是指菩薩普度眾生所應具備的四種精神──

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以現代的話來說,

就是以無量的與樂心、拔苦心、歡喜心和包容心來廣度一切有情。

慈無量心是一種希望眾生得到快樂的心。

慈與悲合稱慈悲,是佛教的根本。

佛經上說:一切佛法如果離開慈悲,則為魔法,可見慈悲思想與佛教關係的密切。

悲無量心,是解除眾生痛苦的心。

《法華經》說:“以大慈悲力故,度苦惱眾生。

”菩薩經過累劫修行,斷除一切煩惱,成就一切梵行,本來可以證得清淨涅盤,

然而為了憐憫眾生,不住涅槃,不斷生死,

乘願受生六道,廣開甘露法門,轉無上法輪。

例如:佛陀因地割肉餵鷹、捨身飼虎;

觀世音菩薩倒駕慈航,尋聲救苦;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等等,

都說明了菩薩之所以能普度眾生,正是由於悲心愿力所產生的偉大力量。

所以經上說:菩薩因眾生而生大悲心,

因大悲心而長養菩提,因菩提而成就佛道。

如果菩薩看到眾生的憂苦,不能激發感同身受的悲心,

進而上求下化,拔苦與樂,就無法成就菩提大道,

因此悲無量心是菩薩成佛的必要條件。

慈心令眾生樂,喜心令眾生喜,喜與樂有什麼差別呢?

《大智度論》卷二十說:樂是在五塵中所生的快樂,

而喜是在法塵中所生的喜悅。

譬如:憐憫窮人,先施與財寶,是先給他快樂;

然後教導他謀生的技能,則是使他在生活中產生歡喜。

所以,樂是比較表相的感受,喜是深層的感受。

因此,《大智度論》說:“初得樂時名樂;

歡心內發,樂相外現,歌舞踴躍,是名喜。

我們為什麼要給眾生歡喜呢?

因為歡喜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產。

一個人沒有了歡喜,即使坐擁金山銀窟、華廈美眷,也沒有意義;

只要我們心中歡喜,即使是粗食淡飯,梅妻鶴子,也覺得充實自在。

佛陀以“苦”來教誡弟子,是要我們正視苦的原因,然後實踐佛教真理來離苦得樂

。所以,“示教利喜”才是佛陀說法的真正目標。

慈悲固然能使眾生得到福樂,

但是行慈心、喜心時,容易生貪著心;行悲心時,又容易生憂愁心,

因此佛陀告訴我們:需以舍心來去除一切分別妄想,

並令一切眾生都能以平等心進入佛道。

舍,是一種無上的智慧型。所謂:“捨得,捨得。”

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放開腳步,才能使我們向前邁進。

同樣地,

我們以慈心、悲心、喜心來弘法度眾,

更要舍除對三心的執著,才能有更大的成就

舍,是一種最高的境界,唯有“舍”,才能容納異己,

唯有“舍”,才能心包太虛。

世界之所以動亂不息,就是因為世人都只知道向前獲取,而不知道回頭反省;只拚命向外追求有形有相的物質,而忽略了心內的精神世界更為遼闊。

如果大家都能放下我執,尊重他人,

捨得犧牲奉獻,自然就能擁有一個圓融和諧的世界。

慈悲喜舍,本為一體

慈悲喜舍

慈——關愛世間一切眾生

悲——憐憫世間一切受苦的眾生

喜——對一切善舉悉皆隨喜

舍——爭取眾生與眾生之間的平等

慈悲對治痴

喜對治嗔恚

舍對治貪愛

慈悲喜舍,是《阿含經》到大乘諸經中反覆倡導的精神。

慈(梵maitrī),慈由“友”〔mitra〕演變而來,意為以深刻、親切之友情待人,慈憫眾生,深心愿給予眾生快樂、幸福。

悲〔梵,巴利karunā〕,原意為痛苦,引申為能感同身受地體察他人的痛苦(屬於心理學所謂“移情”,深切同情、憐憫,願為其拔除痛苦。佛典解釋說:“慈名與樂,悲名拔苦”。

喜〔梵muditā〕或作“隨喜”,謂對眾生歡喜友愛的態度,尤其是對眾生的幸福快樂慶幸、喜悅,即為“我為你高興”之喜。

舍〔梵upekṣa,巴利upekkhā〕,意為捨棄、施捨,主要指捨棄怨親等分別和自己的財物身命。也包括捨棄煩惱及過分的慈悲喜樂等,保持平靜空寂的心境。

慈、悲、喜、舍的無限擴大、無限深化,稱為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名“四無量心”,或稱“四梵住”(四種清淨無染的心)。

