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窯址

德清窯址

德清窯址是 東晉至南朝初期的窯址。因為在浙江省德清縣城發現,得名“德清窯”。出土了碗、盤、缽、罐、盤口壺等常見瓷器。

概述

Deqing Yaozhi
德清窯址
東晉至南朝初期的窯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發現於浙江省德清縣城,故定名為“德清窯”。當時認為它是中國最早燒造黑瓷的窯。1956年以後,在德清縣、餘杭縣發現多處窯址,說明德清窯的分布範圍較廣。上虞縣帳子山寧波市郭唐岙、鄞縣東錢湖谷童岙等處東漢青瓷和黑瓷合燒窯址的發現,又改變了德清窯首先創燒黑瓷的論點。德清窯的燒瓷歷史有100多年,以生產日用瓷器為主。產品注重於實用,而不追求華麗。胎壁薄,造形工整,製作精良的黑瓷別具一格,同時生產青瓷。產品運銷浙江、江蘇、福建的許多地方,是當時影響比較大的一個瓷窯。
該窯址未經考古發掘。從窯址建在山坡上,廢品順山坡堆積等情況判斷,窯爐應屬龍窯。窯具有直筒形、叭形墊座和盂形鋸齒口間隔具等。燒制大小不同規格的碗、盞時,常採用套裝,碗與碗之間用幾顆泥點間隔,以防粘合。

產品特徵

品種:所燒黑瓷和青瓷,造型大體相同。產品有碗、碟、盤、耳杯、盤口壺、
雞頭壺、唾壺、虎子、香爐、罐、盒、燈和盞托等,造型風格與婺州窯、越窯相似。特色產品有直筒形小蓋罐、扁圓形蓋盒和茶盞、淺盤形盞托配套的新型茶具等。為其它同期瓷窯少見。造型風格與越窯相似。
胎土:黑瓷胎中鐵、鈦含量較高,普遍呈磚紅、紫色或淺褐色。青瓷胎一般呈深淺不一的灰色或紫紅色。胎體外普遍施有化裝土。
釉質:黑瓷釉色精者色黑如漆、釉層較厚、釉面滋潤;粗者釉色呈黑褐或黃褐色。青瓷釉色有青綠、青黃、和豆青色,釉色較深,有較好的光澤。
裝飾:裝飾簡單,黑瓷僅在器物口沿或肩腹部劃幾道弦紋,青瓷一般只飾幾點褐彩。

相關信息

德清窯生產的青瓷,胎呈灰色,胎面普遍施奶白色的化妝土,因而釉層均勻柔和,釉面光滑,呈淡青、青綠等色。常見的器物有碗、盤、缽、罐、盤口壺、雞頭壺、盞托、硯、盒、、熏爐、唾壺和虎子等,不少器物配有器蓋,碗大小配套,盞有托盤。裝飾只有弦紋和在口肩等部位加幾點褐色斑點,俗稱“點彩”或“鐵鏽斑”。也有用褐彩書寫文字的,如鎮江東晉墓出土的一件青瓷盒,外底寫有“偶”字。東晉末年以後,在一部分碗、壺和盞托上劃飾複線蓮瓣紋。德清窯生產的黑瓷,胎壁較薄,呈磚紅、紫色或淺褐色,經過測試,胎料中氧化鐵的含量為3%,氧化鈦為1%左右,因而胎色較深。黑釉層豐厚,釉面滋潤,色黑如漆,釉光閃閃,可與漆器相媲美。這種釉的主要著色劑是氧化鐵,含量高達8%左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