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心理學世界:心理學與生活(實用版)》講述了生活中任何地方都有心理學的影子,心理學正在改變著每個人的生活。心理學就像我們每天呼吸的空氣、飲用的水和攝入的能量一樣,是一種深深地存在於日常生活中,同時又常常被人們忽略的事物。
圖書目錄
第一章身邊的心理學/9
在憂慮中覺醒——約會前睡不著覺/10
保留私人空間——尋找靠窗的座位/12
吾日三省吾身——反思自己的所為/14
注意來自選擇——雞尾酒會效應/17
自己也會欺騙自己——錯覺的引導/20
赤橙黃綠青藍紫——色彩改變心情/23
拓展苑
如何在信息爆炸中學習心理學/25
另眼看電影
還原購物狂的真實內心——解讀《天生購物狂》/27
時間掩埋的真情——解讀《雨人》/31
第二章友誼中的百般滋味/37
發小變親人——歲月沉澱精華/38
所謂藍顏知己——要愛情不要暖昧/41
主動甄選朋友——友誼也需要選擇/44
人心如面——和不同性格的人相處/47
三人行必有我師——在友情中成長/51
敲定你們的相處模式——傾訴or傾聽/53
拓展苑
生活經歷會影響大腦發育?/56
另眼看電影
人生如戲——解讀《心理遊戲》/57
徹底的善抑或徹底的惡——解讀《發條橙》/61
第三章個人心理成長/65
人格發展的鏡子——主我與客我/66
做生活的主人——永遠保持樂觀/68
行為影響情緒一詹姆斯一蘭格理論/72
規劃人生—在生活中找到行程/74
是什麼阻止你冒險——找到自己的性格缺陷/78
人生的終極命題——你為什麼而活/80
拓展苑
經典的社會心理學實驗/83
另眼看電影
愚人的幸福——解讀《阿甘正傳》/85
自由就是摒棄一切——解讀《搏擊俱樂部》/89
第四章成長中的精神負重/93
找到自己的角色——家庭系統排列/94
哀傷失落的童年——缺乏安全感的孩子/97
耳邊不停的嘶喊——被虐待的陰影/100
被愛溺死的獨立人格——父母溺愛的悲劇/103
我是一個膽小鬼——背負一生的愧疚/105
孩子的內心需求——尋求關注的搗亂/109
拓展苑
人格會影響你的健康嗎?/112
另眼看電影
一切都是幻覺——解讀《穆赫蘭道》/114
第五章態度的形成和轉變/121
積極或消極——行動前的態度評估/122
不道德的大腦——雙重標準/124
偏見從何而來——認知偏差/127
尊重來自距離——保持個人空間/129
越描越黑——生活中的言語誤解/131
學會駕馭語言——說話的魅力/134
善用幽默——態度轉變的關鍵/137
拓展苑
謝里夫的個體受暗示性研究/140
另眼看電影
人格逆戰——解讀《致命ID》/142
窺探的眼——解讀《後窗》/148
第六章做一個快樂的人,153
你幸福嗎——定義幸福/154
不可言說之痛——撫慰受傷的心靈/157
你是個拖沓的人嗎——拖延症的健康成本/159
衝動是魔鬼——控制憤怒/161
被死神鉗住生命的人——自殺的哲學思考/163
拓展苑
精神失常能成為脫罪的理由嗎?/166
另眼看電影
原來一切都是假的——解讀《火柴人》/169
生命就像一盆無根的蘭花——解讀《殺手萊昂》/173
第七章從心認識自我與世界/177
人貴有自知之明——你給自己打幾分/178
“鴨梨”變“凍梨”——從容應對壓力/180
光陰似箭還是度日如年——感受時間的流逝/182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出世與入世/185
隨性而行——拋棄“我應該”,抓住“我想要”/187
拓展苑
新宗教運動的說服方法/190
另眼看電影
自由與制度的博弈——解讀《飛躍瘋人院》/193
因為相信而看到——解讀《禁閉島》/198
第八章情感中的科學講義/203
是淡漠還是非常淡漠——社交網路中的人際交往/204
審美認知——性別中性化/206
情感搭配——相似or互補/208
愛情三元理論一親密、激情、承諾/212
愛的方程式——男女間的寬容與嫉妒/214
真實的謊言——忠誠與背叛/217
拓展苑
少數派對群體決策的影響/219
另眼看電影
當愛慢慢消逝——解讀《我腦中的橡皮擦》/221
以愛之名的謀殺——解讀《驚魂記》/226
第九章習慣創造生活/231