附二

覺音造·葉均譯《清淨道論》第九〈說梵住品〉(摘錄)

慈悲喜舍的語義

[慈悲喜舍的語義]就此等慈悲喜舍的語義,先當說愛而為‘慈’,即慈愛之義。或者對友人的態度及關於友誼的行動故名為‘慈’。他人苦時,令諸善人的心震動(同情)為‘悲’;或者拔除殺滅他人之苦為‘悲’。‘喜’──即對所有之人而喜,或自己喜悅,或僅喜悅之意。棄捨‘願彼等無怨’等的(慈等三者的)所作而至於中立的狀態,是‘舍’的意思。

[慈悲喜舍的相、味、現起、足處、成就、失敗]次於(慈悲喜舍的)相等,先說‘慈’以維持有情的利益行相為相。取來有情的利益為味(作用),惱害的調伏為現起(現狀),見有情的可愛為足處(近因),嗔恚的止息為(慈的)成就,產生愛著為(慈的)失敗。

‘悲’以拔除有情之苦的行相為相,不堪忍他人之苦為味,不害為現起,見為苦所迫者的無所依怙為足處,害的止息為(悲的)成就,生憂則為(悲的)失敗。

‘喜’──以喜悅為相,無嫉為味,不樂的破壞為現起,見有情的成功為足處,不樂的止息是它的成就,發生(世俗的)笑則為它的失敗。

‘舍’──對有情而維持其中立的態度為相,以平等而視有情為味,嗔恨與愛著的止息為現起,‘諸有情的業為自己的所有,他們隨業力而成幸福,或解脫痛苦,或既得的成功而不退失’──如是見業為所有為足處,嗔恚與愛著的止息是它的成就,發生了世俗的無智的舍是它的失敗。

修四梵住的目的

[修四梵住的目的]獲得毗缽舍那之樂及有的成就(善趣)為此等四梵住的共同目的;破除嗔恚等為(四梵住的)不共(各別)的目的。即破除嗔恚為慈的目的,其餘的(悲喜舍)以破除害、不樂及貪為目的。亦即所謂:‘朋友,嗔恚的出離,即慈心解脫……。朋友,害的出離,即悲心解脫……。朋友,不樂的出離,即喜心解脫……。朋友,貪的出離,即舍心解脫。’

[四梵住之敵]於此(四梵住)中各各有近與遠二種敵。即:‘慈梵住’,(1)以貪為近敵,因其性質(與慈)同類故,好像行近其人的仇敵相似。那(貪)是很容易得有機會侵襲的,所以應該好生保護於慈。(2)嗔恚是遠敵,(與慈的)性質不同故,好像一人之敵藏於深山裡面相似。是故當以無恐怖(於嗔恚)而行慈。若人行慈而同時起嗔怒是不可能的。

‘悲梵住’,(1)‘未得願望的、好樂的、愛的、悅意的、適意的與世間品質相應的眼所識之色,而憶念其未得(而起憂),或者憶念過去已得的而今已成過去消滅及變易的而起憂,此等憂名為世俗的憂。’像此等所說的世俗的憂為(悲梵住的)近敵,因見失敗(與悲)同類故。(2)害是遠敵,(與悲的)性質不同故。是故當以無恐怖而行悲憫。若行悲憫而同時以手等去加害是不可能的。

‘喜梵住’,(1)‘所得願望的、好樂的、愛的、悅意的、適意的與世間品質相應的眼所識之色,憶念其所得(而起喜),或者憶念過去已得的而今已成過去消滅及變易的而起喜,此等喜名為世俗的喜。’像此等所說的世俗的喜為(喜梵住的)近敵,因見成功為同類故。(2)不樂是遠敵,(與喜的)性質不同故。是故當無恐怖而修喜。若修喜而同時對諸邊遠的住處或對(止觀等)殊勝的善法而抱不滿是不可能的。

‘舍梵住’,(1)‘愚者、痴者、凡夫、未能制勝(煩惱)者、未勝異熟者、不見(惡法的)過患者無聞的凡夫,以眼見色而起舍,這樣的舍,是不能超越於色的,故名為世俗的舍。’像這樣所說的世俗的、無智的舍是(舍梵住的)近敵,因為不能辨別過失與功德而視同類故。(2)貪與嗔是遠敵,因性質不同故。是故當無恐怖而行舍。若行舍而同時貪求及嗔害是不可能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