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標誌物

《心臟標誌物》是2009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國)AlanH B Wu。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心臟標誌物心臟標誌物
近十餘年來,心髒標志物領域有了飛速的發展,出現一系列新的標誌物,推動了心血管疾病診斷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心臟特異肌鈣蛋白的檢測促使臨床上提出急性冠脈綜合徵(ACS)的新概念,推動建立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新標準。同時引入了危險分層的概念,協助臨床制訂治療方案。Wu博士是這方面的專家和先行者,書寫多篇有影響的論著和綜述,並編著出版了《心臟標誌物》第1版。《心臟標誌物(第2版)》為第2版,增加了不少新內容,特別對臨床和檢驗界關注的bnp檢測,進行了較詳盡的介紹。不僅對檢驗醫師,對心血管醫師、急診醫師都是一本很有價值的參考書和工具書,原書在國外備受推崇。鑒於國內少見類似著作,《心臟標誌物(第2版)》的出版有其獨特的價值。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心臟標誌物的臨床套用

簡介

第一章 胸痛門診早期檢測心肌損傷的血清生化標誌物套用規範

第二章 急性冠脈綜合徵的處理

第三章 心臟標誌物在臨床試驗中的發展演變

第四章 套用生化標誌物評估再灌注和預測梗死面積——實踐與希望

第五章 心臟標誌物檢測化療藥物引起的心肌損傷

第六章 生物標誌物在心臟外科手術後診斷和預後方面的套用

第二部分心肌肌鈣蛋白的臨床套用

第七章 通過蛋白修飾提高肌鈣蛋白診斷能力

第八章 腎衰竭和骨骼肌疾病患者心肌肌鈣蛋白的測定

第九章 心肌特異性肌鈣蛋白在非缺血性心臟病中的套用

第三部分 心臟標誌物的分析

第十章 心肌肌鈣蛋白測定中抗體選擇策略

第十一章 心肌肌鈣蛋白免疫測定的影響因素

第十二章 心臟標誌物的即時檢驗

第十三章 心臟標誌物的標準化

第十四章 心臟標誌物判斷值的分析和進展

第四部分 心肌缺血的早期標誌和危險分層

第十五章 心肌缺血標誌物在急性冠脈綜合徵早期診斷中的套用

第十六章 缺血修飾清蛋白、游離脂肪酸、全血膽鹼、B型鈉尿肽、糖原磷酸化酶BB和心肌鈣蛋白

第十七章 C-反應蛋白對一級危險的評估

第十八章 血漿高敏C-反應蛋白在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中的預測價值

第十九章 影響C-反應蛋白檢測的分析前和分析中因素

第二十章 脂肪酸結合蛋白——心肌缺血及危險分層的早期血漿標誌物

第二十一章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丙二醛-修飾低密度脂蛋白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套用

第五部分 充血性心衰的心臟標誌

第二十二章 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學

第二十三章 B型鈉尿肽:生物化學和檢測

第二十四章 B型鈉尿肽在診斷和處理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第二十五章 B型鈉尿肽監測治療成效

第二十六章 B型氨基端鈉尿肽原(NT-pro-BNP)

第六部分 感染和遺傳因素在心臟病中的作用

第二十七章 感染在動脈粥樣硬化和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發病中的作用

第二十八章 與急性冠脈綜合徵和心衰相關的基因多態性基因組藥理學的目標

索引

索引

序言

心血管疾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一直是世界醫學界關注的焦點。人們竭盡全力,期望提高對多種心臟病。特別是冠心病的診斷、預測水平,以指導治療,提高療效,降低死亡率。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冠心病死亡率逐年下降,特別是近十年來,在心血管疾病診斷上有一系列重大的進展,肌鈣蛋白、肌紅蛋白、C-反應蛋白、鈉尿肽等的套用大大提高了心肌梗死和心衰的診斷準確率;還能預估風險、提高治癒率,使心血管重大事件發生率大大下降。協助臨床及時排除一些疑似患者,降低了治療費用。這些新進展有里程碑意義,成為當前心血管疾病診治的重要工具,也改變了許多心血管疾病的基本認識和診斷標準,提出了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的概念.重新定義了心肌梗死,大大推動了心臟病學的發展。