條件反射實驗——條分泌唾液的狗/232
行為主義的經典研究——情緒化的小阿爾伯特/235
廣告效應——生活中的條件反射/238
每天必刷微博——我們都有強迫症/241
拓展苑
人性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244
另眼看電影
黑暗中不滅的希望——解讀《肖申克的救贖》/246
墮落的天才——解讀《心靈捕手》/251
第十章人在群體中的表現/257
去個性化——津巴多的“監獄實驗”/258
孤獨者的自白——尋求心靈庇護/261
互惠互利——利他行為的根源/264
人生要有所寄——過度自由的恐懼/267
拓展苑
從網路開始的人際關係/270
另眼看電影
羔羊還在尖叫——解讀《沉默的羔羊》/271
來自心底的呼喚——解讀《午夜凶鈴》/275
序言
心理學是生活中最廣泛的一個主題,因為人本身的存在就是依靠心理和行為支撐的。我們可以在鄰里之間的爭吵中,體會到各自心理狀態的不同;可以在與朋友、戀人的交往中,看到不同的童年經歷對人造成的影響;可以透過一部喜劇電影,研究幽默故事背後涉及的心理知識;也可以透過一場激烈的辯論,看說服者和被說服者是如何互相制衡……
生活中任何地方都有心理學的影子,心理學的諸多實踐也正在改變著每個人的生活。許多人將心理學看作是一種神秘的東西,或者是一種堆砌學術概念、由各種生僻詞句拼湊出來的理論結構,實際上,心理學並非如此。它就像我們每天呼吸的空氣、飲用的水和攝入的能量一樣,是一種深深地存在於日常生活中,同時又常常被人們忽略的事物。
其實,幾乎每個人都在生活中套用著心理學,只是有些人本身並不自知。比如化妝品專櫃的售貨員,她會採用親切的口吻向過路的年輕女孩子搭訕,用一兩個中心辭彙介紹產品,如果對方有興趣,她則會用異常肯定的語氣表明“您一定需要我們的產品”,在堅定的立場和溫柔的態度中,說服猶豫不決的顧客,完成一次成功的推銷。收穫頗豐的售貨員正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甚至對剛剛自己完美運用的“說服技巧”渾然不知。
再比如,一位吃盡了生活苦頭,從未享受過幸福的中年女人整天對別人說:“我無能啊,我活得好失敗,什麼都沒來得及做就容顏老去了。”可能她從來都不知道,多年來,正是這種“消極的心理暗示”導致她不去實施自己的計畫,只能在抱怨和混沌的日子中等待暮年的到來。
在《心理學與生活》這本書里,還有許多故事在揭示生活中的心理學。筆者用平實的句子、普通人的故事和專業的觀點來講述心理學的道理。讓讀者能在貼近生活的故事中,通過他人的經歷來梳理自己的人生。
或許正在為友誼困惑的你,恰好看到的就是“友誼需要選擇”這一節;或許始終缺乏安全感的你,恰好在“哀傷失落的童年”中找到了原因……如果你在某一個故事中得到了生活啟示,從此試著改變和戀人相處的方式,或者漸漸走出童年愧疚的陰影,哪怕只有一點點的作用,筆者也會覺得心有安慰。 除了短小的生活小故事之外,在每一章的結尾處,筆者還精心安排了“拓展苑”欄目和“另眼看電影”欄目。
“拓展苑”主要介紹心理學史上一些經典的實驗研究,比如經典的社會心理學實驗“道德的起源”、“階級的起源”、“個體受暗示性研究”、“說服研究”等。“拓展苑”旨在將讀者引領到專業的心理學實驗場景,讓讀者體會一下心理學家研究心理學問題的方法和設計。如果讀者對實驗心理學有興趣,它還可以作為一個橋樑,引導讀者查找相關的專業書籍。
在“另眼看電影”欄目中,筆者還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電影中的情節和人物,從人格分裂、夢境、孤獨症、偷窺等各個方面重新解讀電影,此外還包括劇情的簡單回顧和電影的相關信息。電影愛好者可以通過這個欄目換個角度理解曾經看過的影片,也可以嘗試按照影評的思路,再看一遍電影,重新感受心理學的魅力。
總之,這是一本綜合了普通生活、專業知識和娛樂體驗的心理學讀物,希望讀者能夠在字裡行間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也能夠充分地享受這份閱讀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