上述這些新標誌物發現和臨床套用已有十多年了,但是環顧國內,至今沒有一本完整、詳盡討論這些新發現的專著。為了滿足國內臨床工作者、研究人員、檢驗學界同仁的需要,我們翻譯了Alan Wu主編的《心臟標誌物》。《心臟標誌物》是當今闡述上述這些新發現的權威著作,該書已成為有關心臟標誌物的教科書。Dr.Alan Wu長期從事心臟標誌物研究,是許多世界上有關心臟標誌的套用指南和標準制定小組的首席科學家,聞名遐邇。

本書主要由山東大學齊魯篋院心內科和檢驗科的同仁們翻譯,部分章節特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和北京協和醫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的教授翻譯,他們精準的翻譯為本書增色不少。

趙勝梅秘書做了大量的組織工作,在此一併感謝。

文摘

不穩定型心絞痛的再定義

WHO關於MI的定義採用了CK和CK-MB數值,在上述的各種文獻中廣為套用。這一標準仍有效提供人群危險度分層,在臨床試驗中用於定義特定終點。隨著對Acs病理生理機制更深入的了解,WHO診斷MI標準的局限性越發明顯。儘管WHO定義通過系列血清學標誌水平升高或降低明確的區分MI確診和疑似病例,但不同研究升高或降低程度的確定標準各異,限制了這些結果的匯總分析和整體理解。並且,早期的是或不是模式的兩元分層無法用於UA患者的危險度梯度分析。這也就難怪有一段時間對於可檢測標誌測量值的意義,在文獻中出現混亂且常常互相矛盾。

眾多研究者嘗試以危險度分層將患者分為預定的亞組,如年齡、性別、疼痛特點和其他伴發病症。就診時ECG中ST段的改變長久以來都被認為可預測更高頻率的遠期心臟意外事件。綜合多年的臨床資料,Braumwald於1989年提出UA臨床分類建議。Braunwald分類系統取決於3項因素:症狀嚴重程度、臨床表現和ECG發現。1994年,國家指南使此定義更為精確,將患者分為3個危險度組別(低危、中危和高危)以期引入靶向治療並決定適當的後續醫療措施。在高危組越來越強調儘早、積極抗缺血的重要性。因此,確定最適合接受治療的患者愈發重要。於這一論述最貼切的就是Braunwald定義系統和隨後的指南檔案為進一步的臨床研究入選患者提供了準確依據。

在隨後的眾多臨床試驗中均證實了Braunwald分類系統的正確性,包括同冠狀動脈造影明確的疾病嚴重度的高度相關性。此外,越來越多的證據證實UA、NSTEMI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均與冠狀動脈血流不同程度的急劇減少相關,而這一證據也進一步支持不穩定冠狀動脈病變患者危險度分層的觀念。冠狀動脈血流動態和反覆的減少的過程其機制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導致不同數量紅細胞、纖維蛋白和血小板形成血栓。這些早期的指南僅強調使用生物標誌協助UA危險度分層,這反映了當時技術的局限性以及對Acs複雜程度理解的局限性。CK-MB地位的演化

從20世紀60年代至今,CK-MB同工酶被認為是診斷AMI的“金標準”。在歷史上CK-MB以電泳和酶促分析的方法測定,其參考值區間取決於所採用的技術方法。對於基於酶活性的化驗方法(電泳和柱色譜法),正常值上限(ULN)變動於10~20U/L;對於免疫測定法(質量測量),ULN通常變動於5~10ng/m1。單克隆抗體技術的出現,使CK-MB的檢測更加敏感和準確,該方法也成為心肌損傷生物化學測量的標準。但是,AMI的診斷不僅需要CK-MB水平升高,還需要CK水平升高超過ULN的2~3倍。這些標準一直套用於臨床近30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